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瓜子的進化

洽洽食品:瓜子的進化

安徽炒貨業聞名天下,可能最早起源於被鄧小平多次提及的傻子瓜子。80年代,年廣久靠炒瓜子成為改革先鋒,也讓合肥成為炒貨之都。洽洽食品、三隻松鼠都來自安徽。

洽洽食品創始人陳先保是政府官員下海創業,靠生產兒童冰棍賺到第一桶金,1999 年轉型做瓜子。洽洽把加工方法由炒改成煮,解決了吃炒瓜子容易上火的問題,據說煮瓜子還能更多的保留葵花籽的營養。

洽洽的成功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在第一年的利潤還不到400萬元的情況下,陳先保就拿出400萬元在央視一套做廣告,憑藉當時央視的影響力,洽洽瓜子很快家喻戶曉。

2011年,洽洽食品在深交所上市。大股東為合肥華泰集團,旗下有三大業務,“洽洽”休閒食品、“華邦”地產和“華元”金融。實際控制人陳先保是合肥華泰集團的控股股東,進而持有洽洽 44.30%股權。

上市後不久,陳先保退居幕後,主管集團層面工作。

洽洽一直以來都在嘗試進行多元化拓展,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涉足非瓜子業務,如薯片、果凍、調味醬和“撞果仁”堅果系列。但是新品推出後效果都不理想。2015年,為了打破多元化嘗試失敗的困局,陳先保迴歸,接任總經理職務,並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股權激勵,以及產品創新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在產品方面,陳先保迴歸之後,洽洽開始重新進行戰略定位,梳理產品線,剝離和出售了果凍、調味品等業務,聚焦於 2016 年推出的升級款藍袋瓜子,以及2017年推出的新興爆款品類每日堅果。

目前來看,洽洽的業績表現在向好的方向發展,2017、2018、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55%、16.50%和6.02%;

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9.75%、35.58%和28.08%。

洽洽的產品主要為瓜子類、堅果類和其他類休閒食品,瓜子類產品一直是主力。2019年上半年,瓜子類產品的營收為13.7億,佔總營收的69%;

堅果類產品是新開拓的品類,營收為2.8億,佔總營收的14%;

山藥脆片等其他類產品營收3.4億,佔比為17.01%。

從毛利率上來看,整體毛利率是31.75%,瓜子的毛利更高,達35.28%;堅果類則低得多,只有21.26%,可能是還處在開拓市場的補貼階段。

堅果的增速則比瓜子快的多,達到39.83%,而瓜子只有14.29%。

洽洽走的是產業鏈垂直化經營的路子,擁有上游原材料-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佈局。不僅擁有自身的生產能力,同時還深入介入上游原材料的種植和採購。

不過,洽洽有個問題,就是存貨週轉率很低。2018年,存貨是12億,營業成本是29億,存貨週轉率只有2.4,也就是152天才週轉一次。這不僅提高倉儲成本,還降低資金利用效率。

存貨佔用了大量資金,導致公司的現金流不足。從現金流量表可以看到,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中,公司每年都是借新債還舊債,像在走鋼絲一樣維護著“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為正。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數據,堅果行業在2014年以前年複合增速在17%以上,2015年以來增速有所放緩,保持在12%左右,但仍高於休閒食品行業整體增速。

同時,休閒食品行業的市場極為分散,2018年我國CR10僅為34.1%,分別低於美國的49.6%和日本的43.8%。

誰會是最後的王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