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对科学这两个字是怎么理解的?

黄矜


科学是什么?人类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生存于大自然之中,与天地宇宙万物共处。更好利用自然万物为人类服务。科学是包罗万物,其中包括社会人文环境,自然气候,动的与不动的,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战争与和平,矛与盾。至病与治病。人类学习他们,研究他们,模仿他们,利用他们,从中发明创造,只要有用,有结果,有发现,有发展,就是科学。

人类社会,从历史至今,都是在应用科学为人服务。不论黑人,白人,黄种人,棕种人。识字与不识字,高阶层,低阶层,都是在科学中创造发明,应用自然万物。

现代神圣科学被政治,利益玩弄,真的假的,可以随意套上科学与不科学。谎言可以说成真理,真科学可以被说成不科学,假科学可以说成真科学。科学这个神圣庄严的学科,用来研究独霸专权,原子彈与生化武器毁灭人类。

世界需要和平共荣。需要使科学回归正道。


无忧草2775


△“科学”的终极任务:让所有人感受「真实世界」 1899年,在中国河南的安阳,甲骨文出土。同年,在欧洲,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 1900年,在欧洲,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发现了「能量量子化」,之后,经过爱因斯坦、玻尔、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谔等一大批天才物理学家的努力开创了「量子力学」。在此基础上,后续的理论物理学家又提出了「平行宇宙」的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



2015年,在澳大利亚,量子论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 现代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出了一套非常庞大的科学体系。但是,抛开那些非常众多的学科以及琳琅满目的应用技术,现代科学已经为人类创造出了「让普通人都能感受真实世界」的知识背景与体验技术,也就是说,对于感知能力一般的人来说,已经可以通过现有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科技手段,去体验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以及华夏先贤所感知到的,超越感觉存在的「真实世界」。 甲骨文出现的意义,以及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意义,我们放到后面再说,先来说量子论的意义。 量子论告诉我们,被观察者所观察到的「客观」,在被观察到之前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客观」并没有与观察者“躲猫猫”,看到观察者来观察了就出现,见观察者不观察了就躲起来。而是「客观」本身在这个时空中并不存在,是因由观察者的观察而出现。而且,观察者的观察方式决定了「客观」出现的形式。

在2014年之前,这段听起来像玄学的量子论还只是一种科学理论,但是,2015年这种科学理论得到了实验的验证,也就是说量子论描述的是一种谁都可以认识到的「实证真实」。 那么,怎么来理解这种超越我们感觉经验的「实证真实」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之前受牛顿经典物理学的认识限制,习惯上把我们感觉到的世界当作是唯一的世界,实际上,就如西方古代先贤、华夏古代先贤感知到的那样,「完整的世界」并不是单一的世界,而是有两个截然不同世界重叠而成的。我们通过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只是苏格拉底在“山洞隐喻”中描绘的山洞壁上的光影,山洞以及山洞以外的世界还有另外一个「真实世界」。 如果我们用「重叠世界」的模型去认识量子论,量子论就没有那么不可思议了。我们观察到的「客观」,就是山洞壁上的光影,这种光影受到山洞中某个「意识」的控制,这个「意识」会根据观察者的观察控制「客观」的出现与否,并且根据观察者的观察方式控制「客观」出现的形式。

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也能用「重叠世界」模型来解释。两个粒子一旦进入「量子纠缠」状态,不管这两个粒子相距多远的距离,都能处在一种同步的状态。用我们通常的观点来认识,两个粒子要同步,两者之间必须要有信息的传递,也就是说;两者距离远到使用光速传递信息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时候,这种同步就不可能实现。因为光速是这个世界中最快的,而且是恒定不变的。用以往的观念来看,在「量子纠缠」状态中的两个粒子,有了比光速更快的信息传递媒介,否则,怎么可能同步呢。但这就与爱因斯坦的理论相矛盾了。 但这用「重叠世界」原理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处于「量子纠缠」状态中的两个粒子本身都受到「真实世界」中意识的控制,两个粒子的同步,并不是两个粒子相互之间有信息的传递,而是同时受到了「真实世界」中意识的控制,「真实世界」中的意识“看”到两个粒子进入到「量子纠缠」状态,就让它们同步了。


「量子芝诺效应」也被实验证实了。「量子芝诺效应」通俗的说,就是原子在被你盯着的时候是不动的。这种神奇的现象,用「重叠世界」原理来看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量子的世界里,所有一切都受到「真实世界」中意识的控制。意识知道原子被盯住了,就控制住原子,原子自然就不动了。 量子力学出现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人类科学发展了几千年,终于找到了一种实证的方法,可以让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在人类感官所能感觉到的「感觉世界」以外,同时同地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真实世界」。 我们人类今天生活的科技环境基本上都是由量子力学所带来的,没有量子力学就不可能有电脑、网络、手机等等现代科技,但是,量子力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用「实证真实」手段让人类能感受到古代先贤所描绘的「重叠世界」的存在。

但是,对于自信而又固执的现代人类来说,仅仅有量子力学还远远不够,之后,量子物理学家运用量子力学的理论又认识到了「平行宇宙」的存在,也就是说,在我们所感觉到的宇宙以外,同时存在着另外一个与我们这个宇宙一模一样的宇宙。这个发现,其实是在量子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告诉我们「重叠世界」的存在。 但是,这对于唤醒人类来说依然是远远不够的。

「真实世界」的存在,更要让人通过自己的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真实世界」的存在,这就是甲骨文出土以及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同时出版的意义。 甲骨文出土的意义首先在于,让我们从甲骨文认识到华夏祖先对世界、对人的认识:完整的世界是有「现实世界」与「真实世界」重叠而成的。包括存在于这个世界中的人,也是由存在于两个不同世界里的「人」重叠而成。甲骨文的造字原理是运用「重叠世界」原理来造字的,TA们所造的字,同时兼顾了两个世界。 其次在于,对甲骨文的解读,对我们重新认识《大学》、《中庸》、《论语》有着极大的帮助。我们在甲骨文造字时代与现代之间画出一根时间轴。《大学》、《中庸》、《论语》就处在这根时间轴内偏向甲骨文造字时代的位置上。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大学》、《中庸》、《论语》中的字意是偏向于今天的字意?还是偏向于甲骨文的字意? 答案一定是偏向于甲骨文的字意。而甲骨文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失传了很多年,在孔子那个时代可能就已经消失了。这就造成了孔子以后的后人对孔子的解读都是用“现代”的字意去解释孔子的文字。这种解读方法实际上是在远离孔子文字的本意。 孔子那个时代所用的字更接近甲骨文的字意,所以,甲骨文的出现对于彻底解读《大学》、《中庸》、《论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借助甲骨文让我们认识到,《大学》就是一本系统训练感知能力的教科书,《中庸》则是一本训练感知能力的教辅材料,而《论语》就是总教官孔子老师的对训练感知能力的点评。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他为我们解读《大学》、《中庸》、《论语》提供了一个很必须的知识背景,没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我们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去解释“正心诚意”的“心”,有了弗洛伊德我们知道了“心”就是无意识,而无意识中又包括了前意识与潜意识。



“心”字原来不是指心脏,而是无意识的结构图。 有了弗洛伊德提供的这个知识背景,我们对《大学》的认识豁然开朗。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比孔子更容易说清楚“心”是怎么回事,孔子的2.4%低教学合格率的障碍也在于此,作为老师他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也很难把自己的感知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很难通过语言理解老师在说什么。而我们今天有了弗洛伊德,这种困难就已经不存在了。 甲骨文出现的最终意义就在于,当人类的科学从「感觉真实」科学迈入「感知真实」科学的时候,甲骨文为我们重新认识了《大学》、《中庸》、《论语》,为人类提供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训练、提升感知能力的方法。


经常用了


▲首先科学绝对不是真理,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不是真理。科学不过是我们用来研究和描述世界的一个思维模型;除了科学以外还有很多模型,神学、星座学等。但是科学跟这些乱七八糟的学的区别在于科学就是可证伪,有被推翻的可能性可以验证;科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在于这可能被证伪性。科技精神是怀疑精神,所有如果一个人有科学精神,他最不应该把是否科学作为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


尽管在大部分的时候好用,但这反而不是科学精神,是对科学的迷信。科学在历史上被推翻的次数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科学的进步就是旧科学不断被新科技推翻的一部历史。例如,最早大家觉得牛顿是对的,结果爱因斯坦一来发现牛顿有些时候不顶用了,要广义相对论,总该对了吧,不一定,很多大尺度的宇宙问题,它计算不出来,也计算的不太准确。

▲科学的尽头是什么呢?有人说科学的镜头是哲学,也有人说,科学的镜头就是矛盾体。人类的文明只有数千年,现在科学研究客观世界也不过是只有短短的时间。有人相信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晚年相信了神学,但是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的未解之谜却比从前变得更多,我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刚好是我,你为什么又在这里看我写的文章?或许人类会一直探索下去会有更多的答案,但我认为探索或许是永无止境的科学。

知足常乐2020.4.9日于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