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點庸俗的,愛情。

關於愛情,這不僅僅是青春的主題,但是所有的青春,除了愛,都是健忘的。《假如愛有天意》就是講述了兩個獨立卻有著千絲萬縷的糾纏的愛情故事。沒錯,這是一片電影評論,有點長、或許有點枯燥,還有劇透,慎入。

今天我們來聊點庸俗的,愛情。

一、敘事線索:兩條線索交叉並行

影片從兩條線索展開分別講述兩個愛情故事,第一個愛情故事發生在當下,讀大學的女孩梓希暗戀風雲學長尚民,還幫好朋友秀景給他寫情書,其實寫的都是自己的心事,梓希以為學長有喜歡的人,想放棄這段感情,但是一次由尚民製造的雨中“偶遇”讓兩個人又有了交集,梓希知道真相以後冒雨跑到尚民的話劇社,兩人互訴衷腸,其實早已互相吸引互相喜歡。相戀以後,梓希帶尚民去記載母親愛情的那條河,並給他講述母親的愛情故事,卻意外的知道原來尚民竟然是母親的戀人俊河的兒子,兩個人被上一代人的愛情感動著,同時又被今生的緣分所震撼著,他們的相愛就是天意。

今天我們來聊點庸俗的,愛情。

第二條愛情線索是梓希的媽媽珠喜和尚民爸爸俊河的愛情故事,故事由梓希看到珠喜塵封的日記本而引出,梓希翻看媽媽的日記本,由從日記裡散落出來的一張舊照片進入上一代人的故事,珠喜是國會議員的千金,泰秀和珠喜兩家是世交,兩家的父母私下安排了兩個人的婚姻,讓兩人交往,而泰秀也深深喜歡上了美麗單純的珠喜,但是珠喜愛的卻是泰秀最好的朋友——一名不文的窮小子俊河,俊河一直幫泰秀給珠喜寫信,就像這一代的梓希幫秀景給尚民寫信一樣,珠喜去鄉下爺爺家遊玩的時候認識了俊河,兩個人一起去鬼屋、劃小艇、捉螢火蟲,兩顆年輕純潔的心靈相愛了,後來珠喜才知道原來俊河是泰秀的好朋友,因為家庭的阻礙和對朋友的內疚,兩個人註定無法走到一起。俊河最終像泰秀坦白和珠喜的戀情,卻得到了泰秀的成全和祝福,還幫助他們兩個人躲避大人們的耳目暗中來往。但是他們的愛情命運多舛,被泰秀的父親發現,將泰秀狠狠的打了一頓導致泰秀自殺,俊河無奈,為了泰秀,他只能隱藏起對珠喜的愛,選擇默默的退出這段感情,恰逢國內戰亂,俊河義無反顧的參軍了。珠喜對俊河念念不忘,一直在等待他的歸來,在戰爭中受傷失明的俊河為了珠喜能過更幸福的生活騙珠喜說自己已經結了婚,甚至在見面的前一天來餐廳練習了很多次為了讓珠喜不能發現他的失明,珠喜最終含淚和泰秀結了婚,三年後,有人來到他們相遇的河邊把俊河的骨灰送到珠喜的手中,希望她能把他撒在相遇的這條河裡,其實俊河是在珠喜出嫁之後才結婚,珠喜站在河邊抱著俊河的骨灰淚流滿面。

今天我們來聊點庸俗的,愛情。

影片兩條線索交叉進行,互相鋪墊和滲透,但是導演對於兩個線索的把握各有側重,第一條線索在影片開篇依次引出兩段故事,又在影片

結束時給故事收尾,回應主題。而二條線索講述的愛情故事更加豐滿複雜。兩條線索讓影片在現實與往事間迴環往復,構造了影片巧妙的情節和豐滿的劇情,也回應了本片的主題——愛有天意。

今天我們來聊點庸俗的,愛情。

二、敘事結構:交織式對比結構

《假如愛有天意》採用了交織式對比結構,所謂交織式對比結構,從影片的構成上看該結構模式和因果式線性結構一樣,也遵循了影片故事情節發展的線性時間順序,但因果式線性結構在敘事上僅以單一的線性時間展開,而交織式對比結構但卻同時設置了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敘述線索。各條線索之間,以具有明顯不同風貌、不同取向的事件和人物構成或明顯或錯綜複雜的對比性關係。通過這種對比性張力的運動,推動文本的敘事進程,架構文本的敘事主題。

影片中梓希和尚民當下的生活狀態和敘述中過去時態的珠喜與俊河的故事在影片敘述者的講述中反覆交叉演繹,兩個年代的愛情故事相互關聯又各自獨立,故事場景和情節變換自然流暢,世事滄桑的歲月流轉和兩代人之間的情感糾葛讓影片在糾結中體現出極強的張力,除去故事情節的曲折動人,影片也給愛和緣分賦予了更深刻的定義。

今天我們來聊點庸俗的,愛情。

三、敘事層面:視覺層與聽覺層

電影敘事一般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視覺層,包括影象、光線、色彩等;二是聽覺層,包括對白、音樂等。

從視覺層面來看,這部影片的拍攝大部分採用了自然光。取景大多選擇清新恬淡的自然景色,使整部電影畫面猶如一幅幅唯美的水彩畫:甜美的女孩伏在窗臺上望向彩虹的畫面、英俊的少年坐在窗臺上看書的畫面、羞澀的少男少女一起劃小艇出遊的畫面、長滿了星星的的夜空下螢火蟲飛舞的畫面、初戀的河邊兩個相互依偎的畫面……整部影片的畫面都充滿了細膩寧靜之美,電影畫面的唯美配上緣分和命運的主題,帶給觀眾視覺享受到的同時也和故事內容完美契合,打動著觀眾的心靈。

在聽覺層面上,影片的對白延續了韓國愛情電影一貫唯美動人的風格,主人公俊河坐在生病女主角的床邊哽咽著對她說“我真是一個大笨蛋,除了喜歡你,我什麼都做不好。”這是一句多麼動人的情話呀。兩個人在通信時的對白同樣經典:“看著窗外,如果樹葉隨風搖曳,你愛的人也便愛著你;張開耳朵,如果聽見自己的心跳,你愛的人也便愛著你;閉上眼睛,如果你唇邊有一絲微笑,你愛的人也便愛著你。”還有那句貫穿於兩個故事的詩一樣的告白:“當陽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當朦朧月色撒在泉水上,我思念你……”哪個女主角能承受的住這樣的甜言蜜語,就算女主角承受得住,屏幕前的芸芸眾生的我們也承受不住這樣深情動人的情話。音樂作為一種獨立的敘事元素,在電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這部影片中,相信看過《假如愛有天意》的人,沒有人會不記得那首唯美憂傷的的旋律,《Classic River》絕對是無可替代的。伴隨著情節的展開,電影音樂適時運用,每當珠喜和俊河相遇,《Classic River》舒緩憂傷的旋律就會響起,使主人公之間那種欲愛不能的憂傷淋漓盡致地流淌出來。影片中的另一對戀人——梓希和尚民也擁有屬於自己的音樂,他們的愛情主題曲是一首歡快清新的英文歌,也搭配了他們愛情的喜劇結局,除去最後兩個人依偎在河邊和重溫上一代捉螢火蟲的故事時,影片迴歸主題,《Classic River》的經典旋律又一次響起。可以說《假如愛有天意》成全了《Classic River》,《Classic River》也成全了《假如愛有天意》。

今天我們來聊點庸俗的,愛情。

寫在最後:

我是個特別愛感動的人,所以不難想象在看這部感傷唯美的電影時是怎樣的淚流滿面,即使是看第二遍的時候也是一樣。影片用唯美的畫面、憂傷的音樂、俗爛不現實的劇情輕而易舉的征服了我,我一心感動著,沒有絲毫理性評論的投入這部影片、投入主人公的故事,為他們傷春悲秋、感動心痛。我想每一個被這部電影感動的人都是有愛的,每一個被感動的人都能在影片的愛情故事裡找到愛的共鳴,看見那些被風吹散的信箋就好像被風吹散的往事,開啟的不僅僅是主人公珠喜的愛情日記,也是我們自己的塵封往事;看見小艇上青澀的男孩牽起岸上羞澀的女孩的手,一牽手牽出的是兩世愛情的糾纏,牽出的也是我們有關青春愛戀的回憶;看到他們站在門外讓路燈亮了又滅、滅了又亮的愛情暗號,彷彿也想起了只屬於我們自己的愛情小秘密;看著兩人心酸分手、在離別的車站揮淚告別,彷彿也勾起了我們關於離別的心緒……在影片裡找共鳴、在故事裡找感動,我們其實不過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微笑或者哭泣的理由,來祭奠我們的愛和青春。

今天我們來聊點庸俗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