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快報:如何花錢買開心?體驗性消費更讓人幸福!

關於買買買帶來的幸福感,你有什麼體會?有人說,拆快遞是一件超幸福的事情,開箱比使用更讓人享受;但也有人買完就後悔,或者非常不喜歡挑東西時的糾結。


究竟什麼樣的購買才能帶來最大的幸福感?購買行為在生活中又有了什麼轉變?本期《 0 時差心理快報》將帶你走尋購物之道,看看心理學家們怎麼把握 “買買買” 的心理。

01

話題一:錢花在體驗上更幸福?


在你心中,是買到了心儀已久的裙子(或跑鞋)幸福,還是去聽一場偶像的演唱更幸福?

心理學家們將購買行為分為以下兩類:


體驗性購買:旅行、娛樂、戶外活動、外出就餐等

物質性購買:買電子產品、服裝、珠寶、傢俱等


已有研究表明,人們從體驗性購買中獲得的快樂和滿足感,無論是在想象未來還是在回憶過去中,都高於物質性購買。

但回憶會美化,期待也會高估,就此時此刻而言,怎麼消費更幸福呢?美國的三位研究者解答了人們“瞬間”幸福感衡量的困惑。

心理學快報:如何花錢買開心?體驗性消費更讓人幸福!


Amit Kumar 等人招募了平均年齡在 32 歲的 2635 名成年人,在他們醒著的時候,將隨機接到詢問 “現在感覺如何” 的電話,以判斷當下的心情。

接著研究者將隨機詢問他們過去一小時是否有過物質性消費/體驗性消費,如果回答的 “是”,那麼將繼續問他們消費的目的(是為了工作還是娛樂、為了自己還是他人)、購買的是什麼及價格等問題。

結果再次表明,與不消費的人相比,剛進行過體驗性購買的人更幸福,而剛進行過物質性購買的人則沒有那麼高的幸福水平。

也就是說,同樣是攢下錢得到的,看演唱會就比買同等價位的裙子更讓人幸福。

研究者們解釋,當我們進行體驗性消費的時候,更多的是自己在其中享受,還可以與他人更加親近,

比如和朋友一起打卡 “網紅餐廳”、享受與朋友相處,這些過程增加了我們的幸福感。

下一次想對自己好點的時候,與其獎勵自己一個包、一輛車,不如放自己去旅旅遊、去現場看場球賽呀。

心理學快報:如何花錢買開心?體驗性消費更讓人幸福!

02

話題二:買家秀如何影響不同的消費?

最近的調查報告顯示,超過 90% 的人在購買商品前會閱讀買家評價。你呢?在網上買東西決定下單之前,會看買家秀嗎?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受著購物評價的影響,甚至還會專門問已經購買的人,xx真的好用嗎?

這種 “對消費者評價的依賴” 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購買的呢?多倫多大學 Cidny Chan 等人的研究告訴了我們答案。

研究者們招募了 203 名大學生(50% 為女性),讓他們在兩種烹飪課程(被認為是體驗性消費)或兩種濃縮咖啡機(被認為是物質性消費)中選擇更喜歡的。

在每個選項中,參與者都拿到一張圖片和產品描述,以及一份消費者評價。這份消費者評價是隨機的,一個選項是 5 星好評,另一個則是差評。

結果表明,人們在物質性消費(買咖啡機)時,更依賴購物評價。

也就是說,相比較安利 “xx咖啡機好用”,人們更不願意接受 “xx烹飪課特別有用快去學” 的建議。

心理學快報:如何花錢買開心?體驗性消費更讓人幸福!

這是因為當我們買一件商品時,更多關注的是質量好壞,需要通過買過的人的使用體驗中得到評價,以判斷值不值得買。

另外,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關於體驗式購買的 “質量評價”,人們還是會很上心的。比如哪怕旅行前已經定好了酒店,一看到有人評價這酒店不好,還是會動搖再重新考慮。

這時大家可能會想:“咦,我和小夥伴說最新上映的電影好看,很容易就安利成功,他去電影院看了啊”,那是因為我們在和別人說最近看了什麼買了什麼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社交、建立與他人的聯繫,和網上那些匿名的購物評價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加上現在有很多好評是 “刷” 出來的現象,大家網上購物還是要擦亮眼睛啊。

心理學快報:如何花錢買開心?體驗性消費更讓人幸福!

03

話題三:體驗性消費的歧途?

其實隨著生活條件慢慢變好,我們產生很多新的慾望。除了想買漂亮的衣服、手錶,也注重起精神文化需求。這時,隨之產生了新的現象:炫耀性消費

在過去,炫耀性消費多指,人們會買名牌手錶、汽車這種耐用消費品來顯示自己的財富、身份、地位,一般出現在物質性購買的階段。現如今消費行為發生轉變,人們在文化藝術活動的消費變多,體驗式購物也出現了炫耀性消費。

那麼在體驗式購物中,炫耀性消費又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荷蘭的兩位學者 Fred Bronner 和 Robert de Hoog 與某一文化品牌合作,將文化藝術活動分為六類:博物館、劇院、文化節或活動、電影院、古典音樂會和流行音樂會。

心理學快報:如何花錢買開心?體驗性消費更讓人幸福!

研究者共隨機抽取了 2248 名參與者,他們一般去某一個文化活動,然後詢問他們對參加文化活動(如去博物館)的人的印象、是否喜歡告訴朋友自己去了博物館,以及評估對以下問題打分:


地位方面:(完全同意=7,完全不同意=1)

1. 增加別人對我的欣賞

2. 會增加我在朋友和同事中的知名度

3. 會引起別人的尊重

4. 讓我覺得自己更重要

5. 是為了展示生活中的成功

6. 成功和有聲望的人的存在對我很重要

身份方面:(完全同意=7,完全不同意=1)

1. 展示了我獨特的經歷

2. 我會去一些時髦的地方

3. 讓我展示了我是誰


結果表明,在這 6 類活動中,相比於看電影,參加文化節、古典音樂會和流行音樂會這樣的體驗性購買,反映了更多的炫耀性消費。

同時也更能表達一個人的個性、表明了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人也更容易從中判斷此人是什麼樣的人。

研究者解釋,比如音樂會的座位遠近是按價格區分,而電影院的座位卻都是一個價,音樂會、文化節這樣的活動,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高大上項目,也因此能反映一個人的成功、獲得他人的尊重。

而尤其現在有了微博微信之後,隨便發一張圖曬朋友圈,就倍兒有面子。

或許,我們在聽音樂會、參加活動的時候,可以留意下自己是真的享受其中呢,還是隻是為了 “朋友圈打卡” ,後者極有可能降低當下的愉悅體驗。

心理學快報:如何花錢買開心?體驗性消費更讓人幸福!

寫在最後


一到年底,很多人在看到支付寶年度賬單時大吃一驚:我都不知道我這麼有錢!翻翻購物記錄,原來我們在不經意間花了很多“冤枉”錢,整理房間時也經常翻出很多買來就閒置的東西。


也許在擁有的那一刻是快樂的,卻發現實際上沒什麼用處,這就是在物質性消費上浪費太多,或許用在體驗性消費上能收穫更多幸福呢~

希望大家都能理性購物,並找到有用又讓自己開心的 “買買買” 方式,提高生活質量!

- The End -


References / 參考的文獻資料:

[1] Kumar, A., Killingsworth, M. A., & Gilovich, T. (2020). Spending on doing promotes more moment-to-moment happiness than spending on hav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88, 103971.

[2] Dai, H., Chan, C., & Mogilner, C. (2019). People rely less on consumer reviews for experiential than material purchases. Available at SSRN 2493536.


[3] Bronner, F., & de Hoog, R. (2019). Comparing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across different experiential products: Culture and leis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61(4), 430-4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