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戰“疫”一線的民主黨派醫衛工作者

記戰“疫”一線的民主黨派醫衛工作者
記戰“疫”一線的民主黨派醫衛工作者
記戰“疫”一線的民主黨派醫衛工作者

這是以生命赴使命的熱血擔當——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面對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團結奮戰。為了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340多支醫療隊、4.2萬名白衣天使辭別親人,剪髮掩淚,逆行荊楚,以血肉之軀挺身阻擋在病毒前面。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生與死的考驗擺在面前時,廣大民主黨派成員沒有退縮,他們與共產黨員並肩作戰,表現出堅定的政治自覺、使命擔當和無私奉獻,他們用醫者仁心譜寫了守護生命的讚歌,他們無愧於參政黨一員身份。

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來

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白衣戰士們是疫情中最動人的身影。

2月7日,吉林大學第二醫院援鄂醫療隊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急速前進的隊伍中,民革吉大二院支部主委、急診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尹永傑跛行的身影有些特別。

之所以“跛行”,是因為他剛做完腰椎間盤突出手術不久,還沒恢復好。作為吉大二院重症醫學的領軍人物,大病初癒的尹永傑堅決請纓支援武漢,成為這個戰場上的“跛行”逆行者。

“只因身著白衣,肩上多了一份責任。”“我要到抗疫一線去!”“總得有人站出來。”面對疫情的肆虐和未知的風險,白衣戰士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因為疫情的可怕而退縮。

“在這次逆行中,我從不覺得自己是一名勇士,或者有多偉大,我認為,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和我能做的。”民盟盟員、遼寧丹東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姜凱麗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身為兩個年幼孩子媽媽的姜凱麗作為丹東首批援漢醫療隊隊長,進入的是武漢蔡甸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ICU病房,這裡收治的重症患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只能依靠醫護人員。出發那天,她甚至來不及和熟睡的兩個女兒說聲再見。

“什麼事都沒有病人的事重要。”民建會員、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周正一句簡簡單單的話,道出了逆風而行的白衣戰士的心聲。

大年初一的晚上,周正接到了所在醫院要組派應急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的通知,他義無反顧地選擇衝到最前線,帶領河南省首批支援湖北應對疫情醫療隊的137名“逆行者”馳援武漢。

本是萬家團聚時,如果不是使命擔當,誰不想和家人團聚,誰不顧及個人安危,誰沒有自己最深的牽掛?可是當疫情襲來,在自己的“小家”與祖國的“大家”之間,在退回來保護一己安全與衝上去守護大眾健康之間,後者永遠是可愛的白衣戰士堅定的選擇、執著的信仰。

隨著疫情蔓延,越來越多像尹永傑、姜凱麗、周正這樣迎難而上、義無反顧衝向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民主黨派醫衛工作者,主動放棄休假,投身抗擊疫情工作中。

山東省副省長、民革山東省委會主委孫繼業,貴州省副省長、民革貴州省委會主委王世傑,分別於2月11日和2月22日,率領援助湖北的醫療隊伍,親赴湖北一線指揮;農工黨黨員、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梅仲明在救治患者中染上病毒,以身殉職;九三學社社員、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張勁農是首批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之一,“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來!”在家隔離治療一週後逐漸恢復的張勁農說,康復後將繼續投入這場戰鬥,與大家並肩作戰……疫情蔓延全國,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逆行者,每座城市的醫院裡都有民主黨派醫衛工作者戰鬥的身影。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先後有63300餘名民主黨派醫衛工作者奮戰在全國各地抗擊疫情第一線。其中各省援鄂醫療隊中有民主黨派成員908名,包括民革黨員68人、民盟盟員160人、民建會員20人、民進會員75人、農工黨黨員333人、致公黨黨員47人、九三學社社員201人、臺盟盟員4人。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有的只是突發事件後,更多像尹永傑、姜凱麗、周正這樣的戰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奔波在救死扶傷最前線,用自己的安慰、汗水和大愛,為我們築起了對抗病魔的“安全線”。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使命與擔當,踐行了“醫者,不擇遠近高下,

必赴”的信念。

日夜鏖戰,守護生命

疫情就是命令,病房就是戰場。扶危渡厄,醫者擔當。

“現在,我每天都在刷新不休息的紀錄。”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民進會員、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羅光偉,已在崗位上連續奮戰了60多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羅光偉立即參與組建武漢市第一醫院發熱門診,為全院病人展開排查治療,是此次戰“疫”的急先鋒。兩個多月來,他隨時都處在待命狀態,常常顧不上吃飯,白天黑夜連軸轉。

對於這些,羅光偉總說是職責所在,“我覺得無論是從醫生的職業,還是從一個民主黨派成員的責任來說,只要國家需要,我肯定第一時間站出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羅光偉的無畏和堅定只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各民主黨派成員精神的縮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羅光偉”在分秒必爭地挽救生命。

“把這些重症患者搶救下來,是最值得欣慰的事。”在武漢協和醫院戰“疫”一線,臺籍醫生許可慰如是說。

44歲的許可慰是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也是定居祖國大陸的第三代臺胞、臺盟盟員。從2月8日起,他率醫療團隊來到武漢,投入抗疫最前線。“在這裡沒有‘放棄’二字,我們會全力以赴,力求讓每一位患者都儘快康復。”許可慰說。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是他們出征的誓言,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是他們的使命與承諾,口罩在臉上留下的壓痕是他們戰鬥的勳章。

照片中的她雙目凝視、眉頭緊蹙,睫毛上還掛著汗珠,蒸發的汗水已經在防護面罩上凝結了一層細密的水霧,她被網友們稱為“最美面罩姐姐”。她就是致公黨員、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護士喻銀燕。“不知道這張照片是什麼時候被拍下的,防護服密不透風,裡面的衣服全被汗水打溼了,但工作時卻渾然不知。”喻銀燕後來說。

夜以繼日的病情研究,科學嚴謹的治療方案,呵護安慰的親切話語,一幀幀畫面、一篇篇文字、一段段聲音,展現的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擔當。儘管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是其中極少一部分,但他們代表了全體醫護人員。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正因為對生命之敬佑,對家園深沉之愛,對神聖職責的無畏擔當,他們選擇了用生命守護生命。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不是不害怕病毒,而是知道抗疫前線需要自己;他們不是不用睡覺,而是深知只有爭分奪秒,才能早日摘下口罩看到彼此最真誠的笑。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們,展現了頑強的意志品質,張揚著強大的精神力量,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感動。從10多年前抗擊非典到今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無數醫務工作者堅守一線、衝鋒在前,為打贏沒有硝煙的戰爭付出了和付出著犧牲與奉獻,給無數人帶來感動、帶來希望、帶來力量,也淋漓盡致地顯示著我們這個民族自強不息、守望相助的不朽精神和團結一心、戰勝困難的偉大力量。

為民盡力,為國分憂

疫情防控雖然已進入下半場,但面對每天更新的感染人數,老百姓依然不敢輕易出門,導致他們身體有點不適都不敢到醫院就診。同時,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也不斷累積,民眾健康受到更多關注。

驅散迷霧需要醫學權威的明燈,而此時各家醫療機構正在疲於應付疫情救治排查工作。如何守住百姓身體健康防線?好大夫在線創始人兼CEO王航、微醫集團創始人兼CEO廖傑遠、有來醫生董事長阮盛鐵3位九三學社社員,帶領所擁有的互聯網 醫療企業,彙集全國專業醫生參與疫病在線諮詢、診斷,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科普工作,為減少人員出行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緩解醫院救治壓力,穩定社會公眾情緒作出貢獻。

中國在“互聯網 ”疫情防控中探索的成功經驗,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關注,形成了在線抗疫的“中國經驗”。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指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鬥爭有兩條戰線,一條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另一條就是科研和物資生產,兩條戰線要相互配合、並肩作戰。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臨床醫護人員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而在另一條戰線中,醫衛科研人員成科研攻關組,確定主攻方向,組織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團隊,加大藥品和疫苗研發力度,綜合多學科力量開展科研攻關,探索新的救治手段,千方百計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快速便捷篩查檢驗新冠病毒,是早日戰勝疫情的重要支撐。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率團隊研發的新冠病毒IgM抗體檢測試劑盒成為首批通過法定檢測機構檢定合格的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劑之一,實現1至15分鐘,隨時隨地,即採即測。

“生命重於泰山。老百姓的健康保障,需要醫藥企業作出更多的努力。”疫情發生後,農工黨黨員、貝達藥業董事長兼CEO丁列明如是說。

2月14日,貝達藥業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通用DC疫苗研發及臨床研究。目前已得到DC疫苗細胞株,正在開展質量檢驗。“作為一名農工黨黨員,一家有擔當的醫藥企業,我們要堅決扛起社會責任。”丁列明表示。

時間短、結果準、操作簡便的檢測試劑,有利於患者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有效藥物則是病毒的剋星,能阻止輕症轉為重症,降低病亡率。疫情發生以來,正是有葛均波、丁列明這些醫衛科研人員做的大量工作,才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並找到病原體,研製出核酸檢測試劑盒,篩選出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診療方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援。

事實上,無論是以醫藥衛生為主體界別特色的農工黨,還是以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體界別特色的九三學社,抑或是其他民主黨派,其各級組織和廣大成員在這次抗疫戰爭中紛紛通過各種方式貢獻力量。

這些戰鬥中的民主黨派醫衛工作者不僅是白衣戰士,同時還有著另一重身份:民主黨派界別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因為疫情影響,今年全國兩會和部分地方兩會延期召開,本應該齊聚一堂共商國是的他們,或奔赴武漢、奔赴湖北,或堅守在本地的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代表、委員的責任和擔當。

九三學社社員、武漢協和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馮俊,發現了同濟醫院門診急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隨即建議科室針對這種病人建立特殊流程,當天中午就轉到金銀潭醫院診治,為病人的治療爭取了寶貴時間。

在抗疫一線,除了專業醫護人員之外,還需要其他非醫療專業人員協助工作。但是,非醫療專業人員的防護意識和防護知識欠缺,存在極大的個人感染及感染傳播的潛在風險。為此,農工黨黨員、武漢同濟醫院麻醉科醫生許愛軍、萬里建議,加強對抗疫一線非醫療專業人員的防護知識和措施培訓和監管工作,建立適合非醫療專業人員的規範化防護流程。

隨著抗疫戰鬥的深入,中醫藥成效日漸顯現。農工黨黨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郭欣慰建議,儘快制定明確的防控呼吸道傳染病疫情的中藥材品種名錄,為後續形成防控呼吸道傳染病原料藥戰略儲備方案和監控機制劃定範圍、指明方向,助力中醫藥更好地服務國民生命安全。

疫情是大考,盡責先同心。疫情暴發以來,各民主黨派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握疫情防控總體方針,在發揮人才優勢奔赴抗疫一線的同時,也發揮智力密集的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特別是醫療衛生領域的專家學者和醫務工作者,他們圍繞科學防治新冠肺炎想辦法、出實招,為民生盡力,為祖國分憂。一篇篇傾注心血的信息,一條條凝聚著思考的建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智慧和力量,為彰顯多黨合作制度優勢寫下了又一個生動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