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棗強縣“五個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

河北新聞網訊(王國旺)2020年是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的收官之年,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決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以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強化頂層設計、創新工作機制、加大資源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精神面貌明顯提升,呈現“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全新面貌。

河北棗強縣“五個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

建立一套高效指揮體系。通過強化組織領導、整合資源力量,建立起一個統一規範、運行順暢、科學高效的指揮體系。制定了《棗強縣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棗強縣2020年農村廁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2020年推進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實施意見》等政策、技術指導文件。把“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美麗宜居鄉村”作為人居環境提升的目標,突出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十個專項行動,鞏固提升農村改廁成果,生活汙水管控明顯提升。高標準打造以八里莊、沈村、南北陳為中心和以前後舊縣、前後王壽為中心的兩個人居環境示範片區;全力抓好主幹道路沿線村莊連片整治,打造人居環境示範村、示範線。各鄉鎮、成員單位建立工作機構,明確目標任務,建立工作臺賬,並把該項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進一步傳導了壓力,壓實了責任。

形成一套科學考核機制。出臺《棗強縣農村人居環境工作考核辦法》,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行嚴格管理考核,堅持一月一通報、半年一拉練,落實明查暗訪、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的動態化督查機制,對十個專項行動定人員、定事項、定目標、定責任,實行項目化管理推進,及時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對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的單位予以通報表揚;對行動慢、力度小、重視不夠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並對主要領導進行約談,確保將人居環境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打造一支精幹攻堅隊伍。以創建村莊清潔行動示範縣、示範鄉鎮為載體,以“五清三建一改”和“五淨四美”為抓手,聚焦農村“髒、亂、差”的現象,加大清理力度,實現農村“無三堆、無三亂”。通過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採取“四幹”工作方式,即自覺做到“家庭內外、房前屋後環境衛生自己幹,落實公共區域環境衛生大家幹,促進幫扶責任人對幫扶對象“一對一”輔助幹,落實黨員幹部帶頭幹”,最大範圍引導村民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最大程度激發廣大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截至目前,各鄉鎮共出動人員5.5萬人次,出動各類清掃車輛10240車次,消殺村莊面積65.4萬平方米,清運垃圾、雜物1萬餘立方米,拆除殘垣斷壁1100餘處,清理亂搭亂建30多處,清理坑塘溝渠60餘處。清除臨時垃圾存放點80餘個,配備垃圾池(桶)110餘個真正做到了垃圾日產日清,有效保持了衛生整潔,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河北棗強縣“五個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

實施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堅持以項目為載體,全力推動人居環境整治。2020年繼續推進農村戶廁改造,一期改造17000戶,正組織招投標手續;建設農村汙水站2座,配套建設汙水管網35000米,完成綠化1560畝,改建農村公路9.5公里,創建100個縣級文明村,20000餘個美麗庭院;道路拓寬及硬化近2000米;打造董子故里特色文化園示範區建設,推動農商文旅融合發展。

搭建一組多維宣傳平臺。堅持村民為主體,以補短板、解難題為突破口,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的宣傳、落實、監督工作中,形成村民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營造互相監督、共同遵守的良好氛圍。同時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公眾號、宣傳欄、標語、條幅、宣傳頁等多種途徑,大力推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為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目前已發放宣傳資料8000餘份,通過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政策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激發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

來源:河北新聞網

原文地址:http://hs.hebnews.cn/2020-04/15/content_7802129.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