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實力懸殊:從棉花、棉紗方面就能看出來!

眾所周知,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產棉國,也是世界上植棉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其次印度是全球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棉紗生產國。

產能達5100萬錠,佔全球總紗錠數量的20%。2016-17財年印度生產紗線566萬噸,其中棉紗405.6萬噸,佔比為72%;化纖及混紡紗160.6萬噸,佔比28%。印度棉紗主產紗支以21s-40s為主,除自用外,每年約25-30%%左右出口中國、孟加拉等海外市場。

印度紗廠生產的紗線產品成本構成中,原料成本一般佔到70%左右,利息支出、電費與人工合計佔比約佔25%左右,不同於中國企業成本構成。印度高昂的財務財務費用,令利息支出佔比甚至超過人工支出。包裝、儲運等其他費用佔比約在5%左右。由於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棉花相較化纖更具資源優勢與價格優勢,所以在印度的紗線生產結構中,全棉紗一枝獨大,佔比達到72%,這與中國棉紡行業棉紗佔比僅25-30%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需要大量的棉紡紗進口,印度是中國這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

兩國合作得本來也頗為順暢。因為印度棉價低於國際棉價,更低於中國國內棉價。只要印度不限制棉花出口,中國發放充足的棉花進口配額,賺錢是很輕鬆的事情。也由於中印良好的棉花外交關係,過去幾年,中印貿易關係越來親密,中國很多企業家在印度對各領域進行了投資,例如投資了紡織行業生產設施並提高了印度的製造能力,雙方抓住了很多共贏互利的機會。

然而從2011年,印度由於國內棉花產量持續下降,一度與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搶奪棉花資源,從而搶佔歐洲和美國的紡織品服裝市場。

這是由於印度特殊的歷史國情造成的:

中印實力懸殊:從棉花、棉紗方面就能看出來!

曾經數百年的英國殖民統治和賦稅搜刮,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等形式的經濟剝削,印度民族經濟遭到重大摧殘,經濟發展緩慢而畸形,成為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

在18世紀中葉前,印度的手工棉紡織業是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一度輝煌於世界。此後一蹶不振。

到了一戰期間,印度棉紡織業由於歐美國家忙於戰爭,物資緊張,這才風雲再起,獲得了巨大的利潤空間。

二戰之後,由於印度人口增長,對糧食需求增加,40年代棉花年平均總產較30年代大幅度下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甘地又為爭取獨立,大聲反對印度向英國出口棉花,同時反對從英國引進任何織布機,以及其他各種先進的工業技術。

在他看來,印度人只有回到過去的農耕時代,才能徹底擺脫殖民者帶來的負面影響,才能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這種富有“骨氣”的甘氏經濟學搞得讓貧窮的印度更加貧窮:不向歐美國家出口棉花,印度就缺乏必要的外匯,無力購買國外先進的技術和商品,導致產業發展受到極大限制。堅持土法織布,效率極低,生產出來的棉布質量讓人不敢恭維

直到20世紀90年代,印度政府開始推行經濟改革,向市場自由化方向轉變,鼓勵私營經濟發展,逐步擴大對外開放程度,使國內經濟同國際經濟接軌,整個經濟勢頭才有了好轉。

中印實力懸殊:從棉花、棉紗方面就能看出來!

即使如此,現今作為印度產業規模最大的紡織業,佔全國製造業比重的20%,也突破不了資源受限,資金投入不足,生產設備及生產技術落後等弱點,難以形成規模經濟 集群。

在棉花種植方面,印度的農業基礎設施仍然相對落後,牛、駱駝、驢等牲畜仍在大量使用。少數的拖拉機陳舊、落後,更缺乏足夠的灌溉系統和現代的農科技術。若是再遇到乾旱導致欠收,印度國內就會出現很多自殺的情況。

據《India Today》的報道,從1995年到2015年總共有318528位農民自殺,相當於每半個小時就有一個印度農民自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棉農。由於殺蟲劑、種子、化肥等農業成本增加,自然生態、社會方面的環境在惡化,農民收入相對減少。他們的醫療費用卻在增長,很多人還要為嫁女兒籌措高昂的嫁妝。使得他們紛紛走上絕路。雖然印度政府鼓勵棉農大量種植棉花。棉農可以享受債務免除和化肥補貼,政府還通過作物保險補貼的形式為棉農提供支持,下達瞭如建設高質量棉種生產和銷售的基礎設施、為軋花廠升級改造和棉花營銷的改善提供支持、包括優惠貸款等文件。

但是這些政策落實在一個實現工業化、生產力發達的國家,可能情況會好轉,

在現今的印度,即使棉農豐收也不一定能夠最終盈利。

中印實力懸殊:從棉花、棉紗方面就能看出來!

來自印度紡織部的數據顯示,2010年3月31日,印度共有1853家紡紗企業正常運營,其中紗廠1673家,紗布一體化工廠180家;至2017年5月31日,印度紡紗企業增至2008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累計關閉紗廠數量達到608家,共涉及紗錠1110萬錠,13.4萬頭氣流紡,3.6萬臺織機與29.9萬工人。

印度這兩年一直叫囂著國內經濟騰飛,2014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就超過了中國,2016年和2017年印度經濟仍將保持7.5%的增速。其經濟數據屢遭國際質疑,認為有大量水分。

尤其印度商人惡劣的做生意情況和低效的投資情況,落伍的底子辦法,仍舊讓外資頭痛不已。

比如在棉業方面,印度政府朝令夕改,一會兒果斷下令,禁止棉花出口。一會兒又宣佈取消禁令,提高價格。中國未在棉業進出口方面投入太多心力,倒是大國氣象穩如泰山。

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發佈2016全球飢餓指數,在118個統計的國家中,印度排在第97位,緊比朝鮮高一位,分值28.5,屬於“嚴重飢餓”水平。而中國,排在第29位,得分7.7,屬於“低飢餓水平”。在減少飢餓和減緩貧困方面,中國成績卓著,多次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推崇的增產減貧典範。

值得讀者思考的問題來了,中印兩國若是打起仗來,你覺得是糧食重要,還是棉花重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