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危為機 中華崛起》

《轉危為機 中華崛起》

目前的最大困境是什麼?

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疫情,不僅大幅減少了人員流動,也減少了貨物、資金的流動,出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性經濟萎縮。

中國目前至少面臨四重困境:第一,全國性的經濟急遽下行;第二、世界經濟停頓導致的全球性消費萎縮;第三、國際關係陷入高度敏感期;第四,“逆全球化”和“去中國化”同時存在。

關於第一個困境,相信被困在家裡兩個多月的人自有體會。統計局3月份數據顯示,1-3月出口減13%,進口減少3%,1-3月的貿易順差132億美元,同比減少82%。三大固定投資均大幅下滑:製造業下降31.5%,房地產下降16.3%,基建下降29.8%。看到這些,就該知道苦日子還在後頭。

關於第二個困境,由於疫情導致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停擺,國際市場需求急遽萎縮。雖然中國的疫情已基本控制,據說80%以上企業已經復工,但是建立在全球市場之上的“世界工廠”,如果沒有了“世界”,還有工廠嗎?工廠關門和工人失業,在未來6個月必然大幅增加。

此次疫情,第一波在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第二波在歐美,第三波估計在印度等南亞次大陸和非洲、拉丁美洲,也許今年都沒有辦法消停,誰也不知道隧道何時能見光。

關於第三個困境,經過各色戰狼、小粉紅以及媒體的輪番戰鬥,幾乎得罪了全世界,甚至連最友好的泰國和非洲都惹怒了。等疫情過後,我們如何與世界交往,如何從國際市場賺錢?安梁怕被罵,這個問題不展開。

關於第四個困境,“逆全球化”和“去中國化”已經若隱若現。全球生產鏈的中國環節有脫落的危險。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建議給撤回美國的企業100%報銷費用,日本推出22億美元預算幫助日本企業撤離中國。

4月14日,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調查發現,有8.3%的華南地區日資企業因為此次疫情而決定將其業務撤離中國,主要回流日本或搬去越南。

《轉危為機  中華崛起》


《轉危為機  中華崛起》


目前有些獲得防疫物資訂單的中國公司,卻把偽劣產品出口到美國,不僅自斷財路,還傷及本份商家。美國杜邦公司就把他們的675萬套防護服訂單給了越南。

此外,為了維持貨幣金融的流行性穩定,2020年3月19日,美聯儲安排了4500億美元,與瑞典、丹麥、挪威、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巴西、韓國、新加坡等9國中央銀行進行了臨時美元互換安排。不到半個月,美聯儲又在3月底宣佈設立海外央行回購工具,在已有的美元互換基礎上,進一步加碼向全球提供美元流行。

這是自2007年12月,美聯儲為因應次貸危機與日本、英國、瑞士、加拿大和歐洲央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之後,又一次穩定全球金融市場的舉動。一個可怕的事實是,人民幣被明確排除在這個正在形成的新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之外。

如何走出困境?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最近頻頻主動約見美國媒體,釋放善意。他強調,他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確保一個有利於兩國合作的輿論民意氛圍”。所以,安梁認為,只有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才能幫助中國人贏得世界的尊重。

《轉危為機  中華崛起》


走出困境的途徑無非三條:第一,給老百姓和提供最多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切實幫助;第二,加大市場化改革步伐,穩定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性領域,為中外企業創造一個公平公開和法治的營商環境;第三,改善國際關係,特別要搞好與大客戶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關係,讓國際社會相信中國的發展不會威脅周邊的安全。

其中,第一條件關乎民生,也最為重要。國內許多民眾已經看到全世界幾乎都在開倉賑災,我們雖然也有一些救助措施,但遠遠不能抵消物價上漲帶來的損失。例如,受災最重的武漢剛宣佈4月15日開始,武漢市民可領取惠民消費券,共2000萬元,相當於人均2元。這不是恩惠,這是侮辱。

《轉危為機  中華崛起》


《轉危為機  中華崛起》

給受災群眾實實在在的幫助,對那些因疫情被困在家裡而沒有收入來源的人發放糧食或現金補助。可以參照其他國家的做法,按照2019年的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每月2561元),給予兩個月的補助,即每名成年人5122元,每名兒童減半2561元,讓大家免於飢餓的恐懼。還應該為經營困難的企業支付員工工資,以減輕失業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