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什麼是遺傳病?

遺傳病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單基因遺傳病,即一個基因突變就會引起的遺傳病,通常十分容易遺傳給下一代,如果該基因遺傳給了下一代,那麼下一代也很容易罹患同樣的疾病。目前發現了6000餘種此類疾病,比如短趾症、白化病、早老症等。

第二類是多基因遺傳病,一些腫瘤就屬於此類疾病。腫瘤發生會出現一種家族聚集現象,這為研究腫瘤的遺傳易感性提供了一些早期的線索,最典型的病例就是G家族。美國密歇根大學的Watson教授早年間發現了一個腫瘤家族,家族的先症者是一位男性,他出生於德國,後在美國生活,最終死於癌症。他的子孫後代陸續出現了多名癌症患者,在其七代(共929名人)後人中,有115人罹患癌症,其發病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

這種由遺傳基礎決定一個個體罹患腫瘤的風險,就是腫瘤的遺傳易感性。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癌症真的會遺傳嗎?

經常會有新聞報道說,一戶人家,父子或者母子先後被確診為癌症,甚至還是同一種癌症。比如,很多人熟知的演員梅豔芳因宮頸癌病逝,她的姐姐和兩個哥哥也患腫瘤。這是一個典型的“高癌家族”。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茱麗因檢測出遺傳了乳腺癌基因,決定切除雙乳。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她之所以做出如此驚人的決定,是因為通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攜帶有BRCA1基因突變,該基因突變使其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50%~87%,她的母親和姨媽分別因為卵巢癌和乳腺癌去世。研究發現,40-45%的遺傳性乳腺癌患者都與BRCA1基因突變有關。如果是攜帶BRCA1基因突變的女性,在70歲之後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的幾率將達到50%~80%。

然而,並不是攜帶有腫瘤易感基因的人群就一定會罹患癌症。腫瘤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換句話說,攜帶腫瘤易感基因的人大多是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才會得病。以吸菸與肺癌為例,有些人攜帶易感基因,在吸菸的環境下就更容易罹患肺癌;而有些人沒有攜帶相關易感基因的人,可能即使抽菸數十載也未必罹患肺癌。

因此,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決定個體患某種疾病的風險稱為易患性。值得注意的是,易患性是呈正態分佈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大多數人都處於易患性的平均值,易患性極高和極低的人群都十分稀少。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說得多了,聽得多了,很多人“聞癌色變”。家中有親人患癌,幾乎所有直系親屬都想找個地方問問自己有沒有被遺傳的風險?怎樣預防?怎樣篩查?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癌症可以預防嗎?可以!

癌症可預防,絕不是空口白話。現代醫學表明,癌症1/3可預防,1/3可治癒,而剩下的1/3也可以通過治療來減少痛苦。

某三甲醫院,接診了一位病人張先生,被確診為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甲狀腺髓樣癌的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徵。在醫生建議下,張先生手術後做了基因檢測,結果真發現RET基因的11號外顯子上發生了突變。考慮到家系中發生類似病例的可能,張先生的兒子進行了篩選,若也同樣存在基因突變,則需要進行預防性甲狀腺切除。所幸的是張先生兒子最終檢測結果顯示陰性,全家的顧慮沒了,今後的日子安心多了。

癌症發生主要是因為基因發生了重大變異,有些人先天攜帶了容易導致癌症發生的致病風險基因。不妨做一次相關基因檢測,提前預知致病風險,有針對性的進行早期干預。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基因檢測適合哪些人群

基因檢測適合所有關注健康的人

有遺傳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家族中有多人患腫瘤的人群

家族中有發病年齡較早的腫瘤患者的人群

已明確有常見疾病的人群及親屬,如糖尿病等

生活不規律、飲食不合理的人群

社會壓力、心理壓力較大的人群

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惡劣的人群


直系親屬患癌後,自身患癌風險到底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