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本文由小周聊孩子成長原創首發,禁止轉載

大家好,我是小周聊孩子成長,今天和大家聊聊當孩子在向大人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下面看一下案例。

我們平常外出大都開車,前幾天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蝴蝶百般的央求下,獨自帶著她搭了“捷運"。臺北上下班高峰時段的擁擠是相當恐怖的,我牽著小小的蝴蝶隨著黑壓壓的一片人潮,載浮載沉蝴蝶剛開始很享受這難得的冒險經驗,被人群一陣推擠之後,我想她感受到些許的不適了,但仍然乖乖地緊跟著我,沉默地前進。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好不容易邊走邊擠到了候車口,前面早已排了一條條長長的人龍我不想冒險帶著蝴蝶擠進滿滿的車廂,足足錯過了兩班車,我們還在候車口等著。蝴蝶垮著臉,說:“媽媽,我腳痠……車子怎麼還不來……我摸摸她的臉,蹲下來,拍拍我的大腿。“來,坐媽媽腿上,再忍耐一下,車子很快就會來了。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這是捷運,捷運的意思是車子來得很快也開得很快,不會讓客人等太久的……”蝴蝶坐在我腿上後,一眼瞥見我掛著包包的手臂有一條紅紅的勒痕,一臉憂心地問我:“媽媽,你的手怎麼了?沒事啦。等一下包包拿起來就好了……”我不以為意。蝴蝶卻伸手拿走我的包包,擺在她的腿上我怕包包太重,壓著她不舒服,邊說沒關係邊要把我的包包拿回來掛手上,蝴蝶卻怎麼也不肯,她說:“不要讓你的手紅紅的,會痛“我不再跟她搶。就這樣,我讓蝴蝶坐我腿上,蝴蝶幫我拿包,我們靜靜地等到車進站。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另一件事是每天都發生的蝴蝶遺傳了我的鼻子過敏毛病,每天晨起時狀況最明顯。因為不想讓她早起床就碰到冷水,我時常在她從洗手間出來前便幫她在牙刷上擠好牙膏、漱口杯裡注滿了溫水,端端正正地擺好在洗臉檯前,方便她過來洗漱。從蝴蝶會自己刷牙洗臉開始,我一直這樣做。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有一次,豆芽姐姐感冒,起得晚了。我看到個頭小小的蝴蝶站在小椅子上,正仔仔細細地在為豆芽擠牙膏、裝溫水。那模樣,專注、深情,我看著看著,內心滿滿的是感動。剛剛起床的豆芽看見這一幕,和我四目對望,微笑。一向看慣我說要讓孩子通過自己動手做而學習獨立的你,心裡一定狐疑著:蝴蝶喊腳痠,你不趁機訓練她“吃苦耐勞”的能力,竟讓她當椅子坐:每天還像服侍皇太后一樣地幫她擠好牙膏、倒好漱口水。這不是自打嘴巴、太縱容孩子了嗎?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你的疑問很合理。我也不贊同縱容孩子。那麼,如果不這麼“縱容”孩子,我們來模擬一下另一種可能的處理狀況……一個像蝴蝶一樣的五歲孩子和媽媽一起等車,等很久了,孩子受不了了,跟媽媽說:“我腳痠……”媽媽勸孩子:“再忍耐一下,車子馬上來了孩子努力地再忍了一下。不行了!再一次跟媽媽說:“媽媽,我腳痠”因為是第二次說了,孩子的語氣不像初次的溫和,聽起來有點鬧脾氣了。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媽媽一聽,心中有點火氣了,音調提高一些。“是你自己說要搭車的,才等這麼一下下,你就不能忍耐嗎?這一點苦都不能吃,以後長大你還想幹嘛!再等!孩子被這麼劈頭一訓,雖然五歲的他還搞不清楚“現在告訴媽媽我腳痠”和“以後長大你還能幹嘛”到底有什麼關聯,但從媽媽的不耐煩語氣裡,孩子應該可以肯定“現在媽媽罵我了”。我說腳痠是真的呀!為什麼這樣就生氣罵我?孩子無法理解,內心的委曲不知如何說明,只得哇哇大哭起來…當著大庭廣眾嚎啕大哭,媽媽又急又氣之下,只好蹲下身來、心不甘情不願地把孩子重重往自己腿上擺。“好啦好啦!不哭啦!一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再哭,以後就不帶你出門了!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我們模擬的這個可能裡的媽媽到最後跟我做了一樣的事—蹲下身來,讓孩子坐在腿上。這個孩子和蝴蝶一樣,到最後都達到了他們最初的訴求,解除了腳痠的痛苦。但是,在媽媽斥罵、指責後,再感受到媽媽“為我做這件事是很不開心”的心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所受的煎熬和否定已經盤踞了他整個心,再也無力體會媽媽其實是因為愛、因為不捨,最終還是當椅子讓他坐的心意了我知道你一定還有另一個質疑—這樣對待孩子,會不會讓孩子誤以為可以對媽媽予取予求,是非不分,終究還是縱容了孩子無限制地放大他的私慾。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有可能孩子喊腳痠,你當椅子讓他坐,一種可能是孩子學會善意的體貼,另一種可能是孩子養成無法無天、誰都得順我意的習性。媽媽一樣的行為,造成孩子兩種不同的性格,這中間主要的差異在於—媽媽平常如何示範是非曲直的原則如果媽媽平常不講是非原則,凡事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律順孩子的意,這個讓他當椅子坐的舉動,孩子自然解讀成“只不過跟平常一樣地順著我而已”。理所當然,便沒有感謝,何來體諒?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曾經領會過被體貼的溫暖的孩子,才可能學會體貼別人。我在蝴蝶提出需求的第一時間立即回應她,讓她感受到的完全是媽媽真誠的關懷,於是,她也回饋我溫柔的善意(替我拿包包)。這之間的情感交流互動,已不需要再藉由任何道理來解釋了。我相信,孩子可以感受到… 一直聽到“不”的孩子,也只能響應“不”。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那個和蝴蝶差不多年紀的小女孩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她說話的方式。我不曾見過她以正常的方式說話,她總是臭著臉,邊說話邊嗅唉叫,也不是哭,就是胡亂唉叫,不管說她要吃東西還是要上廁所,或者是跟她的哥哥爭吵搶奪某一樣東西已經連續幾個假日了,我和 Kevin帶著豆芽、蝴蝶來這家我們熟識的餐廳吃早午餐時,總是遇見小女孩一家人一爸爸、媽媽和小女孩還有小四左右年紀的小哥哥。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小女孩的爸爸總是沉默地低頭看報、吃東西,對於兩個孩子的要求或爭執無動於衷,連眼皮都很少抬一下。被小女孩的唉叫搞得很煩躁的媽媽顯然已精疲力竭,她眉頭深鎖,回應孩子的語氣總是不耐地喝斥。一面罵低頭猛玩PSP的哥哥,一面心不甘情不願地滿足小女孩的哭叫要求。雖然她罵孩子時已經很努力地壓抑音量,但他們那一桌的氣氛與這餐廳悠閒的假日早午餐已然格格不入。而這情形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星期。我不禁懷疑,難道這一家人之間的互動一直都是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一次,我在餐廳又遇到他們一家。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蝴蝶在席間跟我說她要大便,我便帶著她一起關進廁所。這家餐廳只有一間洗手間,燈亮著,便是裡面有人使用,一般大家都不會敲門。蝴蝶可能蹲得有點久,突然,我被重重的兩記敲門聲嚇得差點跳起來,我輕輕回了兩聲蔽門聲,同時告訴蝴蝶可能有人急著要上廁所,請她快一點嘍。蝴蝶又耽擱了一下子,等我開門出來時,那位唉唉叫的小女孩和媽媽站在門口,垮著臉,瞪我和蝴蝶。我匆匆說了聲不好意思,帶著蝴蝶回我們的餐桌繼續用餐蝴蝶說:“那個媽媽好凶喔”我只能淡淡地回應“她可能等太久了吧。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孩子最初的學習始於模仿。而和孩子最接近的媽媽當然是每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對象。永遠怒氣衝衝的媽媽,令孩子感受到的是焦躁、不安,當孩子有生活上的需求時,自然也以不耐煩的唉唉叫來表現。這是生活裡很可怕的一種循環對應,逐漸累積出孩子與人相處的困境,很多媽媽對這樣細微的負面示範是一點警覺都沒有的媽媽習慣性地對這個世界擺臭臉,對孩子究竟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有一本伊朗的繪本《我的莎拉寶貝》,故事讀來令人驚心動魄故事是這樣說的——小女孩有一個洋娃娃,叫莎拉。媽媽不在家時,總是莎拉陪著小女孩小女孩學著媽媽對她說話的口氣對莎拉說:“我昨天把杯子放到哪裡去了?你知道吧?”洋娃娃當然不會回答小女孩一次一次地逼問,娃娃還是不回答。小女孩火了,說:“你耳聾嗎?我問你話為什麼不回答?為什麼總是不聽話呢?真是氣死我了!”後來,小女孩決定給莎拉一點顏色瞧瞧…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小女孩把莎拉的一隻眼睛弄瞎了。“你!莎拉,誰叫你不聽話,我已經浪費了多少時間在你身上,你到底懂不懂!”我媽媽時常對我這樣說。我照顧我的洋娃娃,就像媽媽照顧我一樣,所以我可以跟她說一樣的話。這是小女孩的想法。有樣學樣媽媽回來之後,小女孩要求媽媽買一個新娃娃給她,媽媽冷冷地回說不是有莎拉了嗎?“她總是不聽話!”“那媽媽是不是也可以因為你不聽話,就換一個孩子呢?”

孩子的要求是否全數答應?體貼,還是縱容?

在忙碌又辛苦的生活裡,大家都免不了說過幾次像小女孩媽媽說過的那些情緒性的話,對孩子擺過無數次的臭臉,當時不曾想太多,過後想起,也都會自圓其說那是一時脾氣上來,並不是有意。偶爾一次,已經傷了孩子的心,若是在尋常生活裡,天天要冒出幾次這樣的話,再要指望養出一個體貼、和善、好脾氣的孩子,只怕是不可能了臺灣很多媽媽們都很文明瞭,不太會動手打孩子,但是,還是很會對孩子大吼小叫,偏激的、不理性的話時時可以聽見。動手打的傷,看得見,很容易引起注意、反省;傷人的話,見不到具體的痕跡,往往被忽略。其實,卻傷得更深……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轉發,點贊,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