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水木寄语

遥想当年,第一次给她上课,依稀记得她是个内敛的孩子,坐在第一排,默写全班第一,认真踏实,默默付出,在课堂上,我就断言她肯定会考上,只不过这几年的考研路太艰辛,第一年因为英语及总分不太行,第二年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影响发挥,又耽误了一年,而她又是一个倔强的女孩,秉持自强不息的精神,无问西东,终于只上清华,此刻,我想对她说一声:你是最棒的,只不过幸福来的迟了~

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美术史方向近五年录取人数是:2015年录取3人,2016年录取1人,2017年录取2人,2018年录取2人,2019年录取1人,她是赫淑晴,作为水木学员,她三次进入复试,第一年357分,第二年353分,前两次被刷,第三年392分,以第一考上;终于只上清华!

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历时三年,名为清华的幸运,终于来到了我的身边……..

写这篇经验其实我很矛盾,我经历过三次考研,感觉全是失败经验(嗯,前两年考研简直是一个失败大礼包合集,考研的坑我几乎全都走了个遍2333)。但有时也会想着好好写一篇心得,把我这三年考研走过的坑都写出来,希望可以帮到那些还在黑暗中前行的考研人。当个前车之鉴。

刘学长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见证了我三年考研经历的人,写下这片心得,也算是对我之前三年的总结,我花三年时间,才明白了考研(尤其是考清美)真的是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运气多是不可求的,不过实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大家多提升实力吧,实力提升的同时好运也会到来的…….信我(傲娇脸.jpg)

为什么跨考?

我本科学习产品设计,到大三越来越觉得艺术史更适合我,所以跨考了美术史论研究方向。考研只考政治和英语,这让我很开心,我现在都在想,如果考研像高考一样考地理和数学那我绝对是不会考的。至于为什么考清华,其实这个决定非常随意,有次自己去北京玩儿想着去北大看看,结果拿着地图走到了清华大学的门口,于是就决定考清华了哈哈哈哈哈,我的决定很随意,但我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我觉得跨考美术史的考生一定要思考清楚,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很重要!

我的初试成绩:政治68 英语64 美术史128 艺术概论133

之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政治 70 英语 60-65 美术史 125 艺术概论 130这是我三战时结合自身水平给自己定的目标,也算是达标了!

说复习计划之前一定一定先和大家说一句,每个人水平不一样,效率不一样,适合的方法也不一样,一定要以自身水平为基础。总之量力而为,拿我自己来说。我英语差,所以给自己定的60-65的目标,相应的政治我就需要多考,定的70, 要保证自己的目标在有希望实现的范围内!

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政治:

首先,想说下复习时间,政治可能是所有科目里最容易拿分的科目了,并且很适合冲刺,但我还是不太建议太晚复习,底子差或第一年考的同学,暑假基本就要开始了,最迟九月吧,再往后推可能就吃力了,总之自己合理分配好,每天看多少章节,做多少习题,按进度来,这样自己复习起来也踏实!前期可以把重点放到专业课和英语上,后期冲刺阶段政治一定要有一席之地,这可能是所有考研学子对政治最起码的尊重了!

其次,这三年我都是主要看了肖秀荣的原谅色系列套餐,虽然三战时我报了新东方的网课,但没怎么听过,还是觉得肖爷爷靠谱,那时候我还被一个考数院的研友吐槽人傻钱多,不过他还是在最后把肖爷爷的冲刺班资料分(shi)享(she)给了我!爱他!

当然也有朋友很推荐徐涛,涛涛的课我只听过毛中特,所以不好评价,大家可以先了解,认定一个老师就选择信任他,我觉得政治最忌讳的就是哪个老师的课都想听!最后什么都没记住hhhhh!这门科目没啥好说的,基本大家都是60-70之间。


英语:

英语这三年的分数分别是52 56 64,嗯,龟速提升,前两年是自学,主要用到的是黄皮真题和新东方绿皮单词书,第三年买了新东方的网课,我英语水平不太好,高考只及格了,然后大学也只过了四级,所以可能我的经验更适合一些底子和我一样不太好的学弟学妹们。

首先是单词问题,单词书和app我都用过,单词书我用新东方发的研词,app我用的乐词,各有利弊,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其实个人觉得单词书都是大同小异拉,单词一定多复习,我第一年的血泪教训啊,不复习会忘干净的呜呜呜~

其次,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我三战听的是新东方李旭舅舅的课,讲的近十年的真题,(本来想听唐池,但他更新太慢了,我等烦了就去听了李旭)觉得还不错,其实老师们的方法都是有套路的,跟一个老师听下去肯定是会有收获的,当然也有很多狠人,他们基础很好,从不听课,什么出题人思路根本不考虑,随便一考就70+,我还能说什么,遇到这种人我是直接跪下的。

然后新题型、完型和翻译这些题,虽然网课我都听了,题我也都做了,其实我一直都是看命的,唉,我是真觉得新题型很难~完型性价比太低,不过最近几年比较简单了,所以基本多努努力都能得个基础分,所以这些题型我没啥经验好分享给大家。

最后是作文问题,有的学霸是现场构思,我没人家那个本事,所以我是自己结合老师的课程自己整理了些模版,然后背了几篇范文,作文一定要提前练,当时我考前大作文练了十篇左右,小作文没怎么用心准备,大家千万别学我!

我三战时因为英语一的真题做过太多了,最后十一月份去买了英语二的真题来做,事实证明纯属是浪费时间(微笑脸)。不建议大家尝试。

此外,我是一个超级怂的人,我每次考英语都很紧张,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而且每次考英语时最后半小时看到其他人交卷我会更紧张,会的单词全忘了,根本冷静不下来去分析句子。如果有同学和我一样,那么千万要保持冷静,自我暗示也好,深呼吸也好,别害怕,告诉自己提前交卷的人都是学渣hhhh,总之一定稳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去看卷子!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美术史

我是跨专业,所以属于零基础。第一年在听完课后才恍然大悟自己之前准备错了方向。

最近几年美术史的出题很迷,像极了爱情hhhhhh,有时很简单有时又很灵活。所以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踏实准备!三战时除了市面上能找到的资料外,我还看了很多书和论文。做些拓展很有必要!

首先,中外美术史离了记忆是不行的,尤其跨专业,肯定要记熟(个人感觉考场上的美术史给的思考时间很少,基本要求考生看到题目之后就马上能写下来),但其实不用死记硬背,美术史有时候出题比较灵活,死记硬背肯定得不了高分。而且如果死记硬背,那很可能到了考场一紧张忘记某些知识点,最后一崩全崩!哈哈哈哈哈。

我比较建议学弟学妹们如果准备得早可以先看下教材和通史,对美术史脉络有个大概的了解,

前期主要是捋清脉络,一般大家都是暑期开始去背诵记忆,自己根据自己的复习时间定计划,一天背多少内容,记得留出时间复习,我觉得背第一轮和第二轮是最折磨人的,进度慢还总忘记,十分打击自信,大家可以先去记一些关键点,然后把这些点串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慢慢看论文和书籍去拓展,之后就很轻松了,后期不仅可以记得更多,而且记得更牢固!同时也可以试着自己写写论文锻炼下自己。

此外需要提醒大家一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我第二年走过的一个大坑,千万千万别学我,就是我在第二年时自己去整理笔记,自己整理笔记其实ok,并且历年来考高分的大神都有一份自己的笔记,但是,我想说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我第二年整理完笔记已经11月份了,(血泪教训)最后根本来不及去背诵,上考场根本写不出来啊嘤嘤嘤,所以比起笔记,我更信任脑子,记到脑子里才是最靠谱的,别自己感动自己做无用功。(注意:我不是鼓励大家不整理笔记,而是如果整理笔记的话一定一定一定要留出背诵的时间)

最后,我觉得考前适当的模拟是十分必要的,按照考试时间,自己去默写,合理分配时间,最怕考场上没经验,刚开始写的很带劲儿,写到后面发现论述题没时间了,那才尴尬!

我之前也有自己把美术史的资料读下来录音,自己每天骑车或跑步时听一听。这种操作比较骚,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尝试。

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艺术概论:

我其实一直很喜欢复习艺术概论,因为觉得蛮有趣哈哈哈哈,不过这大概是最让考史论系的考生头疼的科目之一了。

首先,艺术概论可以试着结合官网的参考书目去拓展,同时如果精力允许的话,也可以多看一些论文,把这些知识串起来,有助于记得更牢固。

其次,艺术概论这门科目美术史和设计史方向的朋友都要考,所以大家不能只局限于自己考的方向,我当时也看了些设计史的书。同时可以试着和其他方向的同学交流一下,例如,我考美术史,我二战那年和一个考设计史的朋友有时会交流下学习情况,我有些对设计史不太懂得地方问她,她画论有哪些不懂的地方问我,一起进步,同时也可以说一下自己本专业方向的热点话题,像比如18年考到的一个名词解释:雷圭元,就是那个朋友和我说她觉得可能会考,但当时我没放在心上,考完我真的后悔到拍大腿呜呜呜(仙女哭泣)

同时也建议考艺术概论的朋友多看些论文或是关注下热点话题,可以吃饭时间看下,刷微博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看看艺术新闻,考到就是赚到。


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关于复试

复试分笔试论文和面试,论文相对占比更大些,所以大家应该更加重视,还是要多读多看!面试时老师都很和蔼,大家不用太紧张,基本的面试礼仪应该注意,我之前听说一个别的院的奇葩,在面试时发脾气的、还发脾气的……同时老师也可能会提一些英语专业提问,所以大家平时也要多练习口语,避免在考场上尴尬冷场。总之都要注意多积累,只有你的实力不会出卖你。


聊聊那些年考研走过的坑

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二战时是真的懒到了极点,每天不运动导致自己身体变得很差,加上我本来就是偏瘦体质,有些低血糖,考试前一天坐车去学校还给晕车了(晕车体质伤不起,这里也提醒晕车的小朋友们一定提前去酒店,或者备好晕车药),后来考试那天发了烧,能活着过马路都是命大,而且那天不仅我身体差,运气也超差的,下楼梯差点摔出去,晚上回去还被清华学校里的鸟屎给砸了(本仙女差点气到当场闭气!)。所以第三年我就长了记性,每天多累都要去跑步,因为每天锻炼身体,一直到考前,也没怎么生病。每天心情都好了很多,也能提高记忆力。棒棒哒。

2:注意审题,对,审题,记得第一年考美术史时,就有很多朋友因为题目改革吃了亏,去年艺术概论我也吃了亏,我没看字数要求,导致有两道简答题可能没写够字数。当时考完我听同学说艺术概论字数要求变了,当时心里拔凉拔凉的,哭了好几天。估计最后也被扣了一定的字数分吧,朋友们千万要仔细审题,别留这种遗憾。

3:本科在校生一定要协调好学校课程和考研复习的关系,我记得本科期间有一节选修核心课程,我竟然因为复习,看书看到忘记去考试了,晕!最后妥妥的零分,只能下学期重选一门。前车之鉴,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4:别崩太紧,多和他人交流,这里的交流不单是指学习,也指生活中的日常交流,第一次考的萌新基本都在学校,每天都有课程和同学可以交流,而往届考生即使在家复习,也要每天和父母或死党们聊聊天,记得第二年我刚开始是在家复习,每天爸妈很照顾我,为了给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里每天安静的要死,超级压抑!后来果断搬出去住了,第三年我在北大西门那边租了房,每天去北大蹭教室自习,觉得还不错,至少每天接触些新鲜事物,不至于太压抑!

最后,考研也确实有很多坑避免不了的,不管你一战还是N战都会踩坑的,发现自己复习中出现了问题,及时修正,保证总体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就OK!不要因为短暂的不顺利而影响心情。自己去摸索适合自己的路。

三进复试终以392分第一考入清华美院美术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后的最后:

对于第一年考研的萌新,我没什么想说的,作为一个三战才上岸的老学姐很是羡慕你们!你们年轻,没经历考研失败,一鼓作气,踏踏实实努力拼就是了。别害怕,找对方向一直往前走就OK。

我其实更想和二战或N战的朋友唠叨几句,首先需要接受自己失败的事实,落榜可能因为实力不足,也可能只是单纯的运气差那么一点儿。总之失败很难受,复读需要面对很多压力,我懂你们,因为我经历过(今年我准备复试时压力超级大,到什么程度呢,每天晚上啤酒配论文,不然就会很烦躁很焦虑,嗯,最后知识水平没提高,酒量到提高不少23333),决定复读需要很大勇气,因为没有人能保证最后到底能不能考上,这真的和赌博差不多,那时候的我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会好的,我多看书会有进步的,多锻炼身体会好起来的,考试不会掉链子的,会走到对面去的。一直这样安慰着自己。没想到真的上了岸!

希望今年可以把这份好运分享给2020的考研朋友,接下来的几个月会很辛苦,相信也会是值得的,希望你们可以负责的选择,勇敢的追寻!

祝金榜提名!

祝只上清华!

加油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