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文化入侵”現象

我們需要警惕的,並不是那些喜歡過洋節,喜歡吃西餐,喜歡看外國影視劇的年輕人。鑑湖女俠秋瑾,愛穿和服,其著名照片就是身穿和服手持倭刀的形象。但沒人會因此認為她是一個洋奴漢奸。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明明自己就是中國人,卻稱呼其他人“支那人”的人。我們需要弄清楚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他們對本民族的認同感如此之低,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不希望當中國人。

談談“文化入侵”現象


一、“文化”和“文化入侵”的定義

何謂文化?目前我過看到最貼切的定義可能是錢穆先生的定義: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所謂的文化入侵,就是指其他國家的生活方式傳入這個國家,然後被這個國家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人所接受。

文化入侵現象發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武力入侵者強制要求被武力入侵的一方接受武力入侵者的文化(比如清初的剃髮易服)。另一種是一方自動主動吸納對方的文化(比如日本明治維新時的脫亞入歐)。對應的,發生文化入侵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入侵文化所代表的民族軍事實力特別強,二是入侵文化所代表的民族經濟實力特別強。而今天我們所說的文化入侵主要是指後一種,針對西方文化因素逐漸深入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這種主動接納外族文化的現象,從古至今可以發現它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就是入侵的那個文化所代表的民族日子往往過得更好。注意武力入侵和文化入侵可能是相反的,武力入侵者可能反而受到被入侵者的文化侵襲。比如歷史上侵入漢族聚居區的少數民族大多接受了漢族文化。

二、發生文化入侵的原因

從這點可以發現,這種主動吸收外族文化的起因,其實是一種類似於愛屋及烏的富國效應。古代時中華文化向周圍輻射,要超過反向的文化輸出。近代則是西方文化向東方擴張。其共同點都是文化從生產力發達、生活條件相對優越的地方向生產力相對不發達、生活條件相對艱苦的地方入侵。

(上面說的是一個大致的文化擴張方向,並不是完全絕對的。有時一些生產力落後的地方也會向生產力發達的地方輸出一些文化因素。比如抽菸就是從印第安人傳到歐洲人那裡,再傳到全世界的。)

今天大家都在說西方文化入侵中國,是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文化。同樣處於中國西方的非洲國家的文化,要想入侵中國顯然就沒那麼容易。所以說這個文化入侵與否,誰入侵誰,說穿了還是一個國家是否強盛來決定的。當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強大,人民生活水平高,生產力發達的時候,它的文化就有可能入侵到其他國家去。因為人人都想過好日子,尤其是物質生活條件能高一點。(所以無論全球的小清新們如何嚮往不丹式的“幸福國家”,但實際上沒有國家會照著不丹的樣子來塑造自己。)一個國家被其他國家趕超後,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就會受到質疑。明治維新時,大久保利通甚至禁止相撲,認為赤身露體不是文明世界的風俗。中國也有新文化運動,魯迅直接說中國的書要少讀。反過來也一樣,當一個曾經衰落的國家,在振作復興起來後,它的舊有文化也會曾經被拋棄,然後又被撿回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風行西式婚禮,甚至排斥和服,到日俄戰爭勝利後,和服重新在日本民間成為禮服。

三、需要防止文化入侵嗎?

那文化的入侵是否就是洪水猛獸呢?這需要分兩種情況來看。如果一種文化入侵,給被入侵者帶來經濟上物質上的危害,那可能需要通過強制手段去阻止。比如說西漢時中行說曾勸阻匈奴使用漢朝器物,因為匈奴生產力不如漢朝,若養成使用漢朝奢侈品的習慣,就無法回到匈奴勤儉樸素的生活方式,而這種勤儉樸素的生活方式本是匈奴能夠與漢朝抗衡的戰鬥力來源。又比如周武王曾經禁止周人像商人那樣聚眾飲酒,因為在生產力很低下的年代,養成群飲的習慣,會導致大量糧食被用於釀酒,不利於種群的生存和繁衍。

有時候文化入侵本身並未造成物質上或經濟上的風險,但是仍會遭到被入侵一方很多人反對。這主要是源於不同生活之間本能的互相排斥,就好像甜黨和鹹黨之間互相看不慣一樣。這種單純的看不慣會升級到擔心本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會因此消亡,從而喪失民族特徵。孔子說,沒有管仲,我們就披髮左衽了。就是這種心理的體現。

對於第一種文化入侵,我們應當使用強制手段堅決阻止,因為那會給民族帶來物質上的毀滅性後果。但是對於第二種文化入侵卻需要分情況對待。

我們擔心第二種文化入侵,關鍵是害怕它會使我們喪失自己的民族特徵,導致民族逐漸走向消亡。就像歷史上不計其數的少數民族在接受漢族文化入侵後,喪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徵,隨之這個民族本身也就逐漸消亡了。

但這裡我們可能過分誇大了接受外族生活方式對民族消亡所起的作用。真正讓民族消亡的,其實並不是生活方式或者說某些文化符號的變更。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生活方式變化很大。漢族人穿了上千年的靴子,就是少數民族那裡傳來的。明末清初,剃髮易服,漢族人普遍以為自己完蛋了,孔子擔心的披髮左衽真的出現了。但到今天我們發現,儘管漢服消亡了,漢族卻毫無消亡的跡象。甚至從滿洲人民族服裝簡化而來的長袍、馬褂、旗袍,還在一定程度上還變成了中國傳統服裝的標識之一。

四、文化符號的變更甚至消亡不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民族意識的消亡

真正決定一個民族存亡的,是這個民族的民族意識。換句話說就是,這個民族的人是否還認為自己屬於那個族群?這點上漢族人融化其他民族的水平相當高,漢人甚至在自己的官方史書中寫匈奴和漢人同屬炎黃子孫。接受這一點的匈奴人就會相對容易產生“不自外於中華”的感覺。而不接受這一點的匈奴人就算漢化程度很深,也仍然是另一個民族(滅亡西晉的劉淵就是漢化程度極高的匈奴人)。想到我們傳說日本人是徐福東渡童男童女的後代,真的很佩服我們祖先的智慧……

而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對於決定一個民族的民族意識的作用,可能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北美獨立戰爭時期的美國人和當時的英國人生活方式上相差很小。但是當美國人以認為自己屬於另一個民族時,他們就已經分道揚鑣了。一些綠營的臺灣人,雖然也說中國話,用中國字,但是他們已經不自認為是中國人。盧旺達大屠殺時,圖西族和胡圖族人從外貌和生活習慣上都非常接近,但是他們堅定地認為自己屬於兩個民族。

那是什麼決定了民族意識呢?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從小的教育決定的。從小被教育自己屬於哪個民族,就會一直認為自己屬於哪個民族,將來要改變非常困難。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的消息傳到臺灣時,一家人裡面的爺爺歡呼雀躍,而父親卻痛哭流涕。爺爺痛斥父親說:是我們贏了!你哭什麼?一家人在完全相同的方式中生活,但是爺爺和父親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民族意識。這可能就是從小接受的民族意識教育不同所導致的差異。

五、小結

我們需要警惕的,並不是那些喜歡過洋節,喜歡吃西餐,喜歡看外國影視劇的年輕人。鑑湖女俠秋瑾,愛穿和服,其著名照片就是身穿和服手持倭刀的形象。但沒人會因此認為她是一個洋奴漢奸。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明明自己就是中國人,卻稱呼其他人“支那人”的人。我們需要弄清楚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他們對本民族的認同感如此之低,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不希望當中國人。民族意識和民族認同感,應當在全國各族學生的基礎教育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