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吗?怎么理解?

用户7578862679191


托物言志的志,并非完全是誓志如何,也非单纯的某种意志,而是平生苍茫的为士之心,诗中所寓,必然含肃凝齐气之志。尤以颂诗,律诗为甚。

若仅以单纯志向而言,这首诗虽托物,却并不言志。

若以诗之肃凝齐气慨然兴叹而言,每首诗都言志。

这首诗太息空媚幽林,有幽怨伤感之气,托物倒托物,应当更近于感怀抒情。


默玄吟雷


不懂啊?请赐教[祈祷][祈祷][祈祷]


振明72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吗?怎么理解?


前言

刘长卿的《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顾名思义,一共有八首。分别吟咏了晚桃、春镜、古剑、旧井、寒釭、白鹭、幽琴、疲马。

这八首都是托物抒情言志的诗。

一、《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唐朝虽有科举,但是不走后门就难被录取。王维走了玉真公主的门路,竟然可以把宰相张九龄弟弟顶下去。这种提前把自己作品先给权贵之人的方式,被称为投卷。

礼部,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刘禹锡给这位礼部李侍郎投卷,意图很明显。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需要伯乐推荐的愿望。


二、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在这首诗中,刘长卿描述了一个开在山谷中的桃花。

题目之所以叫做晚桃,是因为四月份开花,已经比较晚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不是也说过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这两句诗,解释了为何山中桃花开得晚。

因为山中的春天来得晚,而且这里地势低,所以春风关顾的少,所以这里的桃花在四月才开放。


四、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这种情形非常可惜呀,美丽的桃花开得太晚。优秀的人才光阴虚度,假如自己不开口,谁能为桃花自己宣传呢?

五、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春天短暂,桃花的盛开期很短暂,才子的青春当然也短暂。

过了这个时节,美丽的桃花凋谢,您就无法欣赏了。孤独的桃花,只能在幽深的森林中,寂寞的花开花落。优秀的才子,空有一身才能,也只能虚度光阴了。


结束语

在这八组诗中,有一首大家似曾相识: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刘长卿有一首五绝《弹琴》,就是这首诗的缩编版: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结尾句写道: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如此直白道出,可见这组诗的目的很明确,诗人借物言志,希望对方引荐。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