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减产协议已经达成,国际油价将何去何从?

浮云财经观


之前炒作减产协议已经有两周了,协议终于艰难达成,目前需求下降30%左右,协议减产10%左右,复合市场预期,既然协议已经达成了,利多出尽就是利空,我预计冲高之后马上就会回落,再来一次下跌才会企稳。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协议达成了就认为油价已经要上涨了,就要抄底了,今天抄底的一定会输掉内裤,请待主力洗掉抄底单后再入场。



不在乎啊


国际油价近期极不稳定,因为基本面的几个因素充满不确定性。

1、减产协议达成,沙特和俄罗斯就和好了?就不再撕了?答案是No!

减产协议达成之后,虽然沙特对美售价、对欧售价有所抬升,但是它居然在亚洲重新开打价格战,给予更大的优惠,你说意不意外?下面是沙特阿美最新公布的5月指导价,下面的change部分就是5月价格相对4月价格的变动。

2、IMF下调全球经济预期。这表明全球需求还是不行。

3、美国原油库存一增再增,这个库存数据看不到好转,价格难以大幅反弹。

AP周二(4月14日)公布,截至4月10日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3.143百万桶,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增量。

4、美国经济何时重启(reopen)?有人说是5月初,但是依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国内也炒成了一团。经济不重启,那么石油需求就上不来,那么库存数据就好不了。


关于油价的判断,我想再重复一下油价刚跌到30美元时的市场反应,当时非常多的专家都出来说30美元的油价是不可持续的,甚至有分析师说30美元的油价闭着眼睛买就行了。结果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布伦特部分时段跌破了30美元,而WTI部分时段也跌破了20美元。所以预测油价是十分困难的,我就不预测了。


最后再重复一下雪佛龙CEO3月份说的一句“名言”:在正常时期预测油价都是让人发狂地困难,在当前我们所处的如此不确定的时期,预测油价更是不可能的。


美天然气观察


沙俄美的石油三国互杀还在僵持阶段,但是在他们之间分出胜负之前,可能欧洲经济危机就要爆发,本次石油危机看表面好像是俄罗斯和沙特两国互撕,但其实本质则是遏止美国这个新杀出来的竞争者,希望通过价格战把美国新兴的页岩油企业逐出能源市场。

沙俄两国打的是太极八卦以柔克刚,美国则是太祖长拳直来直去,你降价增产我就放水发债,你用七伤拳跟我玩以本伤人,我就直接用成本5美分一张的百元大钞直接支持本国的页岩油企业,谁让国际石油结算货币美元的铸币权掌握在我手里呢?几个回合下来双方你来我往斗的来去自如,一时间不分胜负。那边欧洲却很无辜的躺着中枪。

欧洲经济已经处在衰退之中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德国,2019年的GDP增速只有0.6%,而德国的代表性产业之一汽车行业也在面临需求下滑的危机,德国汽车的第一大消费市场中国正在经历着新车销售量增速下降。

而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几个欧洲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都在1%上下,持续增长压力非常大。北欧部分国家如丹麦挪威,非常依赖石油出口,荷兰的皇家壳牌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所以油价波动同样影响欧洲。

在过去我们理解中的“23个全球发达国家”欧洲占据了三分之二,但现在看来,这些国家几乎都陷入了经济增长降速的泥潭中。

继经济衰退问题之后,欧洲债务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可能集中爆发

欧债问题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是因为美债问题实在是更耀眼。因为增速下降,同时要保障就业率问题,持续的刺激导致欧洲整体负债累累。

我们以意大利为例,意大利的经济规模只有2万亿美元,但是债务累计接近2.5万亿美金,以相当于中国七分之一的GDP体量,背负了中国一半的债务。

随着疫情扩散导致需求减少、产业停摆、工人失业,作为欧洲的前几大经济体,一旦意大利出问题,意味着欧洲将出现连锁反应。

意大利一旦债务出问题,欧洲的银行和保险就得出问题,那意味着欧元就得出问题,甚至可能欧洲区域内会出现连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洲的经济和债务问题走到今天,欧洲的体制与文化问题也难辞其咎。即使疫情已经严重到了当前这个地步,很多欧洲的居民还是和过去一样自由散漫。散漫到什么程度呢?我讲个我上学时候的故事来形容。

疫情失控,反过来又加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放大欧洲的经济问题。于是疫情冲击之下的欧洲经济,加上石油危机得影响,反而很可能最先倒下的那个倒霉蛋。

欧洲空客公司的情况就是欧洲企业当下的一个缩影:当地时间4月8日,空客宣布将主要机型的产能下调近1/3,以适应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市场环境。空客是欧洲最大的飞机制造商,平均每月可生产各种型号的飞机70余架,受疫情影响减产后,最惨的A330系列下调到每月排产2架。

很多公司减产的同时,医疗物资却在短缺。在巨大的压力下,欧洲开始争抢各类医疗物资。包括截停、扣压、取消出口等各类手段。最惨烈的是瑞士,由于没有加入欧盟,瑞士的防疫物资不能从欧盟调拨,只能自己采购,然而……采购的物资过境法国和德国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又被先后扣留了。身为多个不同国家的欧盟成员们,本该同心协力,共度时难,可惜,在重压和恐慌之下,再没机会也没心思去统一布局了。

在病毒的威胁下,他们都选择了各人自扫门前雪,各凭本事讨生活!病毒扫荡之后,欧盟是否还会是昨天的那个欧盟?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周期,都是不停的在萌芽、发展、巅峰、衰退、幻灭的循环中无尽的轮回。经济危机、全球性灾难、战争都是导致旧有经济格局重新洗牌的契机。拉长到更长的周期,其实每一次危机,都是对我们能力进化的考验,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自然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