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全產業鏈扶貧助力梁河旅遊熱起來

世博全產業鏈扶貧助力梁河旅遊熱起來

梁河夜景。受訪對象、梁河文旅局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王歡)推出具有地方風情的扶貧旅遊產品,進幾戶特色農家感受脫貧攻堅的實在成果,再帶一批生態“土貨”滿載而歸……4月15日,華僑城雲南世博集團(以下簡稱“世博集團”)參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旅遊扶貧開發的各方成員單位再次召開視頻會議,大家大開腦洞,對如何推動梁河縣文旅全產業鏈活起來、熱起來攢集“金點子”。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是世博集團的掛鉤扶貧點。世博集團充分發揮深耕雲南全域旅遊的優勢,千方百計盤活梁河縣的文旅資源,並努力將其轉化為具有市場效益的旅遊產品。

打造旅遊產品,欣賞民族風情,感受家國情懷,體驗康養樂趣。梁河是美麗的葫蘆絲之鄉,不僅有毓秀清新的生態環境和風情萬千的多民族文化,也有不少紅色旅遊資源,如三眼井抗日阻擊戰遺址、德宏第一個黨組織紀念館、李根源故居等。近期,世博集團旗下的雲南省國際旅行社經過踩點後,正在研究商討幾款旅遊產品的可行性。“雖然梁河縣不是傳統的旅遊熱點目的地,但其1秒出水6公斤的龍窩溫泉、如山水梯田一般的萬畝茶園、香氣濃郁的回龍茶、保存完整的南甸土司府等都會激發疫情過後遊客們對康養遊和生態遊的熱情。” 雲南省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楊楠說。

進幾戶農家,看脫貧攻堅的實效。梁河旅遊線路僅有觀光還不夠勁,視頻會議特別提到將“走進農家”作為完善和優化體驗的重要一環。“先培育幾戶有條件接待遊客的農家,遊客走進農家,吃農家飯,住農家房,帶農家貨。”世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提升當地文旅從業人員的接待技能,去年,集團在梁河縣開展了鄉村旅遊扶貧和旅遊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共100餘人參訓。今年5月,世博集團計劃分別針對當地旅遊管理者和旅遊從業人員開展兩期培訓,為增強梁河縣的旅遊“軟實力”打基礎。

帶一批山貨,佈局產業,帶動鄉村旅遊。“合作社百香果種植基地第一批果將在6月底上市,遊客們不僅可以參觀、學習百香果的種植過程,還可以對它們進行認養和認摘,果子成熟後可以直接快遞到家。”世博集團下屬的雲南旅遊產業扶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鵬介紹,自2017年成立梁河縣世博農業專業合作社以來,採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已在蛋雞養殖、農產品節慶專銷、百香果種植等幾大版塊助力農戶增收。以百香果為例,去年1月,合作社為60餘戶幫扶對象發放了分紅資金共計4萬餘元。“嘗百香果、吃百香果雞、品百家樂,來梁河旅遊可以很香!”陳鵬有信心地說。

【故事】

九保村喜添小福(扶)娃 楊忠明攜妻扶貧傳佳話

今年春天剛開始,楊忠明已經在德宏傣族景頗自治州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九保村這片土地上忙碌了起來,調研旅遊線路、瞭解農戶訴求、想辦法在今年內引入更多遊客鞏固當地扶貧成果。準確地說,從春節假期以來,他就沒閒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2月3日,他連夜開車20多個小時從老家昭通鎮雄趕回了雲南世博集團定點扶貧點九保村。除了中途在昆明歇了次腳,往回趕的腳步就沒停過,他心裡牽掛著九保村的老鄉。

當地鄉親們也盼著這個被他們稱呼為“小楊”的年輕人回來,因為把妻子帶來九保、把孩子生在九保、把家搬到九保扶貧一線的小楊,靠得住。

世博全產業鏈扶貧助力梁河旅遊熱起來

楊忠明一家。受訪對象、梁河文旅局供圖

1989年出生的楊忠明是雲南民族大學研究生,2015年進入雲南世博集團,之後成為了雲南世博元陽哈尼梯田文化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綜合辦公室副主任。

參加工作以來,為了比對合適的紅米品種、為元陽紅米制定標準,來自昭通鎮雄農村的楊忠明再一次迴歸農村,足跡踏遍了元陽哈尼梯田核心區的40餘個村寨。

正當他希望通過自己努力改變農戶生活時,收到了集團選派駐村扶貧隊員的通知,他毫不猶豫報了名。2016年11月,楊忠明有了一個新身份,九保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

在九保老鄉和工作隊員眼中,楊忠明是個靠得住的年輕人,他幹起工作熱火朝天,常常忙得白天黑夜不分,也很少抱怨。

楊忠明說,他自豪於自己的記憶力。他清楚地記得到達九保村的第一天,放下行李之後,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搬運雞苗。

“那天,集團購買的3000多隻優質蛋雞雞苗剛好送達。我和其他4名隊員從下午5點開始把雞苗分送到13戶農戶手中,一直到晚上11點才送完。”初來乍到的他沒來得及仔細看看九保村的模樣,卻先記住了13戶老鄉們的樣子和雞苗的數量。

2015年9月,世博集團進入九保村開展定點掛鉤幫扶。原本考慮採取旅遊項目開發帶動當地發展,但因種種客觀原因,產業幫扶成為了幫助當地脫貧致富的首選。楊忠明也清楚地記得在九保村和當地農戶一起養雞、乾產業過程中的每一個點滴。

“我簡單地認為只要有了雞苗,後續工作就水到渠成。”楊忠明邊說邊搖了搖頭,他當時沒料到3000多隻雞苗的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難倒了當地農戶。龐大的雞苗數量,加之多變的溫度和溼度、防疫工作等等因素,他和隊員們三天兩頭就要往蛋雞養殖戶家裡跑,查看雞群健康狀況。最多的一天來回跑了十多趟,大家邊跑邊笑著說:“腳杆跑細,心也操碎。”

操心的事不僅這一件。2017年初,因為禽流感疫情,雞蛋銷售行情也遭遇寒冬,村裡的雞蛋一個只能賣出2毛錢的價格。老鄉急,楊忠明更急。他和駐村工作隊員跑遍、問遍了幾乎德宏盈江縣、騰衝市的所有超市、加油站,希望找到合適的雞蛋銷售渠道。

那年1月,世博集團在當地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楊忠明也承擔了合作社一線的工作。他晚上去到農戶家裡收雞蛋、運雞蛋、打包裝箱,白天開車運到盈江縣等地的銷售點。就這樣一直幹到了當年6月份,忙活到疫情過去、蛋價行情回升、農戶自己找到銷路。“我算了算,那半年裡用這樣的方法,幫老鄉們賣了8萬多枚雞蛋。”

楊忠明能清楚地說出每一個和老鄉有關的數字。九保村現有962戶農戶、3734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他跑遍了世博集團掛鉤幫扶的5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其它需幫扶的農戶。“2018年底,九保村整村脫貧摘帽,當時的貧困發生率是0.43%。2019年底,九保村貧困發生率已經下降至0.22%。”說起這些話題,楊忠明“滔滔不絕”,幾乎不給人插話的間隙。

這位“記性好”又“靠得住”的小楊,唯獨對自己的事情有點“潦草”。

2018年2月,楊忠明與女友結婚成家。本是新婚燕爾,卻因為脫貧工作的任務,婚假沒休完,他就匆匆返回到了工作崗位。自己在扶貧一線幹得起勁,重慶大學畢業的妻子也受他影響,緊跟他的腳步去到了九保,一方面方便照顧他,一方面也能為扶貧工作盡份力。

問到為什麼自己紮根九保,還把妻子也帶到九保、安家在九保,楊忠明給了一個簡單到過分的回答。“因為老家昭通和九保之間來回需要3、4天。回一趟家,路上花費的時間太長,這個時間,都可以多看、多幫幾戶老鄉了。”他說,做這個決定很艱難,但是做決定的時間卻很短。

2019年9月,他們的孩子也降生在了九保村。一家人正為孩子起名,世博集團和村裡的鄉親卻先為孩子想好了小名:小福娃!這個名字裡,“福”音同“扶”。這個名字裡,有孩子父母為之奮鬥的事業,也有大家對美好生活、福氣綿延的樸素期盼。楊忠明一家愉快地接受了這個飽含大家祝福的名字,每當有人問起孩子名字,他總是先說小名,再耐心又自豪地解釋名字由來。

世博全產業鏈扶貧助力梁河旅遊熱起來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開展工作。受訪對象、梁河文旅局供圖

自2015年以來,世博集團累計選派了20多位駐村扶貧隊員到九保村。目前,在村裡駐紮的隊員為5名。看著身邊有些隊員完成工作任務,回到了自己老家、回到了日常工作崗位,楊忠明心裡不是不想家。

但他總用一個看起來很矛盾的理由,留住了自己。他說,自己老,是比較早來到村裡的老扶貧隊員。他熟悉情況,方便開展工作,能多堅持就多堅持一些,直到這場“戰役”完全勝利。他又說,自己年輕,年輕人多幹一些、苦一些,不怕。

跟楊忠明聊天,一旦多誇他幾句,他總顯得很靦腆,他嘴裡不會提多少做過的成績,最愛聊的話題是“發展文旅產業”“鞏固脫貧成果““幫老鄉增收”。

楊忠明總說是因為自己記性好、年輕,所以記得住九保村的一家一戶,把每家貧困戶的情況都爛熟於胸。實際上,老鄉們和工作隊員們都知道,真正的原因是楊忠明把真愛真情真心真意都獻給了這片土地。

雲南網記者 韓成圓

世博全產業鏈扶貧助力梁河旅遊熱起來

茶園採摘。受訪對象、梁河文旅局供圖

【思考】

旅遊扶貧,如何把遊客引進來

“梁河環境優越,適宜養生。”“梁河物產豐富。”“葫蘆絲文化是這裡的特色。”提到梁河縣,經常可以聽到類似這樣的話語。業內人士認為,要把梁河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真正轉化為對遊客的吸引力,需要系統性的工程。同時,圍繞消費需求,可以從小處著眼、從吸引本地遊客開始,一步一步拓市場。

世博全產業鏈扶貧助力梁河旅遊熱起來

龍窩溫泉。受訪對象、梁河文旅局供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旅遊產品內涵、特色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雲南省旅遊規劃研究院暨中國旅遊研究院昆明分院副院長蒙睿認為,梁河發展旅遊需要牢牢抓住當地的文化特色。例如,打好葫蘆絲的音樂文化牌,儘快圍繞葫蘆絲形成旅遊文化項目,並做大做強。“講好在梁河生活的人的故事,也可以起到突出梁河風土人情的作用。”世博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人說,他們準備從駐村工作隊隊員的故事出發,通過講述隊員們對梁河的“鄉愁”,引發更多人的情感共鳴。

此次疫情影響下,大眾對康養旅遊的需求增加,這也給梁河旅遊業帶來機遇。世博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人表示,他們接下來將著力推廣九保阿昌族鄉的百香果、回龍茶等生態食品、飲品,以綠色美食吸引遊客。還準備設計草莓、百香果、回龍茶的採摘體驗活動,豐富遊玩內容。

鄉村旅遊的發展需要有本土人才的支持。蒙睿認為,此次疫情催生了線上培訓的興起,目前雲南省旅遊規劃研究院與騰雲公司合作推出的“雲上文旅學院”正在探索學習新方式,建議梁河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加大旅遊扶貧的人才培養力度。

蒙睿還建議,梁河應抓住當前雲南大力打造大滇西旅遊環線的機遇,以及與騰衝等旅遊熱點地區鄰近的優勢,“近水樓臺先得月”,縮小與熱點地區的交通距離,合力吸引遊客,共同分享客源。同時,引進更多的項目,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特點以及高速公路建設的機遇,加快建設高品質半山酒店,特別是茶主題的半山酒店。

雲南網記者 劉子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