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的贵族--《精神自治》#

#书架上的贵族--《精神自治》#

如果说曾经有一本书让我为之惊艳,那么一定是王开岭的《精神自治》。

王开岭在我看来可算是非著名作家,尽管他曾历任央视《社会记录》、《24小时》、《看见》等栏目指导,其作品因“清洁的思想、诗性的文字、纯美的灵魂”而在大中学校园拥有广泛影响,入录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新语文课本》和各类中高考语文试题,被誉为中国校园的“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

然而他的另类思想和文字似乎并不被“市场”青睐,与今天的审美市场相去甚远。

读王开岭的书就像一次心灵按摩,时而让我感受到清晨与日出邂逅的感动,时而又像重庆火锅大快朵颐之后的酣畅淋漓,而读后则被深深的满足所包围,只想仰天长啸、拍案叫绝!

一本好书于我而言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特质方可称得上一个“好”字!

其一是有感的文字,这里的“感”可以是美感,也可以是质感,还可以是幽默感,总之务求让“心”有感;

其二,则是在文字之外能为读者打开一扇窗,跟随作者的视角、内心去感受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亦或别样的启迪。

王开岭的文字有时明澈、温润,有一种温暖的舒适感,只有清晨从林中走出被第一缕阳光亲吻后才能有相似的感觉;

例如:“荒野对人不仅是一种视觉冲击,重要的在于精神濡染:在神态安详的原始风物前,生命的原初感、清新感、婴儿感骤然苏醒,尘嚣被远远抛开,个体的宁静、精神的独立、灵魂的纯洁与诚实---重新回归人体。”

有时,又具有一种金属的质感,冷峻、精准,恰似瑞士钟表;

例如:“宗教是人对神(宇宙意志)谛听的结果,反映的是最原始的心灵契约和精神秩序,它传达的并非人群意志,而是神之律令,其尊严乃天然的,无须人工假设或求证”

读王开岭的文字,心灵异常繁忙,被他的文字一次次唤醒,一次次催促,好像唯恐错过和生命、自然的千年约会亦或与人文气质的精神艳遇,以至呼吸的间歇都成为一种忙里偷闲。

然而《精神自治》的魅力绝不仅于此,它一边唤醒我们的内心,一边带领我们从人文、大地伦理、文化层面,温柔的审视这个世界,让我们试着用一颗苏醒的内心去感受它;

感受奥威尔在战场上面对“一个光着膀子、提着裤子,正在不远处小解”的敌人时充满人性光芒的判断:“一个提着裤子的人已不能算是法西斯分子,他显然是个和我一样的人,我不想开枪打死他”;

感受“希尔为了呼吁保护北美一株被称为“月亮”的巨大红杉树,在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该树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放弃砍伐”的尊严和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为之进行的抗争;

感受“年老的俄罗斯画家在林中漫步时邂逅从树梢后缓缓踱出的满月”时的那份感动和内心的柔软;

我想说,当这份触动沉淀在心底,心灵因此而复苏时,你已不再是曾经的你;

当你回到工作中,你会懂得宽容、理解、与人为善,明白“顾客就是上帝”以及“服务”的价值,明白工作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更多意义;

当你和家人在一起,爱和珍惜对你已不再陌生,你会试着重新评估每一个琐碎的关切、每一声唠叨、每一个牵挂的眼神;

当你和朋友在一起时,你会明白友谊的本质在于付出,更加珍视他们,而远离无效社交;

《精神自治》还让我们明白,生命除了“生理层面”的活着,还有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在物质世界的打拼之外还能偶尔和内心进行一次深度交流,而不至把它遗忘在另一个世界。

就像书中所说“我们必须仰望点什么,必须时常提醒自己,让疲倦的视线从物面上移开,从狭窄而琐碎的生存槽沟里昂起,向上,向着高远,看一看那巍峨与矗立,看一看那自由与辽阔,澄明与纯净……”

若干年前,和《精神自治》的偶遇,让我从曾经的事业打拼中抽出身来,注意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些人,注意到他们还可以这样活着,注意到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注意到他们的欢笑和痛苦;

转而关注我自己的生活,发现事业不是生活的全部,回忆起曾经的梦想。

我开始试着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我过去忽略的部分。

在新疆,我感受它的色彩斑斓;

在西藏,我感受它的神奇壮丽;

在耶路撒冷,我感受神性的光芒;

在尼泊尔,我感受佛陀的慈悲。

我想我被唤醒了,我开始注意到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开始注意到生命中更多的美好,开始为了梦想重新规划和设计我的人生,一个全新的、真正属于我的生活开始了。

我想,一本书如果仅仅是文字层面的完美,那么无论怎样的精彩绝伦,也仅仅是在“术”的层面登峰造极,文字如果不能震撼灵魂,启迪心灵,那么永远也无法到达“道”的层面;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精神自治》告诉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珍爱生命”就是这个世界的“道”。

它从“道”的层面启迪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乃至对整个地球生态的尊重,呼吁人们基于对生命规律的理解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去理解大地伦理,反思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生态、人文等各个领域的诸多行为,从而引出“战场良知”、“大地伦理”、“文化坚守”等一系列话题的讨论。

最终让读者在这场大讨论中完成一次心灵的自习和灵魂的洗礼。

《精神自治》的文字有一种高贵的美,它骄傲的矗立在书架上不起眼的角落中,似乎时刻在提醒我:什么才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部分;提醒我作为人的那份骄傲和坚守。

拥有这样一本书,我深感荣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