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當有少年強

編者按:用閱讀積蓄力量,以文字期待新生和希望,把生活過得更有意義。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發起了“心不隔離,你在讀什麼書”主題徵文活動,致敬一往無前的你。來,讓我們感受你的心聲。

“疫下”當有少年強

“我們的樣子,就是中國未來的樣子。”

己亥末,庚子年初,荊楚大地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武漢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將先前的繁華沉默嚥下。仍記得,昨日喧闐中有盛世美景,不曾想一朝闃然。聽不見鞭炮震耳的熱鬧,看不見川流不息的街道,感受不到親戚拜年的親切寒暄和新氣象的喜氣洋洋。武漢病了,湖北病了,我們戴上了口罩,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不顧生死、勇往直前地奔赴抗疫一線,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這一場戰疫。此景此況,不是白衣天使,無法身穿“戰袍”奔赴戰場的我,除了每天關注抗疫一線消息,便只有翻起書,做好我學生的本分。我抬起手,拾起散落在人間的溫暖,心中有萬千言語想道,便提筆寫下如螢火般微薄的光熱。

書中有故事,更蘊藉道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耳畔那首《經典詠流傳·少年中國說》的旋律也讓我情不自禁地將時間撥回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而竟有一些國人無知昏庸,跟隨帝國主義輿論叫嚷“任何列強三日內就可以滅亡中國”,散佈悲觀情緒,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了駁斥帝國主義的荒謬言論,也為批判一些國人自暴自棄、毫無民族意識的奴性嘴臉,梁啟超發憤而著《少年中國說》,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飽含著他慷慨激昂的鬥志以及對中國青年的真切期望。

“少年人如朝陽”“少年人如乳虎”“少年人如俠”“少年人如春前之草”……梁啟超運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每一筆都浸入了對少年的期許,更展示出了少年的無窮力量與朝氣。“製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在梁啟超先生的筆下,少年是無限的希望,身上肩負著的是民族的未來。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裡,中華民族始終在風雨中勇往直前,青年人的身影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翻開歷史書卷,青年執筆叱吒新文化運動,背起槍支在抗日戰場上浴血殺敵。他們胸懷祖國大愛,可文可武,不懼困難,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呼喊,以國之崛起為己任。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當下,疫情下的中國何嘗不是面臨著一次挑戰。病毒肆虐,病人乏力,醫生護士身著防護服前後奔忙。從武漢封城到全國人民居家防疫過年,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場生與死的對決。沒有畏縮不前的人們,只有那身披戰袍滿眼星光的最美逆行者。他們不忘醫者初衷,白衣執甲,逆行出征。

無言的時光裡,我們見證著84歲的鐘南山院士購買“無座票”奔赴武漢的中國精神,見證著火神山醫院10天建成的中國速度,見證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的中國力量,也見證著無數國人團結一致,捐錢捐物資的中國溫情。這兩個月的戰“疫”,我們見證了太多的溫暖,體味到了太多感動,更為生於“種花家”而感到自豪。

更讓我感到熱淚盈眶的是在抗疫一線的戰場中,有精心研製藥劑的院士、與病魔爭分奪秒“搶人”的醫護人員、堅守交通要道的交警、生產防護用具的車間工人,更有一群年輕的身影在閃爍,以自己青春的光芒照亮了武漢和中國。那些在2003年非典暴發時還懵懂無知的孩童,如今已然成年,披上“戰袍”,成為這場戰“疫”的一份子。00後護士劉家怡隨廣東醫療隊馳援湖北,她笑著說“我穿上防護服,就不是個孩子了”;20歲的謝佳慧是福建支援湖北醫療隊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一句“去救人”言簡意賅卻充滿力量;18歲的餘森樂主動報名在口罩廠當臨時工,只願能夠“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沈繁星、沈皓月兩姐妹報名志願者,一句“小時候有別人保護我們,現在我們也能為保護別人出一點力”更讓我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青年群體眼望星辰,堅定信心,儘自己的所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青年的力量,當年“溫室裡的花朵”已然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

我們的樣子,就是中國未來的樣子。我們血脈中流著的是紅色的熱枕,骨子裡是韌勁和執著,心中是祖國和萬千人民。在這群同齡人的身上,我不僅看到了青春的熱血鬥志和萬丈光芒,更看到了中國蓬勃向前的希望。此刻,心中莫名觸動不已,身為師範生的我執筆寫下“少年當有少年強”七字,緊握拳頭,告訴自己定要刻苦學習,承擔起時代的責任,今後站在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為我“種花家”播下更多希望的種子!

我們透過鏡頭看見了武漢漫天飛舞的絢爛櫻花,也相信不久後我們定可共登黃鶴樓,共享美味熱乾麵。此刻,我打開手機,看到了鍾南山院士手捧鮮花的滿臉笑意,聽到了各地醫護人員陸續凱旋的消息,也看到了中國少年在揮汗如雨中脫胎換骨,在逆境挑戰中頂天立地,實現那耀眼的青春“蝶變”!我們將肩負使命,在青春年少中不負韶華,待人間的歡欣鋪滿江城,我們共賞錦繡神州!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作者:陽曉娟

責任編輯:齊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