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税收最低的是哪个朝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低的情况?

多维元素z


中土历史上,国家层面规定的税率最低的朝代,不是清、也不是明,反而是被骂得最凄惨的元朝。

你没看错,真的是元朝。在解析之前,必须要先说一下古代的赋税。

在清代还没进行“摊丁入亩”政策之前,古代的税收,包含赋与税两种主体;另外还包含了租、捐、课、调、算、庸、粮、榷布、钱,这些列入杂税。

其中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租和税在古代经常是混用的。

在先秦时期,只有土贡和军赋两种。土贡:即臣民及藩属向君主进献珍贵特产;而军赋:则是臣民向君主提供军粮、军备、战车等等军事物资的。

因此在《汉书·刑法志》有言:“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各国实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税是专门收取用来供养公家体系的,而赋是用来供养国家的军队的。只是后来随着历史的推进,赋的概念,从军赋开始向农田、关税、以及征收山野田间的所有课征物。而土贡则向税转变。

简单点说,即——税在封建社会早期是被动的;而赋则与土地有关联,即田赋、口赋。

但是到了唐宋以后,赋税就逐渐混淆了,特别是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推进之下。

到宋代,随着商业体系不断提升,从明面上来看,两宋时期,尤其是变法之后的方田均税法,按亩来收,农赋是相对于汉、晋、南北朝、唐都要低;可问题是两宋时期的商税却是中土历朝历代最重的。甚至是只要是赚钱的生意,两宋的朝廷都会直接参与其中,垄断掉最上层的资源。

为什么说元朝国家层面的赋税是最低的?

元朝是中土历史上第一个施行南北异制的政体,即:各族、各地实行“分而治之”的田赋税收制度,也就是类似于现代所述的“一国两制”。

在研究历史时,必须要承认一点。在金、宋、夏、蒙四国时代,中土区域内,有两个自称“中国”的(即正统),一个是南宋,一个则是入主中原的金朝。从当时的法理上看,南宋还是金朝所册封的藩属国之一(南宋向金称臣,这是《皇统议和》中所规定的)。

所以当元朝覆灭金国后,忽必烈称帝建元时,早期的元朝的赋税体系,就分为两种:一是北方的蒙古草原地区,依旧延续成吉思汗时代所制定的赋税。

二、是中原地区的汉人体系,包含了汉化女真、汉化唐兀(党项人),范围从辽东、中原、山东、宁夏河套一带。

后来统一中土后,元朝在旧南宋区域又施行了第三种赋税体系,即以南宋政权所制定的赋税体系为蓝本。因此元朝的赋税体系,事实上是“南北异制”的三种体系。现在历史书上多述说的是中土范围内的,少有包含草原地区。

但是随着滥发纸钞,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随着纸钞的贬值,赋税也就显得越来越重。

那为什么还有要说,“元朝的赋税是历朝最低的?”,主要是田赋和口赋(人头税)收得少。而且元朝对各种户型是区别对待的,如各宗教僧侣、儒教、匠户、军户、驿户等等只需要缴纳地税即可(军户、站户占地四顷以下者免税)。

另外还分什么“官属五户丝”、“二五户丝”这类的属民,每五户每年只需缴纳一斤丝就行了。而民户除了缴纳田赋之外,其包银税(人头税),在《元史》记载元成宗时期,是二钱五。

但是元朝也是剥削得最严重的一个朝代了

因为它的商税和商业体系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明朝的商人和文人那么讨厌朝廷参与到航海、商业之中。其实就因为宋、元两朝,官府垄断了各种关乎于民生的产业,甚至是官府还直接参与了航海、丝绸、茶叶、瓷器、酒类等等商业之中。

特别是元朝,不仅仅是皇帝,还包括其他封君、地方官员,都有自己的“斡脱商”。这些“斡脱商”不仅仅掌握了工匠、土地等第一手资源,他们还参与到放贷业和包税业中。

就导致了一种畸形社会体系的出现——(这点也包括宋朝),即繁华的商业背后,农户、贫民阶级苦不堪言。(两宋农民起义的频率,平均1.5年/次)

所以当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商人阶级的打压,是极为残暴的。也就是今天网络语言“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图片均来源网络


码字的蜗牛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朝廷税收低,不代表老百姓过得好。

在古代,朝廷推崇儒家的仁心,执行低税收政策。这个政策,一般是三十税一,也就是大约3.33%。执行这个税率的朝廷,不是少数。汉、唐、元、明都曾短期执行过这种税率。(对于商业税,元朝甚至还执行过六十税一(不到1.7%)的政策。。。)

看似很低,但是,老百姓的“赚钱”途径有限,基本上就是种地。不管你收成多少,都要交税。更狠的是,朝廷会按照亩产规定每亩的税收额。也就是说,不管你“旱涝”,朝廷就要收到手这么多粮食!

正常丰年还好说,老百姓还能有口余粮。要是收成不好,老百姓就只能找地主借粮了。还不起怎么办?卖土地,当佃户!在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都很严重,这就说明,老百姓的收成真的不高。

而且,朝廷除了征税,还要让老百姓服徭役、兵役!这就意味着,老百姓要去给官府做工。这也是在“征税”!拿现在来说,让你每年去给“朝廷”干两个月活,你肯定不敢!等到明清时期,朝廷把徭役折现了,可以拿钱抵徭役。

除了徭役,还有各种额外的税收。例如,明朝的“三饷”,清朝的“厘金”,民国的各种杂税。这些加起来,哪个朝代的税率都不会低于50%!

进入21世纪的我国,虽然各种税率都比“三十税一”高。但是,老百姓收入途径多。而且,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也是有起征点的。挣得少的,可以不交税。那些不在正式公司上班的“农民工”,也是不用交税的。因此,对于低收入人来说,国家不会直接从其身上收税。(不扯增值税的事,太远了。)

并且,从去年开始,国家又通过“专项附加扣除”来提高个税的起征点。这也是在变相的让基层老百姓增加收入。按照现在的政策,我倒是希望多缴税。多缴税,意味着自己挣得多。

总之,以目前趋势看,新中国的税率才是“最低”。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