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第48回的标题是什么?重点内容是什么?

大树200949431898


《东周列国志》第48回的标题是:刺先克五将乱晋 召士会寿馀诒秦

这一回的主要内容写了六件事。一,晋国大将先克被刺杀。二,晋国谋反的五大将被赵盾斩杀。三,楚穆王侵郑、伐陈。四,楚穆王自居中原伯主。五,秦康公伐晋。六,寿馀召士会回晋国。

一,晋国大将先克被刺杀

这回故事的背景在上一回。上一回讲到:晋襄公在位六年就薨逝,留下遗言要传位给七岁的太子夷皋。晋国相国赵盾认为国君应该立长,不该立小,他提出迎回在秦国的公子雍。众大夫经过商议,同意赵盾的意见,决定派大将先蔑和大夫士会去秦国迎回公子雍。

先蔑和士会出发以后,晋襄公的夫人穆赢天天抱着太子夷皋到朝堂上哭,她哭着说:“这是先君的嫡子,为什么抛弃他?”穆赢又向赵盾哭诉:“先君临终,以此子嘱卿,尽心辅佐。君虽弃世,言犹在耳。若立他人,将置此子于何地耶?不立吾儿,吾子母有死而已。”

众大夫经不起穆赢天天哭闹,也担心太子夷皋长大会责难他们,于是,赵盾和其他晋国大夫拥立太子夷皋继位,他就是晋灵公。

先蔑和士会和秦国军队送公子雍来到两国边境,等待交接。先蔑和士会听闻晋国已经立了太子继位,非常生气,跑回秦国军队,不回晋国。赵盾考虑到来日必有一战,不如先发制人,夜袭秦军。毫无思想准备的秦军被晋国军队打得四处逃窜,公子雍死于乱军之中。

晋国的军队缴获秦国大量物资,只有大将先克的部下骁将蒯得只管抢夺物资,不顾安危只管进,结果被秦军打败,反而丢了戎车五乘。先克想按军法杀了蒯得,众将求情,先克告诉赵盾,赵盾剥夺了蒯得的田禄,免去死刑。蒯得非常恨赵盾。

大将箕郑父、士穀、梁益耳三人私交甚厚,自从赵盾升为中军元帅,士穀和梁益耳都失去了兵权,连箕郑父也不高兴。三人商议,想联合秦国,推翻赵盾。

四十八回从这里开始。没想到赵盾打败秦国,凯旋而归。三人非常愤恨。晋国大将先都为下军副将,因为主将先蔑出逃到秦国,也恨赵盾。大夫蒯得被先克用军事力量夺走他的田产,心怀怨望,告诉士穀。士穀说:“先克倚仗他是赵盾的下属,所以才敢如此横行。赵盾的势力完全依靠先克的中军。只要找一个死士,刺杀先克,赵盾就会势孤力单。这件事非得先都不可。”先克在去祭拜先祖先轸的时候,被先都派家丁伏击刺杀。

二,赵盾斩杀五大夫

赵盾听闻先克被杀大怒,下令彻查。先都等人惊慌,和蒯得商议,他们怂恿士穀和梁益耳早点起事。不料梁益耳醉酒泄露消息告诉梁弘,梁弘告诉臾骈,臾骈又向赵盾报告。赵盾和臾骈先逮捕先都,把箕郑父请入朝堂,秘密派荀林父等三员大将,逮捕士穀和梁益耳、蒯得,赵盾把箕郑父也一同下狱。

赵盾禀告晋灵公,晋灵公年幼,他的母亲穆赢想放过这几个人,赵盾说:“主少国疑,大臣擅杀,不大诛戮,何以惩后?”赵盾下令杀了先都、士穀、箕郑父、梁益耳、蒯得这五个人。赵盾录用先克的儿子先縠为大夫。

逃往潞国的、曾经是晋国大将的狐射姑对潞国大夫酆舒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在冬天依赖太阳的温暖,在夏天害怕太阳炎烈。”

三,楚穆王伐郑、伐陈

楚穆王篡位之后,也想做中原霸主,听闻谍报说晋国幼主新立,赵盾专权,诸大夫争相残杀。所以楚穆王召群臣计议,想侵犯郑国。

大夫范山进言:“晋君年幼,他的大臣志在争权,不在诸侯。这个时候出兵,谁能挡得住呢?”

楚穆王非常高兴,派斗越椒为大将,蒍贾为副将,率兵车三百乘伐郑。楚穆王自己带领两队精兵,屯于狼渊以为声援。又另外派公子朱为大将,公子茂为副将,率兵车三百乘伐陈。

郑穆公听闻楚兵临境,急忙派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率兵抗拒楚军。郑穆公嘱咐他们固守,不要和楚军交战。另外派人向晋国告急。

斗越椒连日挑战郑兵,郑军坚守不出。斗越椒怕时间拖到太长,等到诸侯援军到来,就没有胜算,他想了一个办法:他传令军中说粮食快没了,大家可以去村庄抢劫粮食,以供食用。而他自己每天在营帐里鼓乐饮酒,到半夜才散。消息传到楚穆王的耳朵里,楚穆王疑心斗越椒轻视敌人,想亲自前往督战,范山说:“伯赢智士,一定有计谋,过几天捷报就会传来。”

郑国公子坚见楚军不来搦战,心中疑虑,派人探听,打听到楚军四处劫掠为食,斗越椒每天鼓乐饮酒,酒后谩骂,说郑人无用,不堪厮杀。公子坚非常高兴,决定趁夜劫楚营,公子庞和乐耳也赞同。

公子庞想把军队分作前中后三队,次第而进,公子坚认为劫营和对阵不同,可分左右,不分前后。

于是,郑军三将并进。快到楚营的时候,远远望见楚营灯烛辉煌,笙歌嘹亮,郑军到来,楚军全不抵挡。公子坚首先冲进楚营,鼓乐的人全部四散奔走,只有斗越椒坐在那里不动。公子坚上前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草人,真正的斗越椒带领楚军从公子坚的身后杀来,公子坚会合公子庞和乐耳,一路逃奔。

行不到一里,三人遇到蒍贾埋伏的兵马。前有蒍贾,后有斗越椒,郑军大败。公子庞和乐耳被擒,公子坚舍命来救,也被楚军俘获。

郑穆公非常害怕,群臣建议向楚国投降。郑穆公派公子丰到楚营谢罪,纳贿求和,誓不背反。斗越椒请示楚穆王,楚穆王同意,斗越椒释放公子坚、公子庞、乐耳。

楚穆王传令班师,中途听闻楚公子朱伐陈兵败,副将公子茂被陈国抓获,请求郑穆公派兵复仇。楚穆王正想派兵攻打陈国,陈国派使者送还公子茂,也要向楚穆王乞降。楚穆王传檄征取郑、陈两国之君,会同蔡侯,冬十月在厥貉相会。

晋国赵盾因为郑国告急,派人约会宋、鲁、卫、许四国之兵,一同营救郑国,还没来得及到达郑国,就听闻郑国已经投降楚国,楚军已经班师回国。又听闻陈国也投降楚国。宋大夫华耦、鲁大夫公子遂都请求讨伐郑国和陈国。赵盾没有同意,各国班师回国。

四,楚穆王自居中原伯主

楚、郑、陈、蔡四国君主约会的时间到了,陈侯朔和郑伯兰秋末就在息地等候楚穆王。楚、郑、陈三国之君到了厥貉时,蔡侯早已在厥貉等候,并且以臣之礼,拜见楚穆王,陈侯和郑伯私下说:“蔡侯如此屈礼,楚穆王必定以为我们怠慢他。”所以陈侯和蔡侯为了讨好楚穆王说:“宋君不来参拜,君王可以讨伐他。”楚穆王笑着说:“我屯兵于此,正想伐宋。”

当时宋国宋成公已死,他的儿子昭公杵臼已继位三年,他信用小人,排斥公族,穆、襄之党作乱,杀司马公子卬,宋国大乱。宋国司寇华御事调停国事,宋国渐渐安宁。

宋国听闻楚穆王和几个诸侯在厥貉相会,有窥视宋国的意图。华御事建议宋昭公去厥貉迎接楚穆王,向楚国求和。宋昭公认为这样可以,亲自到厥貉迎接、拜见楚穆王。

楚穆王带着各位诸侯田猎,叫各诸侯的车驾上带着火炬,用于取火。楚穆王追赶一群狐狸,狐狸钻进深洞,楚穆王回顾宋公,叫他取火熏狐狸,宋公的车上没有火炬。楚司马申无畏请奏:“宋公违令,君不可以加刑,可以惩罚他的仆人。”楚穆王下令鞭打宋公的仆人三百下,以儆诸侯,宋公非常惭愧。这是周顷王二年的事。这时候楚国最强横,楚穆王派遣斗越椒到齐国、鲁国行聘,楚穆王俨然以中原伯主自居。

五,秦康公伐晋

晋国说好从秦国迎回公子雍,却又立太子夷皋继位,并且杀了公子雍,大败秦国,秦康公怨恨晋国,加上五年前的宿怨,听闻晋国赵盾专权,诛戮大臣,陈、蔡、郑、宋都臣服于楚国,晋国不能禁止,秦康公认为晋国已弱,他想趁此机会伐晋。

秦康公派孟明留守,拜西乞术为大将,白乙丙为副将,士会为参谋,出车五百乘伐晋。

赵盾听闻秦军伐晋,率晋国军队抗击秦军。他自己率领中军,迁荀林父为中军副将,替补先克。

用提弥明为车右,派郤缺替代箕郑父,为上军元帅。赵盾有个从弟赵穿,他是晋襄公的爱婿,他自请为上军副将,赵盾认为他年少好勇,未曾历练,没有同意。赵盾让臾骈为上军副将。

又派栾盾为下军元帅,替补先蔑,又派胥甲为副将,替补先都。赵穿请求作为赵盾的私属,依附于上军,他想立功报效,赵盾同意了。

军中缺司马,韩子舆的儿子韩厥,自幼在赵盾家长大,成为赵盾的门客,贤能有才,赵盾把他推荐给晋灵公而重用他。

三军出绛城,军队肃整,中间有一个小插曲。有一个兵卒乘车冲入中军,御车兵卒对韩厥说:“赵相国忘了带饮具,奉军令来取,特此追送。”韩厥大怒说:“兵车行列已定,岂容乘车擅入?依法当斩!”兵卒哭告说:“这是相国的命令。”

韩厥说:“我韩厥为司马,只知有军法,不知有相国。”说完,韩厥杀御车兵卒,毁掉他的车。

诸帅对赵盾说:“相国推举韩厥,而韩厥杀戮相国的御车兵卒,毁掉他的车。这人忘恩负义,恐怕不可重用。”

赵盾微笑,派人召来韩厥,诸将都认为赵盾会责难韩厥而报怨。赵盾不仅没有责难韩厥,还夸赞他,说将来晋国执政的人必定是韩厥,韩氏一族一定会因为韩厥而昌盛。

晋国军队屯兵于河曲,臾骈献策说:“秦国军队养精蓄锐多年,他们的锋芒正盛,我们应该深沟高垒,固守不战。秦军不能持久,必定退军,等秦军退军的时候,我们再追击秦军,一定能大获全胜。”

秦康公因为晋军不出战,向士会问计,士会本来是晋国大夫,对晋国的情况很了解,知道晋军里的赵穿是个会坏事的家伙,建议秦康公派秦军袭击赵穿所在的晋国上军。

秦康公派副将白乙丙挑战晋国上军,赵穿果然按捺不住,追了白乙丙十多里,怪臾骈等人不协力同追。赵穿派兵卒大骂,呼喊:“有志气的都跟我来。”三军没有人听他的,只有胥甲认为赵穿是真正的好汉,他正想出兵相助,上军元帅郤缺派人向赵盾报告,赵盾大惊说:“狂夫独出,必定会被秦军擒获,不能不救。”赵盾传令三军,与秦军交战。

赵穿和秦军白乙丙交锋,互相有杀伤,秦军西乞术想来助战,夹攻赵穿,看见晋军到来,不敢混战,两国都鸣金收兵。赵穿很恼火,赵盾说秦国是大国,不能轻敌,必须用计破敌。赵穿没好气地说:“用计用计,吃了一肚子好气!”

秦国派使者来下战书,臾骈对赵盾说:“秦国使者口中虽然请战,但他的眼睛彷徨四顾,似有不安宁的样子,好像有些怕我们,秦军一定准备晚上退军回国。我们在河口埋下伏兵,必定大获全胜。”赵盾认为这个计策非常好,正准备下令在河口设伏。不料,这个计划被胥甲听到,胥甲告诉赵穿,赵穿在晋军门前大叫:“我晋国兵强将广,岂在西秦之下?秦国来约战,已经同意了,又要在河口设伏,为掩袭之计,这哪里是大丈夫所为?”赵盾听闻,跟赵穿说:“我没有这个打算,不要扰乱军心!”

秦国谍报员把赵穿的话,告诉秦军,秦军连夜遁逃,从瑕邑出桃林塞回秦国。赵盾也班师回国,治泄露军情之罪。因为赵穿是晋襄公的女婿,又是赵盾的从弟,赵盾不忍心惩罚赵穿,免除了他的处罚,但处罚了胥甲,罢免他的官职,驱逐他去卫国。

六,寿馀劝士会回国

周顷王五年,赵盾害怕秦国军队又来,派大夫詹嘉带兵驻守瑕邑,防守桃林之塞。臾骈向赵盾进言:“河曲之战,为秦军谋划的人是士会,这个人在秦国,我们岂能高枕而卧?”

赵盾认为确实如此,集合六卿商议,这六个人是:赵盾、郤缺、栾盾、荀林父、臾骈、胥克。大家商议必须召回士会,臾骈推荐先臣毕万的孙子寿馀召回士会。寿馀的食邑在魏,他善于权变,要召回士会,就在他身上。

臾骈找到寿馀,寿馀答应了这个任务。臾骈把计策告诉寿馀。

赵盾故意请求晋灵公派寿馀督察防守黄河岸边的晋军,寿馀上奏晋灵公:“臣蒙主上录先世之功,衣食大县,从未知军旅之事。况河上绵延百余里,处处可济,暴露军士,守之无益。”

赵盾假装大怒说:“小臣怎么敢扰乱我的大计?限你三天,取军籍呈报!若再违抗,当正军法!”

寿馀叹息而出,回家闷闷不乐,对妻子说:“赵盾无道,要我督察河口,何日是了期?你收拾家资,跟我去秦国,投靠士会去。”

寿馀喝酒,醉打厨师一百多人,恨恨不绝,还要杀了他们。厨师报告赵盾,说寿馀要叛逃秦国,赵盾派韩厥追捕寿馀,韩厥放走寿馀,擒获寿馀的妻子,把他们下狱。

寿馀连夜逃奔秦国,拜见秦康公,骂赵盾强横无道,特来投降秦国。秦康公问士会,士会认为不可信。寿馀把自己的食邑魏邑土地人民之数献给秦康公。士会本来是晋国大夫,他猜到寿馀的来意,他自己也想回晋国。秦康公请士会跟随他看看寿馀的魏邑,秦康公拜西乞术为将,士会为副将,亲率大军前往魏邑。

到了河口,安好营寨,前方哨报:“有一支军队屯驻,不知何意?”寿馀说:“这一定是魏人听闻有秦兵到来,在这里防备,他们不知道我在秦国。必须要一个熟知晋国事务的人跟我一起去,说明情况,不愁魏有司不听。”

秦康公派士会和寿馀同往。士会知道此去必定不会再回秦国,他跪拜秦康公请求:如果晋国拘押他,求秦康公不要加害他的妻儿。秦康公答应士会:如果能得到魏地,必定重加封赏,如果士会被晋国拘留,一定送还士会的妻子。

秦国大夫绕朝认为有诈,劝秦康公不要轻信寿馀,秦康公不以为然。

寿馀和士会拜别秦康公,秦大夫绕朝追送寿馀和士会,赠送他们一根皮鞭,对他们说:“你们不要以为秦国没有智士,只是主公不听我的话,你们拿着这根皮鞭赶快走,迟了就会有祸。”

士会拜谢,和寿馀驾车快跑,回到晋国。赵盾的儿子赵朔迎接他们。

这回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