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水稻坐蔸?怎樣防止?

婦產科陳開華大夫


什麼是水稻坐蔸?怎樣防止?

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水稻是我國的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南方地區的主食之一。過去主要在南方地區種植,現在東北地區也作為水稻的主產區。水稻種植面積比較大,春天的到來,溫度逐漸升高,百花齊放,也要進入水稻插秧季節了,什麼是水稻坐蔸?怎樣防止?


水稻坐蔸又叫水稻僵苗、翻秋、遲發等,主要是指部份稻田開始分蘗至分櫱盛期常出現一種不正常的生長狀況,即稻株簇立、矮小,葉片僵縮,葉色暗綠或發白、變黃,生長停滯,分櫱很少發生。拔起病株見根部老化,整個根系呈黃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和鬚根沒有或很少,有的稻株根部發黑甚至腐爛,發出臭味等。這些現象稱為"僵苗"。主要表現為水稻移栽後10-20天,秧苗髮根受阻、蹲苗不長、分櫱少且遲、葉片僵縮、稻株簇立。水稻僵苗可導致水稻生育期推遲10—15天,產量降低10—25%,嚴重的減產35%以上。這種病症在水稻栽培中大量發生,嚴重影響了水稻產量的提高。水稻坐蔸一般發生在分櫱初期,水稻坐蔸類型比較多,原因也比較複雜,多為綜合因素引起。

一、冷害型水稻坐蔸,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寒害型,由於栽培過早後受到低溫寒潮侵襲引起的,表現是稻苗不發,新老葉間乾枯,嫩葉常常看見水漬狀,並且有窩狀死苗和夾叢死苗。另一種是冷漿型,由於冷爛鏽田水溫度過低而引起的,表現是稻苗細長軟弱,稻叢矮立,分櫱出葉遲緩,葉鞘淡黃,葉尖端有不規則斑點,並且從葉尖向基部邊緣枯黃,稻根褐色軟綿,白根少而細。


防治方法:適時播種和插秧,培育壯苗,採取半旱式栽培和排水曬田,並且迂迴灌溉,延長水路增加水溫,淺灌溉勤灌溉,深中耕等方法進行防止水稻坐蔸。

二、缺乏營養元素型,由於土壤缺乏一種或者幾種必需的營養元素引起的,一般容易出現的是缺乏磷、缺鋅、缺氮的水稻坐蔸。缺磷坐蔸引起的原因有三種情況。


1、死黃泥、鴨屎泥、白膠泥等缺乏磷的田沒有施或者少施磷肥引起的。

防治措施:增加施用磷肥。


2、由於土溫、水溫低,或者土壤中還原性有毒物質阻礙了水稻的根系對磷的吸收。

防治措施:排水曬田,進行深度中耕,提高土溫,消除有害物質。


3、種植或者施用的綠肥翻耕不當,造成有效磷的生理固定,出現稻苗磷素營養不足。缺乏磷引起的水稻坐蔸一般在秧苗返青後逐漸發病,也苗生長顯著緩慢,不發蔸,葉色暗綠色或者灰塵綠色,甚至發紅,根細弱,葉片直立,老葉尖開始呈現黃色、逐漸向下枯萎和縱卷,稻叢呈簇狀。


防治措施:每畝施石灰25—50公斤,或者石膏2.5—5公斤,以提高有效磷供應量。缺乏鋅引起的坐蔸一般在插秧後2—3個星期達到發病的高峰,首先是基部的葉片葉尖乾枯,接著葉片中部出現棕色到赤褐色不規則鏽斑,然後由下至上各個葉片陸續出現鏽斑,老葉上病斑逐漸擴大成為斑塊或者條狀,葉片發脆容易折斷,出葉速度變慢,新出葉變得細窄,基部和中脈失去綠色,植株矮小,髮根弱。缺鋅坐蔸一般多發生在冷爛鏽田和陰山田。對於缺乏鋅元素引起的坐蔸可以用1%硫酸鋅沾根或者0.1%硫酸鋅浸種預防。缺乏鋅元素嚴重的田塊,在秧田或者大田每畝施用硫酸鋅1.2—2.5公斤,同時施用酸性化肥,通氣性差的稻田排水曬田,促進根系發育,增強吸收鋅的能力。

三、中毒型,土壤在缺氧的條件下產生還原性毒質,如0.07ppm的硫化氫可以使水稻受害,當濃度提高水稻根發黑,沒有彈性,腐爛。土壤中還原物質過多,毒害根系造成坐蔸。常常發生在施用沒有腐熟的有機肥或者綠肥,翻犁過遲而又過多的田塊或者冷、陰、爛、鏽田,其症狀是插秧後落黃不返青,根呈現深褐色並且逐漸變黑,軟羊萎縮綿羊彈性,摻有畸形根。葉片除心葉外,其餘呈現草黃色,並且有不同程度的葉尖枯焦和紅色斑點,嚴重時全株下部葉片變紅,成片或者成團發生,禾蔸不發,簇立。

防治措施: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綠肥田早翻犁,並且施用石灰或者石膏。對冷、爛、鏽、低窪田,要開好排水溝或者實行半旱式栽培。已經發生坐蔸的田,立即排水曬田增加土壤溫度、增加通氣,深中耕,並且用速效化肥,必要時施用石膏,沉實浮土,促進稻秧早發。

四、泡土型或者硬土型,泡土型坐蔸發生在爛泥田,插秧後秧苗下陷阱而引起坐蔸。硬土型坐蔸發生在黃昏田,因為土塊過緊該大,秧根扎不進去而引起,其症狀是返青慢,分櫱遲稻秧蔸直立或者歪倒,嚴重時上部葉片發黃。根系不發,呈現赤黃色,出現節節根,嚴重時發黑、發爛。

防治措施:對爛泥田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插清水秧、增施磷肥、灰肥,或者實行半旱式栽培。對黃昏田實行冬耕曬垡,增施有機肥及磷肥。已經發生坐蔸的田,要先排水曬田2—3天,施石灰、草木灰或者石膏,薅粉碎大泥團,覆水返青後及時施速效氮肥。


五、蟲害型,因為食根金花蟲或者稻薊馬為害引起的,多發生在溝壟田、眼子菜多的泡冬田,其症狀是,受到食根金花蟲為害的,先是葉尖枯黃,以後全株發黃,很容易拔起來。受稻薊馬為害的植株矮小,不發蔸,葉尖端呈現管狀捲筒,逐漸變黃髮枯,先局部發生,以後擴大全田。

防治措施:對食根金花蟲,插秧前除草,放淺水,施石灰翻耕,幾天後耙平插秧。對稻薊馬要在秧田用藥物防治,可以每畝用25%殺蟲雙水劑0.1—0.2公斤,技水50公斤噴霧。


總結,水稻坐蔸對水稻生產的危害性特別大,不注意防治就會降低稻穀產量,必須根據不同的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治就能取到很好的效果,對水稻的豐收打好基礎。


老周說三農


【大別山鷹】答疑:坐蔸是指返青分蘗階段,禾苗受到不良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營養狀況以及耕作栽培技術等原因的影響,髮根受限,出葉分櫱遲緩,葉片僵縮,生長停滯,植株簇立的現象。

【坐蔸的原因】:一是地下水位高,長期積水,土壤缺氧,還原性強,產生大量硫化氫等毒害稻根;二是未腐熟的有機肥施用過多而進行嫌氣分觧,產生大量還原性有毒物質,毒害稻根;三是土壤太糊,粘性過重,透氣性不良,促使有毒物質積累;四是栽培不當,犁耙次數過多,秧苗插得過深,綠肥翻耕過遲;五是缺乏必須營養元素,如缺磷、缺鉀、缺鋅等引起坐蔸。

防治坐蔸的措施:

【1】開溝降水,排除有毒物質,提高土壤透氣性,增氧增溫。

【2】爛泥田、冷浸田、鏽水田等有效磷、鉀、鋅等元素比較缺乏,會產生缺素坐蔸,必須及時補施。

【3】控制施用未腐熟的廄肥、堆肥,並要提早在插秧前半個月翻耕。

【4】培育壯秧,搶晴移栽,爭得早生快發的有利天氣。

【5】對已坐蔸的田,要立即排水露田,增溫增氣,同時增施氮、磷、鉀和鋅肥,以利秧苗紮根。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個人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大別山鷹


應對措施:

① 培育壯秧,增強抵抗力。

② 對爛泥、深泥田,改插秧為帶泥拋秧。

③正確施肥。提早翻壓綠肥和稻草還田肥,熟腐後再栽插。

④挖好排水溝,及時排水曬田,提高水溫泥溫。

⑤經常坐蔸的稻田應進行間隔1~2年的稻旱輪作。

⑥返青後及時薅秧露田或隔三差五式灌溉,提高水、泥溫。

⑦用1:1.5的草木灰、石灰混合物中和過多的有機酸毒素。

除了上述之策,還應注意幾點:

a 對已坐蔸的稻田不偏施大量N肥;

b 缺鋅田塊不施石灰、草木灰和P肥;

C 硫酸鋅不宜連年施用,(每三年用一次為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