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春蚕食叶声”这句诗有什么妙处?

时间换你好


下笔春蚕食叶声,这句诗,既借用杜诗之“下笔如有神”,又化裁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之诗意,以思长写文思如泉涌,便是其妙处。

相思和文思,都是无声的,而此处以食叶声为喻,就如文思如泉涌,以有形写无形一样。

诗无达诂,见笑见笑!


脂砚正堂


提起笔就胸有成竹的如春蚕吃叶的声音一气呵成写完了诗句!


泥人161


问题:下笔春蚕食叶声”这句诗有什么妙处?


前言

下笔春蚕食叶声,这是诗家语的写法,省略加比喻。其实这首诗不仅这句使用这个手法,出句也是如此。

我们看看这首诗的全貌。

一、省略加比喻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下笔春蚕食叶声,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颔联的下联: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这首诗的颔联是: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省略了主语【声音】和谓语【好比】:

下笔【的声音】,【好比】春蚕食叶声。

用完整的散文笔法写是这样的:

没有声音的情形,就好比战士衔枚勇敢前进一样。

下笔书写的声音,就如同春残吃桑叶一样。

二、没有比喻词的比喻

下笔春蚕食叶声。是一个比喻句,不过省略了比喻词。

1、比喻三要素

比喻句子中,有三个要素:

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但是这三种要素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根据三个要素是否出现,比喻可以分为三大类:

明喻、隐喻、借喻。

2、详式的明喻三个要素都有:主体+比喻词+喻体。例如:花如雪。

树树花如雪。 李白《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3、略式的明喻省略了一个要素,看不到如、似、像等等譬喻词。

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 其二》

芬芳的梨花的【颜色】,【就如同】白雪一样。

注:这句诗又加了一个倒装,香是梨花的修饰语,放到了后面。

结束语

省略是诗家语最常见的手法。这里省略了主语和比喻词。

下笔春蚕食叶声,属于略式的明喻,省略了比喻词:好像、如同、似。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