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玄武门博弈看抉择

在2132年的中国史中,共有皇帝422人。如果把中国皇帝编做一个营,谁适合当营长?

有人给出答案——李世民。

论打仗、论政治、论用人、论治世,综合评判,李世民绝对是出类拔萃。

但是李世民人生有一个污点——“弑兄”。这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看不惯的地方,但这也是李世民人生职场的必然抉择、生死赌局,成则名垂千古、败则遗臭万年。

一、储君争夺战--势力对比。

中国人一辈子离不开人与人得争斗,而斗争的金字塔顶端,也是利益的至高点,往往是兄弟相残,正如古人所云:“煮豆燃萁、同室操戈、兄弟阋墙、骨肉相残”。

作为李世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我们来看看玄武门政变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对比。

深度好文--玄武门博弈看抉择

1.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早在晋阳兵变之前就广结天下才俊,而后到太原助李渊起兵,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

李渊称帝后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坐镇后方指挥天下官吏。

唐朝建立后李建成又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李建成直率、宽简、仁厚,很有才能,不是史书上记载卑鄙平庸的太子。

2.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在晋阳兵变之初与哥哥李建成分为左右两路,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齐头并进。

后来被当成武将使用,长期在外征战,无奈只能处心积虑地经营私人势力。

后期李渊着手削减其羽翼,秦王府文臣武将多被贬黜外放,部分武将调给李元吉使用。


深度好文--玄武门博弈看抉择

通过对比,李建成与李世民能力相当,各有自己的亲信势力。

1.李建成是被李渊当做储君来培养的,自然除了领兵打仗,还要学习治理国家 ,可谓文武双全,而且培养势力名正言顺,政治斗争经验丰富。

2.李世民是被李渊当做武将来培养的,甚至封为“天策上将”,但是除了领兵打仗,其他基本没有参与,而且后来李渊为了给李建成铺路,开始着手削减其羽翼。

斗争至此,李建成在储君争夺上已经基本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而李世民的优势只有权谋和本领高强了。

二、博弈抉择--太子和秦王的选项。

此时用中国官场的政治权谋手段,李世民能做的:

1.栽赃嫁祸。像隋炀帝杨广学习,利用栽赃、嫁祸的手段降低兄长在李渊心目中的形象,最后和杨广一样取代太子之位。但是李世民长期在外征战,缺乏宫庭内耳目和时机;

2.调虎离山。像当年秦朝公子扶苏一样,想方设法让李建成外出。但是这一点李建成用的比李世民好,在攻克长安后,李建成就牢牢把握政权的核心地区--长安,反倒是李世民被长期外派;

3.借刀杀人。像清朝康熙的太子一样,与大阿哥争斗两败俱伤,最后雍正坐收渔利 。利用李建成的其他政敌或敌人与之斗争,而自己则韬光养晦,坐等李建成自废武功。但是李渊当时儿子可没有康熙多,而且李建成直率、宽简、仁厚,很有才能,一般人根本不是对手;

4.俯首称臣。像明成祖朱棣一样,先俯首称臣,日后待机另做打算。这应该是李世民最有可能走的一条路,或许李建成看在兄弟情分呢 。但是帝王之家,成王败寇,当不上皇帝的皇子基本没有好下场。所以选此路,死只是时间问题。

由此可见,常规手段李世民已经绝无翻盘的可能了。

李建成此时应该也这么想,所以李建成的抉择是--拖,想利用时间慢慢拖垮李世民。

5.釜底抽薪。但是帝王之家的比拼比中国官场手段多了一种--“政变”,或者叫“造反”。谁夺得天下,谁就是英雄,谁就有权利书写中国的历史,成如刘邦,败则霸王,高下立见。

李世民眼看大势已去,夺嫡无望,此时只能采取和李建成相反的手段--速战速决。

权谋不行,只能来狠的。

太子李建成能做的:

而政变,正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李建成不会做的,而走此路,李建成李世民攻守地位立刻发生变化。

论官场权谋,李建成一直是压着李世民,无论外放李世民长期在外征战、还是劝说李渊削减其党羽,都是李建成一步步蚕食李世民的招数,李建成相信,假以时日,待李世民党羽削尽,天下自然是囊中之物。

而论“政变”,李建成不会政变,或者不会着急政变,但是李世民会,则李建成永远无法准确的判断出李世民何时政变,百密必有一疏。攻守转换,则李建成已输一半。

此时,李世民的胜算加大,政治赌局开始。

政变成功,则李建成死,李世民取皇位;

政变失败,则李世民死,门客尽死。

三、玄武门前--真正的较量。

李世民能做的保全自己和下属的选择只有这一个,而这次政变李世民的关键在于能否绝对保密,并且完成杀死李建成的任务。

李建成此时并非毫无胜算,有两条路可以走:

1.提前于李世民自己先“政变”,先下手为强,这样才能重新掌握主动,也是成功几率最大的;

2.提防李世民动作,被动识破政变,然后平叛政变。这就陷入了防守和被动。

李建成选择了第二条。

深度好文--玄武门博弈看抉择

此时李建成的决策并不正确,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李世民这样的高手顶级对决,决不能心慈手软,抱有幻想,而李建成不仅幻想了李世民会任人宰割,还幻想了李世民不会政变。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与手下商议密谋,并勾结早已买通的皇宫戍卫,于清晨率领全副武装的众家将及私下招募的八百死士在皇宫内发动政变。

李建成不昏聩,他对于李世民突然告发自己私通后宫感到不可理解,旋即也想到了李世民会发动政变,但是探子回报,秦王府一切正常,没人有异动。

李建成此时选择已经很少,面对李世民告发自己私通后宫,李渊召见,正常官场应对措施只能是去,而且事发仓促,已经来不及部署,所以李建成败局已定,但是其实李建成进宫后感到不对,一过玄武门拔腿就跑,李世民在后追击,其实也是天宫作美,赌局最终是李世民赢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射死。

李建成一死,庞大的李建成集团成员瞬间群龙无首,自然陷入混乱,虽然薛万彻领兵前来救援,但也无法扭转乾坤,只能放弃。

四、后世看抉择--结语。

后世对李世民评价极高,我认为李世民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每一步都做了正确的选择,而且当政后对李建成幕僚处置得当,当之无愧权谋大家风范,而且任人唯贤,开创“贞观之治”,才会收此好评。


深度好文--玄武门博弈看抉择

李建成一手好牌,为人也不比李世民差,但是这场可谓中国史上最强者对决之一,李建成对局势的判断还是有所欠缺的。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必然发生的,而此间李世民李建成兄弟博弈,也是由玄武门推向高潮。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败者,只要不停做正确的抉择,人生也好,职场也罢,都会有机会像“玄武门政变”一样扭转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