文攝繪小課堂-聊聊相機那些事

今天我們來聊聊相機。

曾經,相機是一件奢侈品,隨著數碼技術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機的發展,相機基本就成了家庭必備的物件。即使沒有相機,基本上拍照手機也是人手一部。

無論是家庭聚會,還是外出遊玩,我們都希望能夠留下照片用作紀念,這個時候,相機或拍照手機就發揮作用了,多一點相機的知識,也許能夠讓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文攝繪小課堂-聊聊相機那些事

相機種類很多,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

1、數碼相機,這裡是指價格不高,個頭不大的那種最常用的拍照相機。這種相機和鏡頭是一體的,感光元件一般也比較小。

2、單反相機,攝影愛好者的首選,鏡頭和機身可以分開,根據感光元件的大小經常被分為全畫幅相機和APS畫幅的兩類,功能比較強大。

3、微單相機,新興相機形式,個頭有大有小,和單反的區別是機身內沒有反光鏡,有些和單反個頭差不多,但整體比單反輕便,鏡頭也可以和機身分離。也有全畫幅和其他畫幅之分。

4、拍照手機,使用最廣泛的相機,基本人人都有。

文攝繪小課堂-聊聊相機那些事

關於相機,你可聽說過這些術語:

全畫幅:這個概念主要是源自135相機(這種相機的膠捲畫幅是寬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齒孔總高度是35mm。所以也稱做35mm相機), 常說的全畫幅相機就是指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大小同膠捲這個尺寸。當然還是其他規格的相機,比如 120,645,大畫幅等,但是這種相機的數碼版,只是少數發燒友會使用,我們在此不作介紹。

APS畫幅:也有多種規格,總體比全畫幅的尺寸要小。

其他的一體式的數碼相機,感光元件的面積最大也就是APS尺寸,甚至更小。

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可能就更小了。

相機決定了這些指標:

像素大小

像素大小決定了一張數碼照片的大小,我們常說的幾千萬像素,就是這個意思,具體來講,總像素數就是相機最大尺寸照片的長*寬的乘積。比如6000萬像素的相機拍出來照片的最大尺寸就是3000* 2000像素

像素大有什麼作用?很多人誤以為,像素大拍出來的照片就清晰,其實這是誤解,像素大的好處是方便後期進行裁剪,保證剪裁後仍然可以保持足夠大的尺寸,對於放大照片有好處。

至於像素是不是越大越好,還要取決於感光元件的大小。

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其實在之前討論畫幅的時候已經說了,至於相機是不是像素越大越好,還要看感光元件的大小。其實我們用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都是電信號,記錄下的不僅僅是圖像的信號,還有一些雜質。所以在有限的感光元件上記錄的內容越多,雜質信號也就越多。

當然現在軟件的技術已經很成熟,在將電信號轉換成圖像的技術也大大提高了。手機拍的照片都非常清晰了。其實,也許現在大家很少用電腦看照片,你會發現,用手機看很清楚的照片,在電腦屏幕上看可能會非常不清楚,特別是1:1顯示的時候。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光靠像素大並不保證照片就清晰。

感光度範圍(ISO)

現在技術進步了,有些相機的感光度的範圍已經非常廣了,不同廠家或者不同相機在指標上差別不大,但是高感度下對於顆粒的控制有所不同(有軟件的功勞),在一些場景,低感光度還是需要的,有的最低感光度可以做到ISO50,有的最低是ISO100。對於有特殊氛圍的片子,低感光度是必要的,這個時候,相機的最低感光度越小,可能就越符合使用要求。

快門速度:

我們日常拍攝,對於相機的快門速度要求不高,一般對於一些特殊的效果:如星軌、流動的水等一些,快門的速度指標就比較重要了。比如需要長時間曝光的B門時間長短,有些相機可能根本沒有這個功能。

可能有人會問,為啥有的相機貴,有的很便宜?除了以上的這些指標上的差異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指標:比如機身材質,貴的相機一般都有金屬骨架(普通的相機一般只用工程塑料),快門壽命、同步閃光的快門速度等在功能和耐用性上有所差異。

文攝繪小課堂-聊聊相機那些事

關於相機,其實也就這些品牌:

在135相機的世界裡,市面上常見的相機基本上都是日本品牌,像佳能、尼康、索尼、賓得、富士等,日本品牌性價比高,相對徠卡這樣的歐洲品牌,優勢就是便宜。(當然,對於我們來說,一套高檔的單反相機配上好的鏡頭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像哈蘇這樣的120或645以及其他大畫幅的相機,不是發燒友一般還真接觸不到,價格更高,這裡就不做介紹了。

國產品牌相機,在膠片時代還有鳳凰、海鷗、珠江等品牌,數碼時代基本上已經都消失了。好在我們還有一些口碑不錯拍照手機可以用。

機身指標再好,沒有鏡頭搭配,也出不了照片,下次我們再和大家聊聊鏡頭那些事,如果大家有什麼關於鏡頭沒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前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