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單位不解除勞動合同,讓主動辭職,該怎麼辦?去哪維權?

手機用戶鱷魚小子


企業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因為,如果解除勞動合同,責任方就在企業,企業就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超過十年,合同就會變成無固定期限合同,企業還無權解除其合同。

也正因為如此,有的企業為了減少賠償,甚至迴避賠償,就會要求員工主動辭職,或逼員工辭職,而不是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遇到這樣的事,且自己沒有過錯,員工可以到人社部門,請求人社部門幫助協調或微權。畢竟,一旦主動辭職,對員工來說,損失是比較大的,也是會使員工的利益受到損害的。

人社部門接到投訴後,也是會依據法律,對員工的投訴進行協調的,對必須賠償的經濟利益,要求企業賠償給員工。

當然,由於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都面臨著生存壓力。如果能夠雙方友好協商,充分考慮各方的利益,從而愉快地分手,也是需要的。


譚浩俊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無法去說?因為我退休了/但是,即便單位不解除員工?讓其自退:應該尊守合同簽約而定吧!


冰影98


出現這種情況,首先你一定不能主動辭職,一旦主動提出辭職你將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補償或者賠償,至於應對處理這種現象的辦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收集證據

單位不想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關係並且讓你主動辭職。大部分情況下單位的人事主管或者你的直接領導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找你談話,在這個時候你就應當特別注意對談話內容進行相應的錄音,並且儘可能的讓人事主管或者直接領導明確說出單位想和你解除勞動合同、讓你自己提交辭職信之類都話。

打官司就是打證據,所以你想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必須時時留意,提前準備好公司辭退你或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證據。

第二,敵不動我不動,嚴格遵守單位制度

單位已經有了辭退你的決心,如果你不主動辭職單位必然會重點照顧你,一旦你有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的行為單位可能就會以你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並且不支付任何補償金。因此,在這段時間你應該小心再小心。

第三,和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在大家僵持一段時間而且你已經有證據的時候,如果單位不主動找你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你可以主動找人事主管談談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事,並且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標準為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的工資。

第四,申請勞動仲裁

如果你已經有證據了單位又不肯與你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並且又在工作中處處給你設置障礙的,你可以向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支付主動提出與你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結語

疫情過後,無論是單位還是員工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此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應該是兼顧各方利益及公平。

我是執業律師,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