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老人與志願者73天的“電話情緣”-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患癌老人與志願者73天的“電話情緣”

張橋珍在家親筆寫了一封近千字“感謝信”

記者張勇軍 攝

患癌老人與志願者73天的“電話情緣”

陳豔芬在辦公室給張橋珍老人打電話問候

記者張衡 攝

“小陳,真的是你嗎?”

4月23日上午9點,蔡甸區大集街千年美麗小區9棟一樓,志願者、蔡甸區公共檢測檢驗中心工作人員陳豔芬,聽說張橋珍老人要去醫院化療,第一次登門,送來了一些防護服和口罩。

73天、70多個電話之後,張橋珍第一次見到“親人”,不禁淚眼婆娑。2月9日,因為疫情排查,陳豔芬與張橋珍結下的“電話情緣”成為小區佳話:每天一次問候,幫老人墊錢買藥、買物資……

張橋珍患有腸癌,春節前才出院。老伴去世,她一人獨居,女兒遠嫁湖南。“我要是有事,小陳肯定會管我的。”老人說,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她害怕自己有個三長兩短,“是陳豔芬給了我溫暖和安全感,她是我的恩人”。

“她給了我溫暖和安全感”

張橋珍今年65歲,家住千年美麗小區,是武漢市弘橋中學退休教師。2019年,因為腸癌復發,住院數十天。近日,記者採訪她時,她穿著梅紅色毛衣,一條絨毛睡褲,說話時還不停整理腰間的衣服,“剛做完手術,腰上還掛著袋子”。

老人口中的恩人“小陳”,是蔡甸區公共檢測檢驗中心業務監督科科長陳豔芬。她們之間的“電話情緣”始於疫情排查。2月9日,獨居在家的張橋珍,接到了“陌生電話”。

“您是張橋珍老人嗎?最近有沒有發熱……”打電話的是陳豔芬。第一次電話交流,張橋珍老人如實告知自己的情況。讓老人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上午10點,電話如約而至。陳豔芬樸素的問候,讓張橋珍備感溫暖,幾度哽咽。“女兒被阻隔在湘西,回不來。我萬一出現意外,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張橋珍不願給人添麻煩。直到第3次接到陳豔芬的電話,才試著提了需求:“可否幫我買些蔬菜?”第二天,陳豔芬委託同事、下沉到天鵝湖社區的幹部黃紅松將菜送上門:藕、蘿蔔、香乾、豬肉……

“每次陳豔芬代購回蔬菜、肉類,都囑咐我們不要收老人的錢。”黃紅松和同事先後給張橋珍送去了4袋蔬菜、3提肉。黃紅松說:“2月底,我們給張橋珍帶去了260元的排骨、筒子骨,老人很感激,強塞了300元錢,委託我們還給陳豔芬。沒過多久,陳豔芬又買了2斤肉和5斤蔬菜。”

“這種大愛感動著我身邊的人”

為了表達自己的謝意,張橋珍花了很長時間,在家親筆寫了一封近千字“感謝信”。她在信中說:“疫情期間幾乎每天一個電話,噓寒問暖。陳豔芬不僅幫我買菜買藥,還要她家人早上7點去肉類供應點排隊幫我買肉買排骨。”

“特別是2月15日那天,天特別寒冷,下著大雪。她為了幫我和幾位老人買藥,在風雪中,一家家藥店跑,一樣樣藥品問。直到傍晚7點鐘,她的電話打來了,說藥買到了,明天早上送來。我的感動無法形容。”“這種大愛也感動著我身邊的人。”

陳豔芬今年51歲,2月8日單位駐點支援千年美麗小區,她協助排查小區1141戶3400人中有無發熱病人,因此結識了5名獨居老人。張橋珍情況較為特殊,是她最惦念的人。70多天裡,每天上午10點左右,陳豔芬準時一個電話。漸漸地,兩人成了“好姐妹”。

在陳豔芬的電話陪伴下,張橋珍心情開朗起來,身體、精神狀況越來越好。4月23日,陳豔芬特地上門看望張橋珍老人。“人都會老去,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看到她精神狀態不錯,我也踏實了。”

記者張勇軍 張衡 通訊員孫克亮

來源: 武漢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