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風中飄蕩……(兒子中學時代的作文)

答案在風中飄蕩

01

初冬的夜晚,放學後,我走在空曠的大街,發現街角一老婆婆歪倒在一輛三輪車旁,那破舊的三輪車上散亂地堆著秤桿、塑料袋和尚未賣完的青菜。寒風凜冽,老人在痛苦地呻吟。剎那間,我的心刺痛了一下,同時,又有些猶豫:管,還是不管?摸摸兜裡還有26元零錢,我到近旁的商店買了些麵包,兩袋熱牛奶,連同剩下的錢一起送給老人。接著撥打了120急救電話,說明老人所在的位置,看著救護車呼嘯著來臨,才悄悄離開,心中滿是遺憾和愧疚。我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和怕受訛詐的自我保護心理,誰又能知曉?父母都是普通公務人員,靠微薄的工資收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萬一被訛詐,我們就會傾家蕩產,家將不“家”.我不願冒這個險,所以,我選擇力所能及地幫助她之後,默默離開。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眾人划槳開大船;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些名言俗語大家耳熟能詳,我何嘗不懂!多年前,一曲“讓世界充滿愛”風靡全國,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世事多變,人心複雜。作為青年學生,不僅要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幫助別人的同時,還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和財產不受任何形式的損失。

02

春季來臨,陽光煦暖,鶯飛草長,山柔水潤,人們換上輕薄的春裝,呼朋引伴,踏青郊遊,吟詩作賦,唱歌跳舞,盡享歲月靜好。然而,歡樂過後,激情褪去,青草地上那隨處可見的塑料袋、飲料瓶、果皮、瓜子殼、麵包渣,無聲地訴說著遊人的文明程度。保潔大嫂推著小車,彎著腰,撿拾、清理著這些廢物,小車旁掛著幾個袋子,分別裝著幾種可回收的廢品,有報紙、包裝盒、飲料瓶,廣告紙等。她那飽經滄桑的臉上,落滿灰塵;粗糙的雙手,因常年幹活,裂開了一道道口子,像冬天的老樹皮。

“大嫂,你幹一月能掙多少錢?”

“農村人,沒文化,只能幹粗活。公司給1500,自己再賣些幹活收斂來的廢品,有二三百。夠花了,比在農村種地強。”大嫂一邊說著,一邊不停地用手中的鐵絲扒拉著草叢中的雜物,扒出一堆,便麻利地用灰鬥裝了,倒進封閉三輪車裡。

“喂,掃垃圾的,過來!給你幾個飲料瓶!”聽到呼喊, 那位大嫂立即樂顛顛地跑過去了。我的心裡卻產生了一絲莫名的悲涼。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那幾個不亂扔飲料瓶的年輕人,如果,如果能夠對這位保潔大嫂多一分禮貌,多一分尊重,或是跑幾步路,親自把飲料瓶送到保潔大嫂的手裡,那一幕,豈不更加溫暖人心?

03

赤日炎炎似火燒,秧田禾苗半枯焦。漫長的夏季來臨,城市街頭,賣西瓜的拖拉機、卡車隨處可見;社區門口的早市,瓜農們深夜兩三點就來搶佔攤位。那天早晨6點,我起床去樓下的早市買西瓜 ,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一輛裝滿西瓜的農用卡車下面,鋪著草蓆,棉被,兩個五、六歲的小孩躺在上面,睡得正香。一群市民圍著車子,挑揀西瓜,討價還價;攤主一邊忙著過稱,一邊收錢,旁邊一助手把秤好的西瓜裝在塑料袋裡,遞給顧客,還不忘高聲吆喝:“西瓜,西瓜!昨夜剛摘的西瓜,快來買呀,涼甜解渴,好吃不貴!”就是這麼嘈雜的環境,這樣忙碌的現場,兩個孩子依然甜甜地睡著,完全不被外界打擾。看到我的疑惑和驚歎,孩子的奶奶解釋說:這倆娃的爸媽都去廣州打工了,平時跟著爺奶生活;為了趕早市賣個好價錢,他們老兩口夜裡一點多就起床去地裡摘西瓜,裝車,兩點出發趕往市區。把孩子們留在家裡不放心,就帶上鋪蓋,叫醒他們跟車到城裡,大人賣瓜,娃們就在車底下睡覺。農村娃,潑實!也沒那麼多講究,瞌睡了隨便找個地兒都能睡。聽了這話,一向不愛動感情的我,卻眼睛鼻子發酸,心裡很不是滋味。稱了幾個西瓜,付了錢,匆匆離去。

記得小時候,父母給我買了本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我簡直愛不釋手,在家看,在學校看,甚至走路也看。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平時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我成為同學眼裡中的“小靈通”。生活中很多沒有答案的問題,我都能給出合理的解釋。但是,面對觀察到的社會現象,我卻給不出滿意的答案。抬眼望,風中,飄來一個個答案,似乎是,又似乎都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