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延誤時應及時分析與處理

每一天在生產運行中的廠裡或職能部門都想按照計劃進行所有工作任務,但這也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保證的事情。考慮到各類緣故使生產進展情況未按照計劃進展在許多廠裡都有常有的事。此事該怎樣應對呢?


生產計劃延誤時應及時分析與處理

一、查出並公佈延誤

當生產團小組每一天的工作任務結束後,班組長要歸納一天的工作情況,以瞭解是不是有延誤情況發生。例如:生產數量沒有按照計劃進行,比原計劃延誤了50件,或者還有其他什麼延誤,總之要將所有的延誤記錄下來。

延誤較為嚴重(影響交貨期、品質等)的一定要報告上司,求得具體指示,同時也一定要在次日的早會上通報,告知每一個員工昨天出現的延誤情況,引起大家的注意並指出改善的方法。這樣的話員工會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工作任務時也會格外注意,有意識地加以改善。

二、分析延誤的緣故

出現延誤一定會有各類的緣故,對這些延誤的緣故,生產現場的班組長、管理者們是不難分析出來的,因為這些都發生在自己工作任務的周圍,只要工作任務時稍加留意就很容易知道發生的緣故(比如:停電、治工具故障修理、新員工作業等)。

倘若確實沒有緣故,也不能應付上司和員工,可以向上司報告,共同討論(或開會討論),也可告知員工“因為緣故不明,大家可以在哪幾個方面注意,倘若大家有好的方案也可提出”。這樣則很可能一些不明原因的延誤,會在員工中間得以解決。

三、延誤改善方法效果確認

當查證緣故後,一般而言好的解決改善方法也就出來了。但為了杜絕此類延誤的再度發生,應進行效果確認。許多人很多時候只注意查找緣故,具體實施解決改善方法,但經常忽略對效果好壞的歸納。其實,應歸納出哪些方法效果好,哪些方法是失敗的;對好的正確的方法一定要記入基準書、安全操作規程或注意事項等相關文件中去。只有這樣才能使改善的結果恆久地延續下去,再出現此類問題時才不會重蹈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