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對兒媳再好,為什麼心裡還是覺得兒媳跟自己有些隔閡?

遙遠的星光樂無涯


公婆和兒媳本身就是毫不相干的兩個人,之所以成為一家人。那是由於一個男人決定的。本就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怎麼能跟有有血緣關係的女兒比呢?你能有這種感覺太正常不過了。

你對兒媳一定是很好,所以你才會有心理落差。你覺得兒媳跟你有隔閡。讓你感覺心裡不平衡。為什麼我們掏心掏肺卻得不到你像女兒一樣的親情呢?那就你這個問題,假如說你的女兒對你說任何話,都是不用考慮,甚至與你們又矛盾,話不投機可能都很快彼此忘掉,根本不在心上。那麼你假設一下,如果兒媳也像女兒一樣,口無遮攔不加考慮,你真正不會在意,不往心裡去嗎?答案是一定會往心裡去。兒媳婦就是兒媳婦,女兒就是女兒。

反之,同理。兒媳婦把你們當成自己爹媽,有啥說啥,在你們面前跟在自己父母面前一樣,不做任何事情,被父母慣著,被疼愛著,當公主一樣寵著,試問你們能跟人家父母一樣嗎?

怎麼可能一樣呢?

所以說,親媽就是親媽,婆婆永遠就是婆婆。婆婆永遠不是自己的媽。兒媳也永遠在你們的心裡。不可能是女兒。

婆媳之間就是你好我好,兩好嘎一好,互相包容和理解,互相體諒和關愛。共同經營好自己的家。愛屋及烏的道理,也就是如此。你們婆媳都是愛著同一個人。那這個人就是你們的兒子。所以為了你們的兒子儘可能的做你們自己吧。不要過多苛求。

你們對兒媳好,兒媳保持距離也是對的。所以好好想想也就釋懷了。




小寒知秋


您就把她當成兒子的媳婦,與您今生有緣叫您一聲爹媽。其它的隔著肚皮沒生沒養沒必要親生的一樣,您痛她就做點拿手菜順口順心。關心她就叫兒子體帖她點,小兩口有個爭吵偏著她說兒子。

您不上心平安無事,您太上心她就提防。與其熱臉帖冷屁股,不如平平淡淡相處。她熱情您不冷,她翻臉您不慫。小兩口的事您不參合,過得好您高興,過不好有求必應。不過分就當她是孩子,太過分據理力爭。誰也不比誰傻,您只做父母不當丫環。孩子在外面掙錢再多,官位多大與您無關。孝敬的您不推不孝的您不怒,只活自己的幸福晚年。

現代婚戀只過二人世界,老人孩子都當是隔壁的鄰居。自己都不歸劃未來您親熱個啥?人家能過就親親熱熱形影不離,哪天翻臉就去民政局。兩人的事兒都沒譜兒,您認的那門子閨女?!

現代婚姻就是肯德基快餐,吃著有味吃完就走,不刷碗筷不打理傢拾根本就不是過日子。所以您得與時俱進,別拿老理套今朝。只當這就是看出戲,舞臺燈一滅誰知下場戲是什麼呢?剛才臺上的兩個人讓您心花怒放或淚流滿面,誰知道散場後人家是不是還坐一輛車走呢。


返鄉歸來


經常也有人覺得兒媳對公婆再好,公婆跟自己也有隔閡。在此很開心來分享一下我的淺見。

公婆之與兒媳,兒媳之與公婆,距離產生美,都彼此擁有關懷,又不強行參與生活,隔閡的說法自然不存在。大部分兒媳不可能如在孃家一般肆無忌憚的生活處事,而大部分公婆也不會如瞭解兒子知悉兒媳的一切,所以不能蓋棺定論彼此之間有隔閡。

公婆不必糾結兒媳是否跟自己有些隔閡,你們對她好,她慢慢會感覺到,並內心感激,但想讓她跟你們親密無間,可能需要的時間,可能需要的是鍥機,也可能不能實現。

我們不必過分在意別人的想法,越關注越猜疑,我們對別人的好,發出去的善意,會被接收,彼此關係會良性發展。那麼我們注意力該多放在自己也得過得充實,不管多大年齡,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們經常爭論: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還是說婚姻真的就是兩個人的事,而不是兩個家庭的事。但我想說分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婚姻將兩個人組成一個家,那麼他們彼此就將會多出兩位父母及其他親人等等。公婆對外來的新成員,大部分都表現出客氣而熱情的態度,會想著讓她體會到已是一家人,好好跟兒子過日子。而大部分兒媳是隻身來到新家,除了枕邊老公,其他家人都會有認識,熟悉,瞭解等等過程,她們一般希望被接納,能夠很好的經營自己的婚姻。

生活中人們常說:“婆婆不是媽,兒媳不是親閨女”,真的處得關係融洽的婆媳,基本相處模式都是大度的雙方,彼此退讓遷就的氛圍。而大部分婆媳關係不錯,則是適當的距離產生美,良好的經濟基礎之上,她們基本不會碰觸到對方的長期生活空間,即便常常見面,反而關係不錯。可是,婆媳矛盾在中國普遍存在,因為婆婆的不願放手,因為婆婆的強勢介入,因為婆婆的區別待遇,因為兒媳的新生活理念,因為兒媳的強勢勁,因為兒媳的顧孃家表現……反正各說各有理,結果鬧得不歡而散,甚至有為此一拍兩散的結局。

那麼公婆與兒媳關係也是如此,當距離恰當,父母得以在過好自己的同時,還能幫襯小夫妻兩,這樣的兩代關係,肯定不會太差,父母自己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也不會有時間去思考是否和兒媳有隔閡。

最後我希望衷心每個家庭都有很好的相處氛圍,和和美美的生活才有利於我們彼此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