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司一季度難關:虧損336億機組只剩底薪,航司拆客機座椅改運貨

航司一季度難關:虧損336億機組只剩底薪,航司拆客機座椅改運貨

文|《財經天下》週刊王燦

編輯|鹿鳴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正值財報季,航空公司2020年一季度成績單逐漸揭曉。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航空公司正面臨出行需求萎縮、營收下滑的難關。

近日,華夏航空、山東航空陸續發佈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華夏航空預計虧損9075.70萬元至1.16億元。山東航空預計虧損5億元至7億元。兩家航空公司均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報告期內旅客出行需求下降明顯,營業收入相應減少。

華夏航空表示,報告期內旅客出行由春運前高峰驟然大幅減少,2月影響最為嚴重,3月開始逐步恢復。期內公司運力雖有所增長,但航班執行率、客座率同比均大幅下降,同時固定成本支出無法削減,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降為負數。

山東航空表示,市場需求下降明顯,整個行業呈低迷態勢,公司一季度投入運力大幅消減。

除上述兩公司外,包括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東方航空、海航控股、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將“踩線”4月30日披露一季報。

4月15日,民航局新聞發言人、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熊傑透露,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全行業累計虧損398.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生產運行方面,一季度,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7407.8萬人次,同比下降53.9%。

中信證券首席交運分析師劉正認為,根據各方數據測算,預計今年一季度,包括國航、南航、東航在內的“三大航”可能會減少收入60-75億元,利潤受損在45-56億元之間。

17日,一位民航業觀察人士向《財經天下》週刊表示,未來2-3季度內,全行業仍將呈虧損狀態。

疫情重挫民航業


因新冠肺炎疫情,自1月下旬開始,對比往年,航空客運市場在春運後快速增長的趨勢不再,航空公司各項運營指標呈快速下降態勢。

民航局統計數據顯示,1月23日後航班效益下滑,行業飛機日利用率降至5小時左右,航空公司客座率和載運率下滑至50%以下。

受此影響,1月份,國內航空運輸市場出現負增長,其中航空旅客運輸同比下降明顯。民航局數據顯示,1月份共完成旅客運輸量5060.2萬人次,同比下降5.3%;其中,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4401.1萬人次,同比下降7.0%。

2月,各航司受影響更為嚴重。民航局在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月份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834.0萬人次,同比下降84.5%。

以“三大航”為例,運營數據顯示,“三大航”2月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下降超過65%,旅客週轉量同比下降超過80%,客座率同比下降超過30個百分點。受國內疫情、疫情在海外擴散等影響,國內、地區、國際等分項數據均大幅下滑。

其中,因往年的春運節後高峰不再,國內春運期間旅客運輸量下滑尤其明顯。截至2月18日,民航春運40天累計旅客運輸量3837.4萬人次,比去年春運同期減少47.3%。

3月,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有所回升,達1513萬人次,但同比下降仍達71.7%;日均飛行航班數較2月相比有所增加,日均達到6535班。

不過,一位民航業觀察人士向《財經天下》週刊表示,未來2-3季度內,全行業仍將呈虧損狀態。國際航協(IATA)也曾預測,受疫情影響,2020年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將損失近20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其中大部分將由中國航司承擔。

航司一季度難關:虧損336億機組只剩底薪,航司拆客機座椅改運貨

保住現金流是航空公司當下的主要任務。民航資源網專家林智傑表示,在實施新租賃準則後,各航司的資產負債率多在70%以上。

在此情況下,一季度內,包括南航、東航、國航旗下深圳航空等多家航司發債融資,以在防控疫情期間補充營運資金。

其中,東航集團、東航股份發行了215億元債券,包括4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債;南航集團、南航股份分別發行了1期9億元債券、8期115億元債券,累計融資124億元。

航司如何自救

面對出行需求萎縮、營收下滑,一季度內,各航司採取了多種方法降低成本。其中,減少航班班次,以節省航油成本和員工薪酬,成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

根據民航局公佈的運行保障數據顯示,1月份全行業共保障各類飛行49.0萬班,日均15811班。2月,這一數字斷崖式下滑,僅為15.7萬班,日均5425班,日均航班數同比下降67.3%。

3月,運行保障數據有所回升,共保障各類飛行20.26萬班,日均飛行航班數較2月相比也有增加,達到6535班。

綜合來看,一季度全行業共保障各類飛行85萬班,日均9341班,日均同比下降42.09%。

由於航班數驟減,飛行員、空乘人員收入水平也出現下滑。

有航司飛行員透露,目前收入只剩底薪,飛行小時費則大幅減少,其在2月的飛行小時數不到平常的20%。另據媒體報道,有海航空乘人員表示,在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工資僅為幾十元。

除了一線機組成員外,各航司管理層也紛紛降低薪酬、核減預算。目前,已有東方航空、春秋航空等航司的管理層降薪或緩發薪酬,各航司的宣傳費用預算、培訓費用預算、差旅預算等也被縮減。

節流之外,完成“客改貨”、通過拓展貨運業務開源也是航空公司的一招。

近日,山東航空表示,近期不少客運航班被暫停,而貨運需求增加,故決定改裝三架波音737-800型客機。據瞭解,737-800機型有168個座位,改裝後飛機最大運載能力將達到20噸。

此外,海航集團旗下天津航空也推出“客艙+腹艙”的貨運形式,將部分貨物放置於座椅下方及行李架上。東航武漢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也推出了“客改貨”包機。

這或許會成為部分航司的新增長點。據民航局統計,目前貨運航班量較疫情發生前上漲,2020年3月份全貨機貨運量25.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