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縣:發揮人才帶動作用 謀篇佈局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新縣以實施“紅城英才計劃”為載體,積極引才、育才、用才,先後湧現出一批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加工、營銷以及科技、教育、衛生等方面的人才隊伍,他們在自我發展的同時,還在不同領域發揮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成為實施鄉村振興中的有力“引擎”。

一是加大人才招考力度。通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紅城英才計劃”、“999”迴歸工程,採取“考、招、聘”等多種方式引進人才,通過公務員招錄,引進黨政人才;通過事業單位招聘,招聘“特崗教師”、衛生系統“369”人員,“三支一扶”大學生、大學生“村官”,“退役大學生士兵”等。2012年以來,通過各種途徑招聘農村基層人才1000餘人,人才引進數量呈上升趨勢。以教育和衛生系統為例,2016以來全縣共招聘特崗教師743人,其中2016年招聘147名,2017年招聘216名,2018年招聘220名,2019年160名,這些特崗教師全部分派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極大地緩解了農村教師緊缺的問題;縣衛健委通過自主招聘和“369”人才計劃,僅2018年一年就為鄉鎮衛生院招錄專業技術人員70人,大大解決了鄉村缺口醫技人員,為保障全民健康奠定堅實人才基礎。

新縣:發揮人才帶動作用 謀篇佈局鄉村振興

二是吸引人才集聚鄉村。

近年來,新縣制定出臺了《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實施“紅城英才計劃”的意見》《新縣就業創業扶貧工作實施意見》《關於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優惠返鄉創業政策,分別從經濟上的補貼、住房上的優惠、生活上的安排、感情上的培養、貸款上的幫扶、精神上的滿足等方面給予支持,引導人才聚力鄉村振興。以返鄉下鄉創業示範園區、示範項目建設為龍頭,認定了一批縣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示範項目,為返鄉下鄉創業提供政策扶持、場地支持、資金支持和信息共享等服務。目前,全縣已認定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1個,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項目3個,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艱項目2個,省級大眾創業扶持項目3個,市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3個,縣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1個,縣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8個、示範項目23個。全縣共有61家市場經營主體享受創業(開業)補貼共計30.5萬元。並按照《信陽市財政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16條政策措施》,繼續支持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助推鄉村振興。同時,縣人才交流中心對全縣15061名大中專畢業生人事檔案全部建立電子檔案,並及時更新,定期維護,為鄉村振興發展積蓄了較為充足的人才力量。

新縣:發揮人才帶動作用 謀篇佈局鄉村振興

三是發揮人才智力支撐。充分發揮人才智力支撐、能力支撐等作用,使鄉村人才在實現自我發展價值的同時,充分帶動周圍群眾致富、提高本地居民收入,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通過縣委、政府牽線搭橋,陳店鄉梅花店農業生態園邀請河南農大副教授、滎陽市科技特派專家高春生擔任技術顧問,在他的指導下,生態園把梅花湖水樣送省、市有關部門進行水質檢測,科學制定養殖方案,發展水面養殖1800畝,養魚500萬尾;承包農戶土地500畝,發展特色花卉150萬株、名貴苗木50萬株、生態茶園1000畝,引進大型樟樹50株,每株價值達萬元左右;將全村最貧困的50名群眾吸收為工人,安排在園區務工,早餐、午餐免費,並將水庫養魚收益的8%作為工人年終獎金、福利,確保每人每年務工收入達到18000元以上。郭家河鄉黨委政府立足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吸引信陽市新美農股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亮,投資2500萬元,在灣店村流轉撂荒土地140畝,創建四菇連種基地;吸引蓮花村優秀創業人才劉有韜、劉洋創辦集旅遊、住宿、餐飲於一體的青蓮山莊、聽荷軒民宿餐飲農家樂,既發展了當地民宿特色,又解決了留守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民增收。

新縣:發揮人才帶動作用 謀篇佈局鄉村振興

四是支持人才示範帶動。農村產業帶頭人創業初衷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外發展有了一定基礎,為了光宗耀祖回鄉發展;二是在外開拓了眼界,學到了技術,增加了才幹,想回饋鄉里帶動鄉親一起致富;三是覺得老家創業幹事的大環境有明顯改善,各項優惠政策利於更好的幹一番事業;四是為了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條件,讓父母、妻兒子女不再留守。新縣圍繞這些多元化迴歸需求,採取優設政策、優化環境、優質服務等途徑,持續引進人才迴歸,取得突出成效。如已離開故鄉整整25年的陡山河鄉白沙關村羅傳周,2014年11月重返家鄉全票當選為白沙關村黨支部書記,村裡的黨員幹部和父老鄉親們都希望這個年輕的支部書記能帶領他們,儘快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羅傳周依託白沙關“綠色”生態觀光、“紅色”革命舊址、“古色”關卡式古村落獨特資源,制定了科學、可行、帶動群眾增收效果好的旅遊和產業發展規劃,整合各類資金,完善了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帶領群眾發展油牡丹4000餘畝,創辦合作社5個,重點打造了白沙關“一路一果一品味”的生態觀光園。2017年,羅傳周註冊成立了新縣武佔嶺生態旅遊服務有限公司,一期投資2.2億元,發展漂流旅遊項目。這一項目被信陽市確定為全市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後,一是可以直接帶動120人就業,間接帶動2000多人就業;二是能夠提升新縣全域旅遊品位、輻射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三是通過項目實施,推動山區特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實現強鄉富民。與此同時,在羅傳周的帶動下,一大批早年外出打拼的優秀人才也紛紛返鄉創業,他們不僅帶來了資金、項目,更帶來了開放的新思維,為幾近空白的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動能,每年全村群眾僅產業務工收入達300餘萬元,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體產業發展年收入達6萬元。

(本文轉載於【新縣先鋒】,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