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过后,会否留下一地鸡毛?

地摊经济本质上还是“穷人生意”。你非要说能发家致富,是拉动经济的引擎,就是在误导老百姓了,就不厚道了。


2020 年,真是魔幻。

没想到,年初大家还被“圈禁”在小格子里,郁闷惆怅,年中却都跑出来摆地摊,为城市的烟火气贡献力量。

没想到,总理当起了小摊小贩的代言人,说西部有个城市,设置了3.6万个流动摊位,一夜之间引来10万人就业。这个城市就是成都。

没想到,总理话音刚落,中央文明办就迅速跟进,出台政策明确表态,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更没想到,各地纷纷相应,对地摊的态度是一律取消,并且还出台各项举措,保证地摊经济的繁荣。

于是,城管哥哥们还没来得及享受把小商贩撵走的喜悦,现在却要顶着任务要把他们再叫回来。从前水火不容的他们与小贩,竟也上演起肉麻的“城市之恋”,你说魔幻不魔幻?

政府出政策,企业给扶持,银行给资金,保险送保障,咱老百姓不去摆个地摊,都觉得不好意思。


地摊过后,会否留下一地鸡毛?

资料图片

允许摆地摊是为了保就业,这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这是总理说的。每一个摊位,背后就是一个家,就是孩子的学费、老人药费、一家的生活费。所以,发展地摊,就是充实老百姓的钱袋子,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

这点,没毛病。

但是,曾被视为城市管理最大污点的“地摊经济”,从“赶尽杀绝”到“全面启动”,真的能救活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吗?

来看看谁在“地摊经济”中,蹦得最欢。

阿里京东微信美团苏宁这些电商大佬出手了:京东发布“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微信支付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苏宁推出“夜逛合伙人”计划,美团启动了“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最厉害的是阿里的1688平台,直接提供700亿元的免息赊购,源头供货质优价廉。没有本钱?没关系,先赊帐!

要说这是无偿为老百姓做贡献,连鬼都不信,还不是为了跑马圈地、要客户?这可是为薅羊毛做准备啊。

地摊过后,会否留下一地鸡毛?

资料图片

百变车王五菱宏光岂能错过这场盛宴,更是放出大招,推出一款即停即用的“地摊专用车”。这款车,可谓小情侣专享,夫妻店必备,帅的不要不要的。且不说是否有人买,就光这波热度蹭的,足够省下上亿的广告费。

还有的是不要脸的低级黑:成都一女子,摆地摊赚了辆奥迪。 济南一小哥,摆个小地摊每天4万。 南昌一大排档业主,点起炉子打开锅,一夜收入3万多。还有金融街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也出动了,上天上班,晚上地摊,竟然收入1000多。

而真正的城市底层群众把,本来靠地摊生活的人,有无从此次的“地摊经济”中获利呢?不知道。至少媒体很少报道。

不需要靠地摊养活的群体靠“地摊经济”赚的盆满钵满,真正的小摊贩却无利可获,你难道没一点儿隐忧?

地摊过后,会否留下一地鸡毛?

因受疫情影响,经济低迷,为刺激经济,才有了地摊经济。原因很简单,老百姓需要就业,地摊是个选项。允许摆摊,更多的是为受疫情影响不好经营的零售餐饮行业和失业、无法开工的人员提供临时经营和就业方便,是一种临时行政援助手段。绝大多数的地摊,是让底层群众不至于挨饿,能够保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

所以,摆地摊养个家糊个口,我信,说到底,地摊经济本质上还是“穷人生意”。你非要说能发家致富,是拉动经济的引擎,就是在误导老百姓了,就不厚道了。

不能为了鼓励“地摊经济”而人为创造“虚假繁荣”,最后受伤的不仅是这个城市,还有千千万万个老百姓。

既然是行政性的、过渡性的救助措施,就应该是准许,而非鼓励,更不是帮助。

“地摊经济”是放水养鱼,不是大水漫灌,更不是放任自流。大水漫灌后的城市,会是怎样的样子?

城沣,专栏作家,情怀写作者,传媒老炮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