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代言爱钱进涉嫌诈骗,37万人被骗230亿元!我曾经分析过行业

2020-03-13 10:18 一篇关于P2P风险的文章,因为平台审核的原因发不出来,我在留言里贴了。很痛心,几十万人,但是投资人自己应该反省一下不,到处都是爆雷的,你为何还去赌。

我最后面再贴出来看审核过不。

汪涵代言网贷app涉嫌诈骗,受骗群众拉横幅喊话汪涵还血汗钱,律师回应:代言人一般不担责,汪涵方尚未回应

据媒体报道,2020 年 6 月,爱钱进APP暴雷,该平台被北京警方立案侦办。报道称,有超过 10 万人被爱钱进骗超过 100 亿元,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值得注意的是,有网友爆料知名主持人汪涵曾经为爱钱进代言,汪涵代言疑翻车。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发文称主持人汪涵代言的金融理财产品涉嫌诈骗,并晒出受骗群众拉横幅喊话汪涵还血汗钱的照片。截止目前,汪涵方稍未回应。对此,有媒体采访了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庞理鹏律师,庞律师表示首先,所谓汪涵代言的理财产品实际为某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运营的App,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俗称P2P平台,因此,称汪涵代言的是金融理财产品的说法并不准确。其次,一般情况下因广告主非法经营导致的违法犯罪活动,代言人不承担责任。若汪涵代言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若确实存在非法集资行为,相关投资人可以通过刑事控告或民事起诉的方式合法维权。

P2P可以投吗?(P2P风险分析)

身边、网上很多人问P2P是否可以搞?简单回答劝他不要搞,他不信,那我们就来仔细看看为什么不能搞?欢迎大家讨论。

P2P定义: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定义百度就有,咋们不多说。监管: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那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投风险巨大?

1、首先从定义看:目前市场上来看几乎所有p2p都是庞氏骗局(运作模式)、非法集资(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最终相关部门处理结果,区别就是老板跑路没有),钱来的太快,目前为止好像没有发现一家真正做p2p的,当然不排除确实有正规的没有接触到。风险来源:个人对个人、点对点借款(所谓散标),现在市场上99%的投资标的的信息你是看不到完整信息和基础资料的,是否存在这个标的,标的信息真实性完全依靠平台,这里就问题出来了,平台造假提供虚假标的几乎是行业人士人所共知的。

点对点都靠不住,还不说其他啥子债权转让(更不清真假),啥子分割出售,还有啥子自动投标服务,更离谱的是给个投资产品名称和高利息的数字利诱你投的池子(明摆就是庞氏让你投钱好让之前投的人可以走,任何平台只要有这种,这个平台99.99%有问题)。

2、监管:有没有实质监管自己判断,不是市场上那么多一看就晓得有问题的公司就不存在了。

3、股东:有几类:房地产公司、之前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转型、财富公司或金融背景的人(或者毫无背景)创业、金融机构投资。房地产公司背景的股东不说了,他设这个P2P公司的目的就是在社会上找资金去放杠杠拿地或者实在项目要烂尾借不到钱找资金救活项目,或者之前借的高利贷实在没有办法了,设个P2P公司来找钱填坑,普遍都是自融,不用说风控风险判断了,自己编个名目有资料不是壳公司都不错了。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历史坏账等问题大堆,搞个P2P也是主要是解决自己问题。财富公司或金融背景的人(或者毫无背景)创业,一般资金实力较差,人员参差不齐,主要问题是行业内部劣币驱逐良币,好好搞的档不住乱搞的,比谁胆子大,比谁把资金盘整的大,风险巨大。金融机构投资相对好一点,但他们的项目主要是系统内部大家觉得风险大做不了的项目,如果有机会深入接触这些项目的资料,可能是稍微谨慎有风险意识的人就不会做,

这种股东背景是否可以投需要对标的情况具体分析

4、最终投向:个人觉得看不清投资标的,隐藏最终标的的一律有问题,毫无例外,大家想想,是个好项目或者不是好项目只是个稍微正常的项目,肯定写出来让大家看到好投钱。大部分有问题的都是隐藏的,都是笼统的,都是高利诱惑你填坑的。目前市场上正规的网络借款平台标的就真实,但他们基本不属于P2P,他们钱的来源大部分是金融机构,一般不会让个人投资,但有一些正规平台资金的来源是个人投资者,由于信息披露问题和历史坏账掩盖需要,风险很难判断。当然有些平台部分标的是真实,部分是有问题的,这种就不说了,我们分辨不了他哪些真实,只能是有虚假的平台都不要搞。

5、存续年限:有人说,我们公司存续好多年了,都没有出事。谁能保证没有出事就不是有问题,只是没有爆而已。庞氏还没有爆可能有几个原因:老板等某一天有足够多的钱逃出去过安逸生活,进来的钱还够滚动老板想再享受几天,实在没有勇气自首但是跑又被限制出镜了,想搞一笔大的资金去赌一个项目翻身。这种进去就是讲运气,运气差进去平台就跑路了。

存续时间久不表示没有事,可能是暴雷的边缘。

如果你不信邪,非要搞,我们又如何判断哪些问题小呢?

股东背景最好是金融机构,自己判断风险,不要相信啥子只有个名字和收益率的产品,要看到最终投资标的的具体信息、重要信息要有资料。甭管什么银行存管,银行就是过路一下,他哪里会帮你判断风险,哪里会帮你监管资金(他们只是存管),出事他们也没有啥子责任的。也崩管什么担保,担保都是给你看的,担保一般都是P2P的关联公司,他出问题了你觉得担保的公司还有能力陪你钱吗?甭管什么保险,出事保险公司第一个说上当了,他上当了先报警不会先赔你钱,赔钱翻合同条款很多都是可以免责的。啥子说上市、合规、国际机构投资的都不要信,这些都和风险判断无关,只是相对来说,他们有更规范一些的可能性。更不要说明星代言,电视广告了,那就是要崩溃边缘,为了找资金去弄的。

由于大多数平台都是自融、庞氏资金盘。有个简单方法,你去平台借钱看看,可以借吗?需要什么资格、资料?你的信息他们如何披露给出借人的?有人投吗?给你打款的是谁?一测试便知道平台问题。

不敢说市场上可以搞的P2P没有,但真的很少很少。目前个人认为风险很大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标的的信息披露问题和是不是在真正做P2P。个人看法,可能不全面或偏颇。

作者简介:李远祥,具有注册会计师、法律职业资格,5年审计、9年金融风控从业经历,骰么风险咨询创始人。涉猎不同行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审查、评审项目不低于千个,金额不低于3000亿,几乎涉及金融投资市场的全部业务类型,理解不同交易结构的背景,认识当前风险状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