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啥意思?它讲得有现实意义吗?

乡村关中


三七指的就是进入三月份以后(指的是阴历三月)的三个日子。这三个日子分别是三月初七、三月十七和三月二十七三天,如果这三天不下雨,那么农村人最害怕的事情就发生了,春旱来临了。因为在这三个日子的前面一个节气是清明,后面一个节气是谷雨,这正好是春回大地,抢播抢种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没有雨水,也就影响了全年的收成。

“四月怕初一”指的是,如果说三月的三个日子,农民们盼下雨的话,那么四月初一就希望不要下雨。因为四月初一这天下雨的话,那么整个春天都将会是无尽的雨季,对于春耕来说,简直就是无尽的灾难。

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这也是古人在过去长期农耕经验的总结,过去农民往往会害怕一些特定的日子,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够判断出气候是否出现了异常。但是现在不用怕了,因为我们现在有了更加精准的天气预报,可以为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而且现在浇水也比以前方便很多。



名人事迹1


你好,我是德州水上泉城,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不问题。这是一句北方农村流传甚广的俗语,是劳动人民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种庄稼的经验。总体意思是农历三月份下雨有利于春耕春种,四月份下雨会对庄稼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过去农村没有什么天气预报,种庄稼全凭经验,靠天吃饭。

在老一辈农民的认识中,农历的三月份,有三个日子对于农业的生产是很重要的。这句话前半句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不下雨的话,因干旱就会严重影响到春耕春种。进而就会影响到以后庄稼的生长。最后会导致庄稼收成减产,影响到农民的日常生活。因此说"三月怕三七"。

再就是后半句的意思了。大家都知道小麦是农民的主口粮,且北方种植的比较多。

如果四月份雨水多,再加上连阴天,就会导致小麦和玉米等庄稼苗出现烂根现象。并且由于接受不到充足阳光,影响叶子的光合作用。这样势必影响到小麦和玉米等庄稼的生长,进而会造成收成减产。因此就有了“四月怕初一”的这个说法。

而且老一辈农民都普遍认为,

如果农历三月初七不下雨,那么十七,二十七也不会下雨。整个三月份将会干旱,极不利于春耕春种。如果农历四月初一这天下雨的话,那么接下来将会是无尽的雨季。这样的阴雨天将会严重影响到春耕春种的。

这句话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现在天气预报很准确,而且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很先进。能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因此,现在农村不用担心了,可以改为"三月不怕三七,四月不怕初一"了。


山东省德州市李瑞峰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古人总结的一句天气方面的农谚,其完整的句子是:“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初一初七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水里捞”。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农历的三月份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初七、十七和二十七这三天不下雨,到了农历四月份的时候,就担心在四月初一的时候下雨。三月初七不下雨和四月初一下雨,这些还不算是最糟糕的天气,如果在农历四月十二的时候下雨了,那就表示这个四月份的雨水非常充足,在后期都会以阴雨天气为主,一直将要持续到小麦收割时,这样显然对于小麦收割是不利的。对于种植过小麦的农民来说,在后期的时候是最怕雨水的。在农历的四月份,冬小麦的生长也处于关键时候了,正是需要阳光的时候,如果雨水太多了,那小麦的授粉、成熟都会受到影响,而麦子长得不好,那么百姓自然就不容易吃饱饭了。

农历三月份,是很多的农作物播种的关键时期,而初七、十七和二十七,这三天正好贯穿了整个三月份,春播农作物正是需要水分的,这样才能发芽、生长。如果这三天不下雨,那就表示整个三月份的雨水很少,而这对于春播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尤其是对麦子返青也不利。老话常说,春雨贵如油,就凸显了农历三月份降雨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到了农历四月份,农民不用担心出现干旱了,反而最害怕出现连续降雨天气。因为在农历四月份的时候,正好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了。立夏节气一到,温度升高了,雷雨天气也增多了。这个时候如今降雨过多,很容易发生洪灾。不仅夏收农作物会受到影响,春播的农作物也最怕水淹,收成就会受到影响。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了,如果农历四月初一降雨了,那后面的雨水比较充足。尤其是在农历四月十二日下大雨了,就表示后期的天气雨水多,这样对于夏收的麦子来说,确实是很不利的。

古人所总结的农谚,是在长期农耕经验的总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