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十幾年的一把手,現在要去給別人當副手,怎麼調整自己?

行者段煉


要想調整好自己,首先要明白一把手和副職的區別:

首先,一把手是主管,副職是分管,副職是協助一把手開展工作,分管什麼是由一把手說了算的。如果喧賓奪主,處理不好關係,一把手可以分分鐘讓你邊緣化。以前曾經就讀的一高校,一把手從外單位調入,一副職土著,這副校長原分管核心業務,對一把手的新思路理念和部署安排總是打折扣不落實,後來一把手抓住機會讓他分管邊緣處室,從此一蹶不振,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其次,一把手有推薦權,特別是體制內,上級對副職考核,一般會徵求一把手意見,他可能不一定能讓你成事,但要想懷你的事也是分分鐘,所以不可小覷。

再次,一把手具有說一不二的權威性,權力性影響力比較大,而副職只分管某個領域,有建議權,但沒有最終拍板權。

瞭解了之間的區別,你就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轉變好觀念。從正職到副職,再從副職到正職,是職業向上螺旋式發展的必然經歷,當副職是為了下一次能當一把手做準備的,所以需要沉下心來,抓住副職相對清閒的時機,用心去學習去沉澱去總結如反思,為下一次飛躍積蓄力量。

第二,轉變好角色。核心是要在全局工作中當好配角,在分管領域裡當好主角。既然是協助一把手工作,那就必須做到到位不越位,不能消極怠工,也不能喧賓奪主,要把一把手安排的任務完成好;分管不分家,不要把分管的領域當成自己的自留地,像獨立王國一樣容不得一把手提意見,搞得水潑不進一樣。對一把手的意見要聽,對一把手的想法要積極抓好落實;用權不越權,哪些是副職的權力,哪些是一把手的權力,哪些副職說了算,哪些一把手說了才算,對有些事情來說有清晰的權力邊界,但有些可能就沒有,這需要靈活把握,但不能讓一把手有種權力被侵犯、權威被挑戰的感覺,要不會很難相處。

第三,保持好心態。從眾星捧月、說一不二的一把手,到屈居他人之下的副手,可能沒有那多麼人恭維你捧著你,甚至可能有的並不聽你的,這是很正常的,心理有落差、感到不適應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太過在意。別人對你的尊重感,一來自權力,二來自個人魅力,只要你當好綠葉,握住手中的權力,增加自己在一把手那裡的話語權,同時謙和待人,大家一樣會敬畏你聽你的尊重你。


組工小記


一位老領導說,一把手和副職的區別,就是一把手是別人對自己負責,自己對上級負責,副手是自己對別人負責。當然,這只是道出了兩者在工作程序上的區別。事實上,無論在哪一個崗位上,都是“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統一,“對上不對下”自然不接地氣,而“對下不對上”則失於高度,都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一般來說,從“說一不二”的“一把手”調整到副職崗位,除了提拔(正科升副處、正處升副局)之外,平調會讓很多幹部心裡都或多或少會有點失落失意之感,有的甚至認為自己受到了排擠打壓。但在我看來,從“一把手”到“副手”,或者從“副手”到“一把手”,只不過是崗位的變化,而不是人的變化。

副職並非陪襯“一把手”這朵“紅花”的“綠葉”,每一個崗位,都是自己崗位上的“紅花”。事實上,轉任另一個崗位,有著許多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絕不是“權力小了”、“責任小了”、“工作輕鬆了”這麼簡單。

從“一把手”平級交流到副職崗位,是難得的靜心反思、梳理、提高的機遇。“下蹲是為了跳得更高”,這裡的“高”,是讓領導幹部的心態更為平和、更為堅韌、更有進取心。


小公紀事


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適應各種環境。職位的變動也是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思想中變角色。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上級領導面前,多大的官都是一個兵。現在的領導,一定要適應不斷的變化,做好能上能下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

在單位當一把手,工作中重點是抓管理,定方向,謀大局,說話辦事講格局、講情懷,調動資源和人員的積極性來推動單位的各項工作。

作為副手,就要思想上轉變一下角色,調整好自己定位與狀態,重點做好分管工作,把具體的每一項工作做好,掌握日常的工作進度,及時向領導彙報工作的推進情況,便於一把手做好總體的管理。

塞涅卡說過: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

曾經有許多人為自己工作,現在也要有為別人努力工作的態度。曾經有人努力輔佐自己的工作,現在也要有準備做好別人的左膀右臂。

與其讓命運拖著走,不如順其自然,轉變思想,調整心態,放下臉面,主動做好份內工作,把命運的抓在自己的手中。

管理中談業務。

作為單位曾經的一把手,對日常業務的情況 ,應該來說是非常熟悉,也沒有跨行業隔離感。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重點談業務,講方法,做好每一個下屬的工作調動,推進分管內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

遇到下屬工作困難或需要協調時,主動出面協調問題,將業務問題的在自己管理的層面上全部解決,不影響單位整體工作的進度和質量,發揮好一把手主心骨的作用。

決策前提建議。

單位一把手是各項議題的決策者,而作為副手,就沒有這方面的壓力與權力。

在決策會議中,作為分管的領導,一般情況下,都是向單位領導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供單位一把手參考和決策。

需要自己表決時,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正常的表決,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如果有不同意見與看法,也可暫時擱置,在必要時單獨向單位一把手彙報和溝通。

保持邊界不越權。

工作中一定要記得做好份內工作,對超越職權範圍內的事,一概不去過問和管理,除非是一把手要求和安排。

曾經是單位的一把手,要想平穩地留在單位,不引起一把手的防範或反感,在工作權限上,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無論是好意還是無意,都不要在邊界中出現迷糊,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讓現在的上司安心,放心放權,才是在本單位平安存身的有效方法。

工作中有問題,自己上去解決。工作中有成果,主動讓先於上司。不越界,不爭功,上司的內心自然是欣慰的,會在工作中尊重和信任曾經的領導,也會有信心接納部屬的意見,更樂於接受對他的影響。

把現在的上下級關係處成這樣一種影響與被影響的情況,反而會在單位中體現自己的價值,也許單位的許多決策意見,會傾向於自己。

周國平說過,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

曾經是單位的一把手,已經是過去。現在的任務就是把心態調整好,用別人輔佐自己工作的態度來對待現在的上級,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這樣的工作狀態和人生情懷,同樣會贏得同事的尊重,體味人生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