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權是如何分配的?

額登


題主你好,我是LT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古代兵權的分配,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方式,所以要從不同時期說起。

(一)先秦時期

這一時期屬於原始社會,還沒有今天意義上的軍隊,作戰雙方的兵士是由各自氏族部落中的堪與戰事的成員臨時召集組成。自夏代以後,由於國家的產生和政治制度的逐步發展,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被建立起來,用作維護和擴大統治的利益。

軍隊組成主要分兩種:

1、氏族武裝:是以血緣團體為基礎的的武裝團體。通過聯姻和結盟組件起來的武裝。

2、奴隸武裝:在長期的戰爭當中俘虜或者外族人員組成的武裝團體。

這類武裝多數掌握在氏族部落首領的手上。

中國最早的戰爭發生於大汶口文化時期

從仰韶文化西安半坡村遺址中我們看到,這個大氏族居住的村落周圍,環繞著一道深壕溝,很可能是當時用來防禦其他氏族侵擾而構築的專門設施。

(二)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沿用了西周時期的"兵農合一"制度,這一制度的特點是服役人員平時散在村社為農,戰時臨時徵集為兵。散在為民時,兵器收歸國家統一保管,臨事徵兵時,同時發授武器,與終日兵不離手、手不離兵的常備軍明顯不同。這就形成臨戰集結和臨時授兵制度。

由於實行民兵制度,卿與將職責不分,卿是將,將也是卿,平日理政是為卿,戰時統兵即為將。平日的各級鄉官,戰時也就是各級軍官。如春秋時晉國的執政卿,戰時也就是中軍統帥。楚國的令尹平時是最高行政官,戰時也統帥軍隊。齊國的國、高二子平日為上卿,戰時即分別為一軍統帥。童書業先生也說過“春秋以上,貴族文武不分職”。

到戰國時期,隨著常備軍的出現,要求有一批具有軍事專長的人來擔任各級將官,並要保持軍官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寓將於卿”的制度始漸趨瓦解,文、武官職從此漸次分離,產生出職業軍官。

“將軍”一名最早是出現在春秋晚期,是由晉國的“將中軍、將上軍、將下軍”的三位軍將簡化來的。後來,“將軍”一名就成了統帥軍隊者的專業名稱。“將軍”有時單稱“將”,是一軍的將領。

(三)秦漢時期

秦和西漢時期的兵役制度,基本上沿襲了戰國的郡縣徵兵制,其特點是以年齡為界定,凡適齡男子均必須服兵役。軍隊一般分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三大部分。中央軍是軍隊的主體部分。

秦王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以皇帝為核心的軍事領導體制。規定:凡五十人以上的軍隊調動,必須經皇帝直接下令,其餘任何人無此權力。同時還必須嚴格執行璽、符、節制度。璽,即皇帝的御印,只有蓋有皇帝御璽的軍令才有效,否則不得執行;符,即虎符,發兵信物,由銅鑄成,背刻銘文,一分兩半,一半留在皇帝手裡,由專人保管,一半發給地方官吏或統兵將領。調動軍隊時,必須由皇帝遣使持符驗合,完全無誤方可領命;節,即皇帝頒給的發兵信物,用作通行證。遠程的軍隊調動,須持節方能一路暢通無阻。璽、符、節三者缺一不可,否則不能生效,以保證軍隊完全服從皇帝一人之命。

(四)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時期基本也是君主中央集權,魏蜀吳分別也建立了自己的軍事領導機關。軍隊由中央直屬軍隊及地方軍隊組成,其中央直屬軍隊又分為中軍、外軍兩部分,地方軍隊即各地州郡兵。

十六國時期,各政權軍隊人的基本兵力是以本統治民族部落兵為主體的少數民族部落後。當時的各少數民族,大都還保留著部落組織。落又稱邑落,為近親家族,是社會的基層組織。落以上為部,每部統落數量不等,少者數百,多者上千。落的首領稱小帥,部的首領稱大人、渠帥等。

(五)隋唐五代時期

隋開皇中以左右衛府、左右武衛府、左右武候府、左右領左右府、左右監門府、左右領軍府等十二府統領禁衛兵,合為十二軍。左右衛掌宮掖禁御,督攝仗衛,下有直閤、直寢、直齋、直後等並掌宿衛侍從;又各統親衛,分置驃騎府、車騎府,以領內軍宿衛。左右武衛領外軍宿衛、左右武候掌車駕護從、道路營禁。左右領左右府(也叫左右領),掌侍從左右、供御兵仗,有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之屬。左右監門掌宮殿門禁及守衛事宜。左右領軍掌十二軍籍帳、差科、辭訟。

唐朝時期十二衛所屬的驃騎、車騎將軍也是領兵官的官銜,其所統之兵實際上大多屬於建成、世民、元吉三王府,十二衛大將軍一般也是尊崇的名號。十二軍各立軍號,萬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玄戈軍,醴泉道為井鉞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寧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平道軍,邠州道為招搖軍,西麟道為苑遊軍。涇州道為天紀軍,宣州道為天節軍。十二衛、十二軍之外,建成、世民、元吉三王還各開府領兵。當李淵起兵於太原時,建大將軍府,置左、右三軍,長子建成為左領軍大都督,統左三統軍,次子世民為右領軍大都督,統右三統軍,另有中軍,由元吉統領,鎮守太原。建成被立為太子後,東宮有左、右三衛府,秦王世民、齊王元吉各置左、右六護軍府及左右親軍府、帳內府,分掌親勳衛及外軍。

這一時期基本上都是個藩鎮自治,這也導致唐末朝廷對藩鎮也完全失控,藩鎮擁兵自重,彼此攻伐。

(六)宋元明清時期

這一時期軍事特點有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軍事體制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宋朝統治者基於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擁兵自重的痛苦教訓,將兵權收回到皇帝手中。宋太祖趙匡胤確立了樞密院掌軍政、三衙分典兵馬、臨時命將出徵的軍事制度,這對於防止武人擁兵割據、維護社會穩定頗有益處。但是這一時期契丹、女真和党項等少數民族,在政權建立之初都還或多或少的保持著昔日“興兵合議”的軍事民主制遺風。隨著政權的日益漢化和封建化,兵權也逐漸集中到最高統治者的手中。所以導致宋朝軍隊的戰力減弱了不少。明清時期的高度中央集權軍事制度,也是由此而來的。

元朝時期又有所不同,早期由鐵木真改革而來軍隊依十進制組成十戶、百戶、千產,並委派了各級那顏為各級軍事首領——即十戶官、百戶官、千戶官。這就是整編中正式確立的千戶制。它改變了過去部落聯盟的鬆散性,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軍事組織形式。蒙古國時期仍處在以征服戰爭為職業的歷史階段,人民基本上過著軍事化生活。一遇戰爭,有戰鬥力的人便被簽發為軍,戰後又散歸草原為民。因此,千戶制在其主要職能上,仍然是一種軍事管理組織形式。

總結:各個時期因為階級、地域、民族等原因和統治團體的決策導致兵制和兵權的逐步演變。


西楚LT


分割兵權

歷史上中國對兵權的分割有一整套系統。

首先第一個防範的措施,是虎符。這個東西后來經過改名,不過本質都是一樣的。虎符被一分為二,右邊的在中央,左邊的在各地統兵官手裡。需要調兵的時候中央會派人手持專門的虎符,跟統兵官保管的那一半進行配對驗證,無誤後才能調動。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東西保密性很高,牽涉很大,所以是專符專用的,一地一符,互相無效。關於虎符有一些很出名的故事,比如說“竊符救趙”,都體現了虎符的重要性。也是因為 虎符的存在,讓中國古代的統兵權和調兵權實現了一個分割,出土的秦國虎符上顯示,凡是調兵50人以上的,就需要出示虎符,緊急情況見到烽火除外。

簡單地說,秦代有咸陽屯兵,西漢早期則是把中央軍細分成了南軍和北軍兩支。其中北軍主要由關中三輔的子弟兵擔任,可以說是漢代最精銳的一支野戰部隊,也是保證中央強勢的基礎。南軍用來戍衛宮廷和城門,是皇帝的近衛部隊,主要由來自關東地區的士兵來輪換。大概有這個印象就行,因為後來具體的變化很複雜,包括增設的北軍八校北軍五校,最終被撤編制的南軍等等,反正對這個大致框架有概念就行。除南軍內部以及其他警衛部隊(殿衛軍、宮衛軍、中尉卒等等)互相制約外,南軍和北軍之間也互相制約。北軍的規模巨大,但是平時除部分當值的之外,是沒有武裝的。大部分武器平時都放在武庫裡。


副史


我們經常看到電視,古代的皇帝掌握著生死大權,這個生死大權更為主要的是兵權,皇帝一般是如何控制兵權的呢?為什麼也會發生將軍造反的事情呢?其實皇帝並不是所有兵權的掌控者,那你不能說只要一打仗就讓皇上親自帶兵去處理呀,所以皇上兵權,一般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是以下的幾種處理方式

一、戰爭時期

在戰爭時期,皇帝一般是把兵權給將軍的,也就是元帥,但是將軍所拿的軍權,也不是全部的,也有一部分是在皇帝自己手的,因為即使你出去打仗,那皇城也需要人保護呀,所以這個時候的皇權大概佔軍權的三分之一,那麼將軍的兵權多了,會不會造反呢?


其實這個時候皇帝是有辦法控制的,方法一般是這兩種同時進行的,第一種就是將軍的家人,將軍出去打仗,自然不會讓你帶家人出去,不只是將軍的家人,還有一些將軍下屬的家人,有的甚至是士兵的家人也在皇城裡,為的就是防止你造反,也為了防止士兵幫著將軍一起造反,所以這是個人質的方式,第二種是因為糧草,將軍打仗,糧草是很重要的,打仗也是為了吃的,所以糧食,所以將軍造反必須要快,否則就會斷糧,士兵們就不會和你賣命,

二、無戰爭時


在沒有戰爭的時候,皇權的分配一般是分三分的,第一份就是守衛皇城的軍權,這方面的軍權,皇上一般會給一個自己非常相信的兩個人,這個任務給任何一個人,不會怕這人造反,但是兩個人互相牽制就不一樣,就像我們看琅琊榜,蒙大統領的禁軍,和謝玉的巡防營一樣。還有就是在城外的軍營,這個軍營是為了打仗可以隨時出兵的重要地方,所以會交個將軍類似的人,掌握這裡的軍權,最後就是在外的軍權,比如各個城市的,這個軍權一般是在黃帝手的,沒有皇帝旨意,是不會擅自出動的。這就是軍權的分配。

三、駐守將軍


其實一般駐守外地的將軍,都是封王封侯的,他們都是一方的霸主,也是因為他們要抵抗外敵,手裡的軍隊,也因此不會太小,這也是最容易造反的人,所以皇帝會把他的家人留一些在京城為官,就像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留人質,這一類人也是最容易被皇帝殺掉的,因為只要一有風吹草動,皇帝就會起疑心,就像楚喬傳的燕洵的父親一樣。



伴君如伴虎,其實也是這麼來的,真真能夠造反的永遠是兵權,被皇帝信任意味著你要步步高昇了,但是同時也意味著,你可能就在死亡的邊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