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花卉为村民传经送宝 新疆库车85岁老党员家门口建脱贫培训基地

这几天,在新疆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硝尔库勒艾日克村,85岁老党员再那甫汗•克比尔的脱贫培训基地又开放了,不但吸引了本村的人来学习,还吸引了不少外村的学员。

她的脱贫培训基地是2016年年初开始建设的,有2个大棚,面积仅0.3亩,种有月季、玫瑰、橡皮树、平安树等20余个品种,每年安置3名贫困农民就业,培训贫困户50多户,吸引3000余人参观。

“2015年底,党中央提出脱贫攻坚战略,我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能为脱贫攻坚做点什么呢?当时我思来想去,就利用自己的特产,在家门口建了一个花卉养殖基地,来带动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月11日,再那甫汗•克比尔说。

0.3分地能产出多少效益?再那甫汗•克比尔用实际行动让村民看到,只要有技术,在家门口一个能挣5000元是随随随便的事。

三年前跟着老人学种花的阿瓦罕•巴吾西,如今已经有了一个1.5亩的大棚,每年收入达7万余元。她说:“一盆花卖35元,一个月轻轻松松卖200多盆花,效益很可观。”

村里的贫困农民米日古丽•艾拜都拉跟着老人学了一年养花,去年种了一个大棚的花卉,挣了4.2万元,摘掉了贫困帽子。

跟着老人学种花的贫困农民海丽切木•阿桑说:“我家里孩子多,丈夫外出打工了,我只能在家照顾孩子,是老人给了我工资,让我跟着她学习种植技术,经过这大半年的学习,我心里有底了,今年也要养花致富。”

在老人的带动下,全村人都爱上了养花,村口、村中道路两旁、村委会、小广场都建有花园;每家每户也都在门口开辟了花池,家中至少养有10余盆鲜花。

“到了夏秋两季,我们村就成了花园,前来参观赏花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不少新郎新娘到我们村来拍婚纱照。”村民阿不都外力•吐尔逊自豪地说。

今年以来,随着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变,硝尔库勒艾日克村也成了远近有名的“美丽乡村”,阿克吾斯塘乡和哈尼喀塔木乡的农民纷纷到硝尔库勒艾日克村购买花卉,不少村还组织了村民前来参观学习。

村党支部书记伊沙米丁•艾合买提说:“再那甫汗老人的脱贫培训基地给我们村带来了不少好处,让我们村变得更美了,人变得更勤快了,近几年来还为我们村培养了17名特色种植人才,为村里所有贫困户在去年底摘帽做出了贡献。”

再那甫汗•克比尔1978年入党,曾经担任过村妇女主任, 2002年开始,老人开始了颐养天年的生活,在家里尝试着栽种花卉。

“那时候没有多少经验,就栽种点月季、夹竹桃等家常的品种,到了2010年之后,又种了菊花、玫瑰等稍微娇贵点的品种,后来又尝试着栽种平安树、发财树、橡皮树,多了就送送周围的邻居,感觉很好。”再那甫汗•克比尔说。

可是,村里还有不少贫困户,让老人一直牵挂在心头,她时常照顾他们,不但给他们送花,还给他们送米面,但一直解决不了问题,让她陷入到烦恼之中,每次开党支部会,她也提的建议最多。

2015年11月底,党中央确立了扶贫攻坚战略,再那甫汗•克比尔心里亮堂了,她要建一个花卉基地,帮助贫困户脱贫。

“当时儿子们说,我有吃有喝,年龄又大了,不要折腾,我不服气,给村党支部一说,村里很支持,几个党员来帮助我搭了大棚,儿子顺着我的心,也就支持我了。”老人说。

由于规模太小,村里人看不到眼里,老人叫了几个贫困村民来,人家都不来,她急了,就掏钱雇佣他们来,“一天60元,都是妇女,反正在家里没事干,来了也没有重活,干了一看,我这里一天能卖不少钱,就用心了,争着要来跟我学。”

如今,老人成了远近知名的“养花达人”,附近三个乡的农民都来到她这里取经,她更忙了,说话声音哑了,但更开心了。

“作为一名党员,我就要退岗不退休,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老人说。( 龚喜杰、王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