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囤廁紙,多買巧克力,留在武漢的德國教授,告訴歐洲親友這些經驗

在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後,武漢大學德國籍遙感專家蒂莫·巴爾茨選擇留在武漢,和家人、同事一起共渡難關。如今,武漢正在逐漸恢復往日生活,但德國的疫情仍未結束,幾個月來,從德國家人、朋友擔心他在武漢,到他在武漢擔心德國的家人、朋友。這段時間,巴爾茨對於抗擊疫情有著哪些切身的感悟和思考?

為何選擇留下?“我的家在這裡啊”

今年是德國教授蒂莫·巴爾茨來到武漢生活的第12年。他目前任教於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跟中國太太和兩個孩子生活在武漢。當疫情來襲時,他堅定地選擇留在武漢。巴爾茨說,武漢就是他的家,他還要和家人、同事一起堅守。

別囤廁紙,多買巧克力,留在武漢的德國教授,告訴歐洲親友這些經驗

蒂莫·巴爾茨

巴爾茨:“我留在這裡,是因為當時覺得很安全,看到這種情況,我問自己,為什麼要回去呢?我的家在這裡,我要和家人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事們都留下。之後有幾天的確感覺形勢比較嚴峻,2月份的時候也挺害怕的,之後就慢慢適應了,開始精打細算地準備食材。”

宅在家裡嘗試做川菜

不過……孩子們給了“差評”

在家待了70多天沒法出門,社區團購只有中餐材料,平日做德國菜的巴爾茨,開始試著做川菜,他自己感覺很不錯,但是兩個孩子覺得一般。

巴爾茨:“我現在也會做中餐了,平日我都是做德國菜,但社區的團購一般都是中式佐料,所以我試著做了點川菜,感覺不錯!”

別囤廁紙,多買巧克力,留在武漢的德國教授,告訴歐洲親友這些經驗

蒂莫·巴爾茨的孩子們

帶孩子寫論文

這幾十天忙碌又充實

隨著武漢各個小區逐漸解除封閉,巴爾茨也能帶著家人到附近走走,甚至還能點外賣了。巴爾茨說,在疫情期間,他除了看孩子,還完成了不少工作,和同行完成並發表了一篇論文。採訪結束後,緊接要視頻面試下學期打算報考武大的國際學生,從明天(18日)開始,他還要準備開始給學生們視頻授課

巴爾茨:“我在家把論文寫完了,和在瑞士的同行一起寫的,我在這邊的早晨開始寫,之後發給他,剛好也是他的早上,這樣一來反而更快了。結束採訪後,我就要去視頻面試報名的國際學生了,從本週五開始,我要恢復網絡授課。”

給德國的家人傳授經驗:

戴口罩,多買巧克力,別囤廁紙

雖然巴爾茨在武漢的生活正在一步步回到正軌,但是在家鄉的疫情仍在蔓延,他和仍在德國的家人、朋友的通話內容,也從一月、二月的家人擔心他,變成了三月、四月他開始擔心家人。

巴爾茨:“一開始我告訴家人別擔心,目前德國的疫情沒有其他歐洲國家那麼差,但是我也很擔心他們。現在德國對出行的限制沒有武漢當時那麼嚴格,我一個哥哥在家辦公,但其他的家人朋友還要出門上班,出去買東西,我告訴他們,除了必須的購物、上班之外,能在家裡待著,就千萬不要出去了。”

巴爾茨說,前不久他把自己在武漢的經驗都傳授給了在歐洲的家人、朋友:別囤廁紙、戴口罩,多買點巧克力這樣能讓人開心的食物

巴爾茨:“當德國疫情開始的時候,我朋友問我,到底該去囤點什麼?在家這麼多天,怎麼讓孩子能開心呢?我告訴他,廁所紙肯定是沒必要的,多去買點像巧克力這樣的食品,反正我給孩子買的巧克力還挺有用。讓孩子在家裡待這麼久是挺難的,這時候讓他們吃巧克力開心一下。記得在超市裡和別人離得遠一些,我不明白一開始德國媒體為啥沒建議大家戴口罩,也許是真的不夠,都要留給醫務人員吧。”

談到全球共同抗擊疫情,巴爾茨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他也多次接受過中外媒體採訪,現在最重要的是,人們不應該讓情緒佔據上風,而應該進一步張開臂膀,不斷加強科學和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無論如何,病魔終將被科學、教育和人類合作所擊敗

(來源: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 總檯央廣記者:任夢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