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專賣乃財政根本

一朝之利,利在鹽鐵。

古之鹽鐵,今之財政,為鑄幣之本,及金融、礦業、冶煉、物流、國防、互聯網、批發零售等諸多行業。

鹽鐵之利消,則王朝崩如大明。忠賢死後,無人均衡財政收支,調節經濟結構化矛盾,不恤貧民,亦無力制約江浙土豪。

貧民者,七日不食便亡,豈能坐困愁城而不起事?故李闖、張獻忠等蜂擁而起,諸王封侯皆不能制。

而稅收之利隱匿宦,自此權不在朝廷,故明廷無力剿匪,且坐視滿洲接管政權、仕宦、軍隊。

鹽鐵諸利專營之事,自古便有。論雖起於管仲,實商周青銅製造等均為王業,是國家之根本。民營經濟,僅限於農業種植、畜牧養殖、門診醫藥、零售等。

今日現代社會,政府管轄則甚少,除鹽鐵之外,菸草、釀酒,採礦等皆優良資產,卻為蛀蟲所啃,表面壞賬,實際現金流甚佳。

既不掌權,則國家何來財政?更有所謂虛擬貨幣與高利貸者,徒增負債而已,以負債做資產,實為詐騙之行為,以假幣替代真幣,動搖國家金融管理之根本。

如此一來,何以為治?


鹽鐵專賣乃財政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