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国联军入侵时候,会有东南互保、抗旨不尊?

耕雨江南


八国联军入侵时,各省总督抗旨不迎战,事后还受到表彰

严格来说!当时汉官己经全方位压住了满人,只是表面臣服,慈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表面上对八国宣战很疯狂,这何尝不是一种试探,结果当然大失所望。

首先世界列强压根不把她当回事!光绪跟她不是一条心,东南六省基本处于半独立状态。只有一个袁世凯,虽然没下死力,但好歹保护她西逃。以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三大总督牵头的(东南互保)运动,抵消了部分满族权贵的疯狂,让中华大地上的部分地区恢复到了理性,没有跟着陷入战乱贫困之中,为国家保留一份元气。

冷静下来后的慈禧对东南互保运动是默许的,事态平息后,从陕西回京的慈禧非但没有追究责任,反而下旨表彰了,当时不听圣旨招呼的这一批总督巡抚,对战争派应洋人的要求严惩严罚。慈禧虽说是因一己之私,向列强宣战,但做为一个不合格的女政治家,她还是守住了底线,维持了大清王朝至她死后才倒台,并非一无是处。

清王朝中央权威被削弱,督抚们成功抗旨不遵,并被认为是正确的,显示朝廷无能,根基不稳。这为武昌首义后各地敢于纷纷宣布独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几个月就令清帝退位。

你要是从法理上看,坐拥东南概不奉诏,那就是叛国。但是明明这个国家再让那个糊涂老太太领导下去显然是不行了,那叛国就叛国,把这个老太太揪下来再说。何况叛国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仍然是救国。老太太跑了,千里迢迢赴北京给她擦屁股的是谁呀?不还是那个李鸿章。

全方位的落后,无论怎样折腾都是死路一条!大清的落后始于所谓的“康乾盛世”,有人说那是一个笑话,我要说从那时起就是至败的根源。你看武昌起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基层兵变,大清朝怎么一下就垮了呢?因为南方各省的实力派支持,其中就包括当年东南互保的这些省,(除了山东袁世凯,辛亥革命时他在清廷那边里应外合) 东南互保是辛亥革命的预演。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清王朝是内忧外患,外强中干,风雨飘摇,末世之象,可惜了。人民风起云涌,力量强大,可是大清统治者没有看到。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慈禧想要开打是因为听信了外国列强准备强迫慈禧还政给光绪帝的谣言,作为对权力有着病态欲望的慈禧当然不干了,趁着义和团排外势力的泛滥,误以为民心可用,于是公开对外国人宣战。作为外国人来说,当然没有强迫慈禧还政给光绪帝的想法,反而因为在中国乃至亚洲的权益问题彼此争斗不休。

当慈禧的宣战诏书一下,清军和义和团开始围攻各国在北京和天津的使馆后,各国纷纷放下暂时的成见,开始组织军队向北京开进。实际上八国联军虽然号称是八个国家组建,但实际上大多是一些殖民地军队,本土军除了俄国和日本以外都是象征性的派了一部分,其中德国军队还是在联军已经占领北京后才急匆匆赶来。

由此可知,外国人之前虽然在中国领土上搞了一些类似殖民地举动的事情引发了巨大的民愤,但绝不至于说是威胁到了清朝皇权的地步,战争完全是慈禧小事化大、大事化恶的举动。

对于东南各省的总督搞“东南互保”,这不能说是张之洞等人的错,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特点和趋势。历代大一统王朝的灭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从版图分裂开始,往往版图分裂又是南北分裂。

清王朝版图的南北分裂早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时就已经埋下隐患。当年清王朝苦于没有镇压太平军的精锐部队,于是下诏给江南各地办团练。团练之所以战斗力强于八旗军、绿营兵,就是因为一开始在组建时的人事权和财政权是独立的,换句话说游离于已经腐败透顶的清朝体制以外。从镇压太平天国并行的还有一项就是引进外资和外企的洋务运动,都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方进行。

在洋务运动中,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首的东南士大夫集团获得了财富,同时和西方列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利益交集,具备与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并且所有洋务运动的中搞起来的工业企业都位于缺乏战略纵深的东南地区,一旦引发战火势必全盘崩溃。

这样一来,清王朝原本经过农民战争就已经严重弱化的中央集权在洋务运动后又进一步削弱。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已经从命令与被命令悄然演化成彼此商量着来的状况。此时清王朝看似还是大一统王朝,实际上和春秋战国、五代十国这些分裂的格局差不多。

领导全国人民抵御外敌侵略和救灾的清朝中央政府,手里的资源十分有限,国家财富大部分集中在以洋务派大臣为首的士大夫集团手中。因此,碰到救灾,朝廷只能向士大夫集团索要银子。抵御外敌,更是只能让这些人去筹款筹粮上阵杀敌。于是梁启超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个人和日本在打。”

甲午战争战败后,清王朝的中心地带面临列强同时从陆地和海上的严重地缘威胁,自身都十分难保,更谈不上对东南各省的节制。

当数年之后慈禧再挑起反对全世界的战争,洋务派为首的东南各省更不愿意为这个狂人出头,搞东南互保与列强媾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世界全史罗锐


在八国联军入华时,东南各省纷纷互保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联系。表面上来看,东南各省的这个行为,违抗了慈禧太后的懿旨,但从根本上来看,这一行为延长了大清朝的统治。东南各省的这一行也是为顺应了民意。

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中不断失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下层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艰难,百姓们将列强视为最大的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华北地区爆发了义和团运动,然而此时的清政府经历了多场战争的失败,实力大不如前,很难平定这场社会变革。

这场社会变革在威胁清政府的同时也威胁到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好,各国都希望能够的占领这一地区,因此列强不希望义和团运动波及到东南地区,于是纷纷策动东南各省的巡抚总督形成联盟,阻止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一、内部原因

(一)统治集团的认可

“东南互保”从表面上来看违抗了慈禧太后的旨意,但其实维护了当时清朝贵族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从《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对于“东南互保”的主要官员进行赏赐,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阶层并没有对“东南互保”进行抵制,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人都因为这件事加封了太子太保衔。刘坤一在死后更是被追封为一等男爵,晋增太傅。

除此以外,在慈禧太后宣战前的一些准备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她对“东南互保”几乎是默许态度的。6月21日,慈禧太后发布了宣战声明,但是6月29日慈禧又发电谕,声称义和团运动威胁到了各国使馆,所以要加派士兵保卫各国使馆安全。7月3日光绪曾致电俄国、英国、日本三国,请求他们能够帮助清政府挽回时局。同时7月8日,慈禧又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令他着手议和。

由此可见慈禧太后的《宣战上谕》,只不过是一纸空谈罢了。那么清政府为何要这样做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安抚国内的农民起义运动,减少社会矛盾。

(二)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陆续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这一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义和团运动爆发之后,南方也掀起了一场反洋斗争。百姓们开始抵制洋货,这场运动也影响到了土货。除了洋货以外,我国生产的茶叶,杂油,棉布等也纷纷滞销,据统计当时上海某地商场短短几十天的损失就达到了1000多两。

当时上海很多商人,纷纷请求“上海道”设法维持经济局面,汉口、九江地区的商人曾致电张之洞等人,让他们加强长江一带的安全。著名的近代民族资本家张謇在听到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消息以后,急忙电请刘坤一维持江南一带的安定。

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北京之后,很多企业被迫破产,比如说盛宣怀所开办的“华大北号”,以及他所督办的通商银行天津分行。很多东南地区的地方官员在当地也开办了一些洋务企业,所以无论是为了谋求江南地区的安定,还是保证自己的经济安全,他们都应该联合起来避免出现祸端。

在“东南互保”期间江南地区新办了很多企业,1900年祝大椿开办“华生面粉厂”,1901年荣宗敬兄弟在无锡创办了“宝兴面粉厂”。据统计,在1900年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注册的工厂达到了21家,其中以东南地区居多。

“东南互保”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列强对中国的全境侵略,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北方的社会经济在列强与义和团的双重压迫下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相比之下,“东南互保”下的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主力尚存。

(三)地方官员的利益选择

长江一带的地方官员大多是汉族官员,当宣战的诏令传到地方各省时,东南地区的官员对此并没有十分担忧,张之洞等汉族官员甚至做好了满清统治者被杀后,辅佐李鸿章担任总统的准备。

当时的地方督抚制度也是形成“东南互保”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督抚制度是明清两朝统治地方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重要制度。地方督抚和中央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辅助的关系当中。

但是到了晚清时期,随着列强的入侵,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清政府往往会任用满族官员来担任地方军政要员,然而在多年的战争中,满族八旗、绿营军队损失惨重。为了提高军事实力,清政府支持地方官员兴办团练,其中由曾国藩率领的淮军,以及李鸿章率领的湘军力量极其强大。晚清政府在抵御列强镇压或农民起义运动时,往往要依靠这些地方军事力量。因此,当时的东南地方督抚实力也很强大,拥有很高的话语权。

东南一带的地方官员深知一旦开战必然会损害东南地区的利益,进而威胁他们自己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再次产生义和团运动这样的大型农民起义运动。所以他们极力要求尽快平定义合团运动。

(四)“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

当时列强之间存在重重矛盾,刘坤一、张之洞等官员便利用这一矛盾采取了“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在6月26日的联合上奏中,他们就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他们认为各国都在惧怕英国,同时英国也被其他各国牵制,所以各国都不敢率先向东南地区进军,政府可以利用这一时期牵制列强,如果此时向列强宣战的话,必然会使列强群起而攻。

“东南互保”渐渐的也扩展为列强之间的共同互保了,张之洞分别致电英国、日本、美国的三国公使,张之洞在致电中要求英国政府阻止他国介入清政府,同时希望美国政府能够调停列强在东南地区的矛盾。在这些东南官员的努力下,列强并没有武装入侵长江流域,“东南互保”也得到了列强的认可和支持。

二、外部原因

当时的西方列强虽然形成了八国联军,共同出兵我国京津地区,但其实他们之间是存在重重矛盾的。

英国想要独占我国长江流域,其实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的这个图谋就已暴露无遗,《天津条约》、《烟台条约》的相继签订,使我国长江流域一带饱受英国的侵略。在英国侵略的过程中,其他各国也在密切注视着英国的举动。长江一带,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是经济发展的绝佳地区。

当时的英国曾经向吴淞地区派军舰,想要控制长江流域,列强对此立马产生了激烈的反应。在各列强的相互牵制下,没有一个国家敢率先出兵我国东南地区,这些国家将东南地区的地方督抚看作替自己统治东南地区的工具,各国为了自己在东南地区的利益纷纷策划各地督抚形成联盟进行互保。

总结:

东南互保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列强的侵略,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延长了清政府的统治。虽然这一行为属于“抗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忤逆慈禧太后。这次事件是地方势力与西方势力直接斗争联合的产物,是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地方势力的政治表达。


旧时楼台月


临时自保,以免災难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