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镇后剩余劳动力该怎样解决?

农民小赵zpl


合村并镇一直在进行着,如今很多农村已经实现了更多的变化,从生活、耕种、居所等方面都有着很多变化。但是,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也不完全是因为合村并镇产生的,因为现代农业计划化种植和大面积种植在不断的推广。那么剩余的劳动力如何解决呢,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说。

首先来说说,合村并镇后,原来的村庄拆掉后的用途,一种是用来上项目、上企业,来提高土地的附加值,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成立合作社进行专业化、农场化、订单式大面积种植,能有效解决农产品滞留、卖不出去的局面,也能提高作物的附加值。

其次,我们来说说剩余劳动力的组成,有一部分是青壮年,也就是对土地进行新型运作模式后,虽然以前种地的高劳动量已经不存在,也有了大把的时间,青壮年们就开始利用多出来的时间或进城,或到外地寻找新的门路来拓宽收入路径。有一部分就是留守妇女,这群人平时除了忙忙地里、家里的零碎活儿,其他的时间就是看孩子、打零工挣钱。而另外一部分就是村里的50岁、60岁以上不能从事重劳动力的人员,这些人或因病症或因常年劳作造成一部分的身体不便,只能从事一些灵活、手工活等轻便的活动来增加收入。

最后,我们想说的这些劳动力的真正解决方式,通过上项目、上企业、规模种植后,都能提供很多岗位,能适合很多年龄段的人在家门口就业,不只是为留守妇女、年长的村民、还有部分因为琐事不能外出打工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岗位,另外,有部分人还可以在企业附近开商店、超市、摆地摊等灵活就业,提高附加值。

所以,总体来看,不管是靠近市区的农村,还是偏远的农村,只要附近有企业、或者集约化种植农场,都可以解决掉很多劳动力,既然留守人员挣钱,又能照顾家人和家庭。


齐鲁锅哥


现在还未合村并镇!


笔耕三农


【庆双与三农同行】合村并镇后剩余的劳动力该怎样解决?──合村并镇与剩余劳动力没有任何关系。详情请看下文。

合村并镇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农村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布署,是为了强镇、强村而作出的决策性行政区域划调整。通过合村并镇,强镇带弱镇,强村带弱村,整合资源,精减机构办事人员,节约办公经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决策新举措。

合村并镇只是行政区域化的调整,由原来的一个镇或一个村,调整到现在将几个镇或几个村合在一起成立一个镇或一个村。根据国家合村并镇的要求,一个镇的人口要达到三万人,一个村的人口要达到两千人,一个组的人口要达到四百人。由此可见,此项重大决策要精减一些行政办事人员,节约大笔办公经费,将资源集中,更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国家也进行过并镇,但没有并村。为了提高村民小组长的工资待遇,让一个村民小组长同时兼任几个村民小组的小组长。但是,在九十年代后期,又恢复了并镇前的行政区域化。

现在,全国实施合村并镇只是行政区域化的调整,并不是拆村拆镇搬迁集中到一起,不存在出现剩余劳动力。如果出现剩余劳动力,也只是政府的部分工务员有一些变化,但是不多,就像过去国营企业改制后的人员流动情况相类似。而村、组干部是要减少一些,但大多数村、组干部本身就是属于不脱产的干部,即使没有干部的身份了,却仍然在生产,因而只有剩余的干部,没有剩余的劳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