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馨事件是過分的崇洋媚外,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劉步蟾

徐可馨事件是過分的崇洋媚外,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劉步蟾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開啟了百年屈辱史。在這一時期,中國因積貧積弱而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失去了許多權益,受到了欺凌。晚清的貧弱也使中國人開始了對外國的崇拜,他們對外國的崇拜心理根深蒂固,代代相傳。

徐可馨事件是過分的崇洋媚外,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鴉片戰爭

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我們迎來了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而這些功勞都該歸功於老一輩的留學生。他們帶著祖國崛起的希望,歷經重重挫折回國,為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那個時候的留學生讓人敬仰,無論歷史如何發展,人們都會永遠銘記在心。

然而,回顧當今的留學生,我們不禁感嘆:一方面,他們接受祖國的好處,另一方面,他們在背後不斷誹謗自己的國家。因為輿論壓力太大,他們會出來道歉,她們覺得這樣道歉可以被原諒,一旦風頭一過繼續為所欲為,沒有任何改變。也許,這些人跪得太久,跪得太深,以至於不但跪習慣了,還跪安逸了。

徐可馨事件是過分的崇洋媚外,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徐可馨事件是過分的崇洋媚外,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千百年來,有些話語似乎總在不斷重複,不過又總會不斷被人忘記。歷史是個好東西,充滿經驗和教訓。我們應該多想一想,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句話不管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時刻銘記在心,不只是說說而已!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國力日益上升,國際地位日趨穩固,廣大老百姓對於洋人已經沒有了恐懼害怕。從網民對這些事件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們是多麼希望自上而下全社會都形成一種獨立自強不卑不亢的社會風氣,正如普京所說:我們要有價值有尊嚴地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