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店多時,實現營業額翻倍

一店多時,實現營業額翻倍


根據58同城發佈的3月餐飲企業招聘需求,環比增長最快的是大堂經理/領班崗位,增幅達92.18%,其次是餐飲管理服務員/餐廳服務員,分別增長77.38%50.27%


由此可見,太多的餐飲企業沒有熬過這場寒冬,草草退出了時代的舞臺。 疫情雖然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但餐飲門店的盈利空間被高度壓縮的情況並沒有得到緩解。頭幾天,子然發佈了一篇關於一店雙鋪的文章,成為了不少餐飲老闆探討的話題;今天,子然再和大家聊聊另外一種可以開源的途徑---一店多時段。


什麼是一店多時段 一店多時段,顧名思義,是在房租面積不變的前提下,結合餐廳的實際營業數據

,將產品、人員進行合理的時段規劃,達到在原有的經營時間的基礎上,再延長營業時段的經營方式。


受疫情影響,餐飲門店的餐位減少翻檯率大大降低,在用餐人次固定的情況下,一店多時段的經營方式可以提高消費者的進店頻次。在房租不變、人員成本的情況下,實現翻檯率翻倍,營業額的增收,將人效最大化。 提起一店多時,不妨看一下百勝中國旗下的快餐品牌-肯德基。

一店多時,實現營業額翻倍


在國內,不少肯德基是24小時營業的。

  • 如果你在早晨6:00-9:00之間路過肯德基,你可以喝到豆漿、粥,吃到油條和飯糰,吃不到薯條、炸雞;
  • 如果你在中午12:00點來到肯德基,可以吃到所有的漢堡、蓋飯、炸雞,但喝不到豆漿、粥,也吃不到飯糰和油條;
  • 如果你深夜來到肯德基,只可以吃到部分漢堡,其它的什麼都吃不到。


疫情期間,沒有幾個餐飲門店可以做到24小時營業。但是,餐飲老闆可以根據產品屬性和品牌屬性將產品進行分門別類,做適當的調整,以增加營業時間。


一店多時怎麼做?


如果餐飲老闆想做一店多時,首先要剖析自己品牌當下的產品屬性和品牌屬性,是否適合這樣的經營方式。下面,小編一一為大家拆解,舉例分析。


方法一:根據產品屬性劃分產品時段


這種方法是要餐飲老闆在對已有產品的分析中,找到與當前營業時段不同屬性的產品。


案例一:


品質伊驪:北京的老字號餐飲品牌,主要的經營產品是新疆菜、新疆燒烤。新疆菜無疑是正餐時段點擊率最高的產品,但燒烤往往是夜宵江湖中消費者眼中的寵兒。品質伊驪正是挖掘了產品的這類屬性,在原有的營業時間上,增加了晚9:00-凌晨3:00的用餐時段,主要經營新疆燒烤、啤酒、飲品。 在營業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挖掘產品線中的產品屬性,實現了營業額翻倍。

一店多時,實現營業額翻倍

圖源:子然設計為品質伊驪進行的門頭升級


案例二


眉州小吃:眉州東坡旗下的小吃業態,眉州小吃的店面大多都是100-200平方米的小店,前廳的座位也只有50-100個,高峰時期用餐,常常需要等位,即便是早餐高峰期,也常常會遇見沒有餐位的情況。 眉州小吃的

菜單精簡,只有一張紙,其中小面、包子、粥是全天供應的,但這些產品同時具備早餐屬性,於是,眉州小吃便開設了早餐時段的餐品供應。

一店多時,實現營業額翻倍

圖源:大眾點評


據英敏特發佈的《早餐-中國,2016 》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增至

2021年的1.948萬億元,在外食用早餐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 眉州東坡的產品屬性本就極適合增加早餐時段的餐品供應,如此以來,實現了翻檯、人效、坪效的翻倍。


方法二:從品牌定位挖掘產品


這種方法是指品牌根據自身定位,找到一店多時的切入點。


案例一


南城香:北京人都知道的社區餐飲。成立於2003年的南城香,如今已經擁有73個門店。通過南城香的菜單,我們可以看到,南城香的產品被精確的分為4大部分:主食類、休閒烤串類、營養早餐、小吃系類。 作為和公交站一樣普遍的社區餐飲,從早餐、正餐、夜宵三個緯度滿足了周邊3-5公里消費者的多種需求。

一店多時,實現營業額翻倍

圖源:大眾點評


案例二


陽陽中國飯:陽陽餐飲集團創建於1996年,旗下有“陽陽中國飯、藏素、善膳”三個定位不同的餐飲品牌,直營連鎖店30家。陽陽中國飯作為企業的主打品牌,定位於百姓的好鄰居後廚房。
陽陽中國飯從早餐開始,覆蓋全時段的餐飲,

單店客流量2000多人次明星產品醬肉包每日連鎖售出100000+個,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近期,我們將對陽陽中國飯進行專題報道,請持續關注子然)

一店多時,實現營業額翻倍

圖源:陽陽品牌官網

一店多時段的經營誤區


看了這幾個案例,相信不少讀者出現了疑問,之前介紹過一店雙鋪,現在又說一店多時段,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做哪種? 其實,一店多時段和一店雙鋪雖然是兩種模式,但是卻可以同時在一家門店施行,比如品質伊驪,既實現了一店雙鋪,又實現了一店多時段。 但是,在發展一店多時段時,餐飲老闆一定要避開以下誤區


1.菜單要精簡:一店多時段是為了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營收。如果為了延伸時段,刻意研發產品或者在菜單中加入大量產品,會起到反作用,既增加庫存成本,又消耗精力,得不償失。


2.消費場景不變:一店多時段核心是一店,不斷的用一店增加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如果消費場景頻頻發生變化,一是不現實,二是容易讓消費者記憶混亂。


3.順從消費需求:產品的延伸要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如果產品線中實在沒有適合一店多時的產品,卻硬要做,夜宵時段賣油條,消費者多半不會買賬。


4.挖掘消費者訴求:是否應該做一店多時,除了審視品牌之外,還應該對目標客人進行調研。

小編說


特勞特說過:“定位不是圍繞產品進行,而是圍繞潛在客戶的心智進行。”


不論是近期水漲船高的眉州東坡,還是深陷輿論漩渦的海底撈、西貝,這些品牌的蓬勃發展期,也正是挖掘了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作為餐飲老闆,如何把消費者的需求轉化為自己的盈利模式,是一道永恆的考題。疫情催生了非常多的盈利模式,一店雙鋪、一店多時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探討更多更好的盈利模式。


每個人提供一條思路,我們就擁有幾萬條出路。


審核:安芸 | 編輯:王旭 | 視覺:潘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