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骑行在路上,风景在心中

一、出去就对了

晨起,突然觉得不能荒废了这大好的周末时光,想着出去一趟才行,去哪呢?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去骑行吧,骑到哪算哪,反正在昌平住那就往北去山上转转,只要保证在四点左右快黑天前返程就行,遂,开始给手机充电,吃个大玉米、橘子、花生囤积点能量和热量,十二点整准时出门。

我住在回龙观,本篇的起始点就按回龙观地铁站计算了,误差距离不超过一公里。

出门后想着不走熟悉的路,看看没见过的景,就开始按图上的路线骑行,本想着给手机省点电,本段没有记录。

第一阶段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该段路要注意车流,因为北清路上有大型的建材市场及工地,来往的车辆不少,注意看着车骑行就行;具体用时因我没有记录可以参考高德的时间,前后误差不会很大,我骑车不快,主要是看看周围的景色(虽然大冬天的没什么景色),北清路及立汤路两边有很多别墅区,可以看看羡慕下。

第二阶段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进入第二阶段后,想着要记录一下,遂开启高德的骑行记录;此时地点离着兴寿镇的草莓博览园不远,可以看到一个博览园的大楼(没记错应该是,路边很多卖新鲜草莓及举着牌子示意可现摘草莓的大娘)。

忘记拍照

这段路开启地点不远处是个岔路口,主干是202县道,辅路是安四路,两条路均可前行目的地,我走的是202县道,为了看下草莓博览园,草莓博览园的在路的两侧,有一座大楼,而且还有专属博览园的过街天桥,春夏时节来应该很好看,值得去。

岔路口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此段路车流很少,几乎无车,也可能是冬季的原因。

接着往前骑车就到了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也就是下图入口处,此路依然是安四路。

入口处有个桥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从这里开始正式进入山区林里,冬季山里比较荒凉,树都秃了,没有景色可言,但是大山的林立还是会给人以舒服、自在的感觉。

这里的公路比较崎岖,后面和当地村里的人聊,说他们自己称这里的路十八弯。

我走的这个方向为大多数骑行或自驾游的出口方向,骑行路上碰到几人都是从对向骑过来,偶有几个人从我的这个方向骑行还是骑的摩托车,嗖一下就过去了~~

这个方向其实为出山口方向,出来是呈由高到底的道路,我正好反着骑行了,所以上坡路会比较多(非常多呀!且下坡极少,坡度还小),但其实上坡度也不算很大,腿劲可以的完全可以骑过去,我是一半多推着,一半骑行。

这段路如果夏季去景色会非常美,有很多的植被及绿地,冬季完全没有美景。但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呀,你看!

水平有限,美感无限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二、补给点

我出门没有带任何食物及饮用水,想着路上会有村落,到时需要在补给就行。(因为现在是冬季对于,水分消耗很小,但如果是春夏出门最好就备好)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我的补给点大概是在图中圆圈的位置,村子叫下庄村,路上其实也有好几处可补给点,但当时我不是很需要就没有停下。到下庄村补给一是因为当时已达到疲劳节点,二是怕后面不好补给,所以就找了村里的超市,买了补给品。村里商超很多,饭店也有,可选择面不少。此时是下午的三点半左右,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是因为我在补给点吃喝的时候一位老奶奶叫孙子回家吃饭,说是孙子其实也不小了二十多岁的样子,孙子和老奶奶说中午十二点刚吃了饭还不饿,这么早不想吃,鉴于对话很有意思也很暖我就记下来,对话内容在此不表,主要是那个语气我学不来。

此时山里的天色渐渐暗了起来,我加速骑行(其实还是推的多)路上的景物我已无暇顾及;在这里会遇见一个汽车集中营,有一座铁质的活动板房四层楼,应该是在盛夏或者早秋时节汽车爱好者会在这里集会消遣吧!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走过图中这里的上坡,就要来到下坡路的转折点,这里有一小段路在的两侧在修建筑,把周围的山地都刨开了,但是主路不受影响,还是可以正常通过,路两侧有很多给骑行爱好者的鼓励语,我拍了其中几个,还有很多我没有拍,毕竟已经到了我最爱的路段啦!不能等!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三、大下坡的来临

骑行的人都知道,上坡如存钱,下坡如花钱;上坡有多累,下坡就多爽。

图中红色区域,也就是海字村后,上文鼓励语节点的位置,此时上坡路段终于结束了,后面的道路就是一路大下坡,坡度也大,解放了我的双腿。

去年冬季一场不完美的骑行

这个下坡真的是太爽了,在深红色区域我几乎没有蹬车,完全是下坡带着我走,而且幸运的是这段路只经过了几辆汽车,没有车的道路让我随心所欲的冲下去。

经过上周北京的第一场雪,道路两旁还有厚厚的积雪,主路上完全没有,满山的银装素裹,道路似如一条长龙般盘卧在山间,挺拔粗壮的古树,加上巍峨雄壮的高山,在没有任何人烟的地方可以肆无忌惮的大声喊叫,怒吼,发泄内心的压力及不快。那种感觉你去就能体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