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還能降到13元1斤嗎?

空調阿虎


你好,我是大軍兒。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想說太多的大道理,也不想說太多的數據。你們那樣沒有任何的意義。我只想和你說兩點。

第一:你可以想象一下,所有的東西只要漲價之後,你有見過它掉價的嗎?漲價可以!掉價只能是小幅度,但是要回到以前的價位想都不要想,那是痴人說夢。

第二:有的人可能會說會通過一些調試或者控制讓價位回去,回到以前。我告訴你,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就不存在漲價漲這麼多了。而之所以漲這麼多,就是因為無法控制,所以你只能接受,而不是去抱怨,去幻想。

最後我說的只是一些個人的,很膚淺的看法。也許說的不是很對,但是也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情感大軍


我們來反推一下這個問題。外三元生豬的屠宰率約為75%,即一般情況下,一頭200斤的肥豬可屠宰白條肉為200×75%=150斤白條肉,約18斤的損耗(含運輸的折稱、豬糞便、豬血、豬毛等),35斤的頭蹄下水可抵屠宰費、豬販子及白條肉批發的利潤;零售環節亦有分斤折兩的損耗、豬油槽頭囊膪等低價部位的補償等,以如今的店租、人力等成本,零售商須日均銷售5頭以上,毛利潤才能壓低至1元/斤,摺合到白條肉上,須有2元/斤的毛利。故豬肉(前後腿、肋條)零售價要低至13元/斤,白條肉批發要在11元/斤之內,則毛豬的價格為11×75%=8.25元/斤。在2018年非洲豬瘟侵襲之前,我國外三元生豬的養殖成本約為6.7~7元/斤,所以當時這個價,豬肉產業鏈各方都是有利潤的,價格非常合理,居民也消費得起。

2018年至今,豬瘟疫情雖得到有效遏制,但尚未完全控制,目前仍有點狀爆發;之前發生過疫情的養殖場點還不能復養,養殖企業(戶)仍心有餘悸,加之種源短缺,母豬、豬崽價格虛高,儘管養豬暴利已持續一年之久,廣大散戶的復養積極性仍然有限,要恢復到疫情前的養殖水平還需假以時日。

最近兩年,我國CPI水平一直在4之上,說明通脹加劇;新冠疫情發生後,多國限制糧食出口,作為目前養豬業主要的蛋白飼料——豆粕、玉米價格上漲迅速,養殖成本加大;多國封閉,進口豬肉下降,國內養殖又不足,供應緊張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

若新冠疫情持續一年之上,各國出臺經濟刺激政策,通貨膨脹加劇,再想回到過去的物價水平幾無可能。所以,豬肉要想恢復到13元/斤無異於痴人說夢,除非有世界範圍的非常特殊事件發生。


北大屠夫陸步軒


估計是很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