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寶寶越來越愛無理取鬧了,動不動就發脾氣,要怎麼引導呢?

晴晴雨傘


孩子發脾氣,是家長最大的煩惱之一。但是,如果我們因為孩子發脾氣而責怪孩子,就像是我們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能生下來就自己吃飯、走路一樣,其實是我們大人不懂事。

為什麼孩子會動不動就發脾氣?

是因為他的大腦發育是不均衡的。人的大腦分成左右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不僅僅在形態上是分離的,它們的功能也是分開的。人的左腦是邏輯的、語言的、有秩序的和理性的,而右腦則是情感、非語言的、直覺的和全面的。但是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特別是三歲以前,孩子的右腦發育要比左腦快的多,所以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右腦起著統治地位。事實上,人類大腦中負責理性思維和抑制衝動的前額葉皮層要到25歲左右才能發育完成,所以當孩子情緒上來時,他的左腦控制不住,沒法跟自己的右腦說道理,加上前額葉發育的不夠,也就沒法抑制一陣陣的衝動,就容易發脾氣了。所以孩子發脾氣並不是他故意在跟你搗亂,而是他的生理發育還不足以成熟到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想,你就不會因為孩子發脾氣而大動肝火啦!

孩子發脾氣,我該怎麼辦?

既然孩子理智腦沒發育好,經常發脾氣,那我們家長就來幫幫忙,通過兩步驟來讓理智滲透到孩子的情緒裡,逐步教會孩子情緒管理:第一步:共情,在孩子發脾氣的當下平復孩子的情緒;第二步:反思,通過和孩子的溝通讓孩子意識到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從而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第一步:共情——緩解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在情緒腦起主導作用的情況下,完全沒有理性思考的能力,這個時候孩子想到的有“戰”與“逃”。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再去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是根本無效的,首先要處理的是孩子的情緒。我們可以用“你感到——,是因為——,你希望——”句式來跟孩子共情,比如:“你感到很生氣,是因為媽媽不小心踩壞了你的小綠植,你希望你的小綠植能夠長的特別茂密對嗎?”這個時候,孩子感覺到了家長對他的尊重和理解,情緒才能逐漸平復下來。只有當處理了孩子的情緒後,才能解決問題。

第二步:反思——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後,我們就可以和孩子覆盤整個事件的過程,引導他找到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自己發脾氣。小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最好能夠讓孩子扮演家長,這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當孩子開始思考問題,並且用語言表述出來的時候,他的理性腦就開始工作了。

找到孩子情緒的觸發點後,孩子發脾氣,是家長最大的煩惱之一。但是,如果我們因為孩子發脾氣而責怪孩子,就像是我們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能生下來就自己吃飯、走路一樣,其實是我們大人不懂事。

為什麼孩子會動不動就發脾氣?

為什麼孩子會動不動就發脾氣呢?是因為他的大腦發育是不均衡的。人的大腦分成左右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不僅僅在形態上是分離的,它們的功能也是分開的。人的左腦是邏輯的、語言的、有秩序的和理性的,而右腦則是情感、非語言的、直覺的和全面的。但是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特別是三歲以前,孩子的右腦發育要比左腦快的多,所以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右腦起著統治地位。事實上,人類大腦中負責理性思維和抑制衝動的前額葉皮層要到25歲左右才能發育完成,所以當孩子情緒上來時,他的左腦控制不住,沒法跟自己的右腦說道理,加上前額葉發育的不夠,也就沒法抑制一陣陣的衝動,就容易發脾氣了。所以孩子發脾氣並不是他故意在跟你搗亂,而是他的生理發育還不足以成熟到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想,你就不會因為孩子發脾氣而大動肝火啦!

孩子發脾氣,我該怎麼辦?

既然孩子理智腦沒發育好,經常發脾氣,那我們家長就來幫幫忙,通過兩步驟來讓理智滲透到孩子的情緒裡,逐步教會孩子情緒管理:第一步:共情,在孩子發脾氣的當下平復孩子的情緒;第二步:反思,通過和孩子的溝通讓孩子意識到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從而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第一步:共情——緩解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在情緒腦起主導作用的情況下,完全沒有理性思考的能力,這個時候孩子想到的只有“戰”與“逃”。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再去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是根本無效的,首先要處理的是孩子的情緒。我們可以用“你感到——,是因為——,你希望——”句式來跟孩子共情,比如:“你感到很生氣,是因為媽媽不小心踩壞了你的小綠植,你希望你的小綠植能夠長的特別茂密對嗎?”這個時候,孩子感覺到了家長對他的尊重和理解,情緒才能逐漸平復下來。只有當處理了孩子的情緒後,才能解決問題。

第二步:反思——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後,我們就可以和孩子覆盤整個事件的過程,引導他找到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自己發脾氣。小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最好能夠讓孩子扮演家長,這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當孩子開始思考問題,並且用語言表述出來的時候,他的理性腦就開始工作了。

找到孩子情緒的觸發點後,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除了發脾氣還有沒有其它更好的解決辦法,如果孩子想不出來,我們可以提示孩子:“你想玩那個玩具,是不是可以跟媽媽談判呢?”“你是不是可以跟小明提出輪流玩玩具呢?”可以多用啟發式提問引發孩子的思考。

通過這樣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我們可以教會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並且知道當有情緒的時候可以怎樣處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當孩子看到父母對情緒的處理方法他們也會下意識的去模仿,假以時日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就會越來越高,也就學會了“有問題想下一步”,而不是單純的宣洩自己的情緒了。





晴晴好萌


要寫清楚幾歲,孩子每個階段發展任務不同,發脾氣的原因也不一樣


二兩心理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43d21ad81114c8aac21780dead62e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