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姐姐的心裡獨白:姐弟關係不合,父母是元凶

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仍然嚴重的今天,姐弟這個生育組合已經非常常見了,相比於兄妹來講,姐弟倆誕生的家庭更有可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如果你是一個姐弟組合家庭的家長,不知道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惑,姐姐和弟弟的矛盾總是非常大,在兩人小的時候,我們還以為是因為他們都不懂事,長大了總會好的,然而等到他們真正長大了,卻發現他們的關係已經變得冰冷冷漠。

楊先生和吳女士的家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大寶姐姐出生了4年後,小寶弟弟也誕生了,吳女士講到:“在兩個人很小的時候,他們還是在一起玩的很好的,但是在四五歲開始,他們兩個人就非常容易鬧矛盾了,我當時以為他們長大了關係自然就會好了,但是沒想到,已經雙雙步入20歲的兒女卻依然關係冷漠,一年也不見得說上一句話。”

而直到現在,吳女士的大女兒在即將出嫁前,才終於向吳女士吐露了與弟弟關係不好的真正原因。

原來,吳女士的大女兒在弟弟出生了以後,就陷入了極度的不安全感之中,她認為剛出生的弟弟奪走了父母所有的愛,父母在她身上的關注逐漸的少了,在長到四五歲開始有了朦朧的意識的時候,姐姐就開始用爭吵的方式試圖獲取父母的關注,可是父母卻總是勸阻姐姐,認為大的應該讓小的,這讓姐姐不平衡的心理越發嚴重。

一個姐姐的心裡獨白:姐弟關係不合,父母是元兇


到青春期時,兩個人也已經漸漸的懂事了,兩個人的關係就逐漸淡漠,偶爾的交流也是不得已的。

然而隨著姐姐的長大,越來越多重男輕女的小事,壓得姐姐喘不過氣來。媽媽給弟弟買名牌,卻只給姐姐買便宜的衣服,每當吃飯的時候,肉菜永遠在弟弟那裡,當只有弟弟在家裡時,媽媽會買零食,會做大魚大肉,而只有自己在家裡時,媽媽卻總是用幾個素菜了事。

這一些十分微小的連父母都不曾注意的細節,卻一次次的傷害了姐姐的心。在大學畢業後,姐姐擁有了經濟獨立的能力,一個人在外闖蕩,卻與父母沒有了太深的感情,而與弟弟更是隻有仇恨與嫉妒。現在他們已經幾年都沒有一句交流,像是比陌生人還要陌生的人。

在吳女士終於瞭解到了女兒與弟弟不合的原因後,她十分震驚。因為她沒有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到這些細節會傷害自己女兒的心。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導致了他自然而然的就會做出偏向兒子的舉動,可是現在兒女之間的關係裂痕已經無法彌補,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正如那句古話所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個物質少而貧窮的家庭,家庭關係不一定會不好。然而,一個再富裕的家庭,如果父母不能做到多個子女待遇的平等,那麼他們的關係永遠是冰冷而仇恨的。

誠然,現在有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已經擺脫了重男輕女的舊觀念,對待兒子和女兒一視同仁。但我們也要時刻注重姐姐的心理問題,不要因為二胎弟弟而忽視了姐姐,讓姐姐產生了心裡的不安全感。

通過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姐弟關係好的家庭,絕大多數是父母對姐姐也傾心相待的,一個人從家庭中獲得了多少愛,她也會把這些愛傳遞給家庭的其他人。

因此,父母的平等對待是讓姐弟關係和睦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