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祕術,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導讀

我們人體有任督二脈。前面的脈就是任脈,“任”就是生孩子的“妊”的意思,督脈就是總督陽脈,任脈是總任所有陰脈,這是兩條非常重要的氣脈。相比較而言,督脈不好打通,任脈好打通,尤其是女人容易打通。那麼通的方法是什麼?就是收頷藏額,而且脖子不能僵,輕輕地、一點一點地動,好像夾著一個乒乓球在脖子下;有這個動作以後,你就有一種似尿非尿的感覺,這就是任脈打通了。

人身任督二脈,為精氣之源。督脈起於小腹,貫脊而上行,又絡腦自脊而下。腦為髓海,命門為精海,實皆督脈司之。——《莊子集釋》腦後這個位置叫玉枕,是最難通的關。修道的人知道,人背後有三關:尾閭、 夾脊、玉枕。尾閭是最好通的,所以形容它為鹿車,跑得快;形容夾脊為羊車,比較慢,比鹿車慢一點;最難通過的就是玉枕關,就是這個地方,這裡面是延髓,非常狹窄,不容易通過,於是古人就叫它“牛車”,意思是最慢、最難、最負重。

道門秘術,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六祖壇經》裡面,六祖說“常馭白牛車”,什麼叫“常馭白牛車”呢?因為玉枕竅不容易通過,所以修道人在沒有通過督脈,過不去的時候,就想象有一條帶子繃在腦門上,拉著一輛牛車爬坡,這一爬坡,玉枕竅就通了,這就是竅門。為什麼叫白牛車,黑牛車不行嗎?白指的是西方庚辛金,在正統道家來看,人體的背後就叫西方,五行屬金.人體正面五行屬木,所以通玉枕是從後面用帶子拉著牛車爬坡,所以修到這裡的人,往前一感覺,往前一拉,牛車就上去了,所以叫“常馭白牛車”,這是通關通玉枕的,這也是竅門。而後修道的人就出現“神光”了,它的奧妙是你打開了玉枕竅,所以要收頷藏額,後腦平了,玉枕也就開通了。四面放光的感覺,很妙。

玉枕者,玉者貴重也,枕者枕骨也。仰臥著枕,腦後之骨要保重,甚於執玉,故名玉枕。——《甲乙經》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而修道的人應當讀《西遊原旨》,這是王重陽“全真七子”中的邱長春邱真人寫的。裡面講到,觀世音菩薩給了唐三藏三個緊箍咒。那麼菩薩為什麼給他緊箍咒呢?是怕孫悟空搗亂。孫悟空是什麼?孫悟空是“心猿”,就是道家講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裡邊的“意”,就是人的胡思亂想,所以孫悟空一個跟頭就到西天了,我們一想去哪裡就到哪裡了,一想月球就登月了。

道門秘術,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人的第六識沒有修成正果的時候,就是胡思亂想。人胡思亂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大部分時間不過是個“性”,性慾的性。所以“心猿”孫悟空手裡拿著個金箍棒,金箍棒是什麼?原先叫“定海神針”。這枚針平時藏於海底,定住“東海”,一旦被孫悟空拿走,那就要它大就大,要它硬就硬,要它軟就軟,這都什麼意思啊?男人的男根,平時縮在下陰(下陰也叫“海底”啊,這是海的“底”,前後聯繫,其實就是“東海的底”),這“神針”在東海的底定住東海,可不就是“定海神針”嗎!為什麼定住“東海”而不是“西海”?因為太陽東昇,東方主生氣,生生不已,所以此“東海”又叫“氣海”,儲存“生氣”的海嘛,就這麼簡單。然後孫悟空來了,人開始胡思亂想了,一想就想到性,於是“神針”就成“如意金箍棒”了;“如意”是大小軟硬變化多端,“金箍”不過就是一圈皮箍著。那麼孫悟空不用它的時候怎麼辦?道書《西遊原旨》說是“藏在耳朵裡”了,腎開竅於耳,不過就是放到腎竅裡。

《西遊記》者,元初龍門教祖長春邱真君之所著也。其書闡三教一家之理,傳性命雙修之道,俗語常言中暗藏天機,戲諫笑談處顯露心法。

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洩者,真君洩之。一章一篇,皆從身體力行處寫來;一辭一意,俱在真履實踐中發出。其造化樞紐、修養竅妙無不詳明且備,可謂拔天根而鑽鬼窟,開生門戶而閉死門戶,實還元返本之源流,歸根覆命之階梯。悟之者,在偏即可成聖,在釋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不待走十萬八千之路而三藏真經可取,不必遭八十一難之苦而一斤斗雲可過,不必用降妖除怪之法而一金箍棒可畢。——《西遊原旨·劉一明序》

我們現在明白了,長春真人邱處機寫的《西遊原旨》其實全是寫怎麼修道的,但沒有人給你們講明白,你們只好當神怪小說看;即使講明瞭,你們又“哈哈哈”——“下士聞道,大笑之”。

道門秘術,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那麼人的意識,心猿孫悟空總往“性慾”這裡跑,總要玩耍金箍棒,怎麼辦呢?觀世音菩薩通過唐僧給他戴了一個緊箍咒。這什麼意思呢?就是這條箍子在頭上這麼一緊,人是不是有頭皮一張、兩眉展開的感覺?如果這條緊箍咒越來越緊,人的頭皮越來越張開,就能克服修道人的胡思亂想,這個就是修道的一個秘訣,就叫“展慧中”——慧中一展,胡思亂想就停住了,這就是奧妙,這就是降伏胡思亂想的辦法。修道的時候胡思亂想怎麼辦?不要緊,抬頭皮把頭皮張開,別使勁,微微的,然後眉開嘴笑,展開“慧中”,一展開慧中,你的胡思亂想就斷了。

前面我們講過收頷藏頷開玉枕竅,也就是開神竅。這個辦法是開上丹田竅,也叫開意竅,也叫“展慧中”,也就是展眉開顏,一展慧中,就把上丹田竅打開了;“展慧中”,眉開了,嘴自然是笑口常開。很多神像是面帶慈樣的,如果深像閉緊了嘴可就不是面帶慈樣了,所以修行人嘴不能緊閉,嘴要微張——除非你在“昇陽火採藥”的時候,要緊閉。嘴微張,牙輕釦,舌要卷,聽耳韻;耳朵叫“聽耳韻”,實際上就是返聽,好像在聽耳內的韻律。

在長春真人邱處機寫的《西遊原旨》裡,觀世音菩薩當時送給唐三藏三個緊箍咒,不是一個,但是《西遊記》為了簡化它,就只剩一個緊箍咒了。那麼修道的人,這三個緊箍咒的用處在哪兒?第一個是“展慧中”,第二個是“展肩膀”,第三個緊箍咒用在胯上。所以修煉的時候,修道人的身體就形成這樣一個形狀,背張開來像弓,這是弦;我們平時的脊背中間有條溝,這麼一戴緊箍咒,這麼一合手,背是平的,夾脊竅也就開了。肩戴緊箍咒,展開夾脊竅,感覺自己的背寬了,背圓了,背張開了。修煉的時候,一頷首,玉枕接通;夾脊也要通啊,氣才能通過,否則它過不去啊。這是肩一支。實際上還有胯一支,也得戴緊箍咒,這叫“斂臀”。這是第三個緊箍咒,帶胯、上斂臀、挽胯,以後我細講的時候告訴大家怎麼修。

道門秘術,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如何打通中脈

我們再研究一下頂竅怎麼開。張三丰祖師講過,開頂竅叫“全身輕利頂頭懸”,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虛靈頂勁”。其實做起來容易極了,就是收下巴,頭輕輕往上頂,一頂以後,氣沉丹田,氣就下來了;氣下來以後,你的手都麻,全身舒服極了,所以叫“全身輕利頂頭懸”,就那麼簡單。太極拳裡講“虛靈頂勁”,打太極拳頭要頂起來,可不能用力,不能僵硬,這麼一頂,你的頂竅(陽竅)就開了。功夫高了以後,大家將來頂竅是出神的(出神就是出現身外身)。道家叫出“身外身”,它是從哪兒出?從頂竅出。

道門秘術,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九載功圓,則無為之性自圓,無形之神自妙。神妙則變化無窮,隱顯莫測。性圓則慧照十方,靈通無破。故能分身百億,應顯十方,而其至真之體,處於至靜之域,闐然而未嘗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俱與道合真矣。——《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那麼頂竅在哪兒呢?很多人都說就是百會穴。百會穴是兩耳間,耳尖向上頭上中間的一點,但頂竅並不是百會穴。它是哪兒呢?它是百會穴前那一點,再往前就是囟門,就是小孩子軟塌塌的囟門,頂竅在兩者的中間。練功的人,他這個頂竅(陽竅、靈竅)是軟的,因為它可以出靈的,摸上去是軟的,只有修道開了頂竅的人才會有,是這麼一個道理。那麼陰竅怎麼開啊?簡單,“松密處”——放鬆你的二陰;其實你腰一直,自然就“松密處”了。

我們道家修煉,在“無為法”階段之前,“開三丹通三關”,開上、中、下三個丹田竅,然後“打通三關”——就是通玉枕、夾脊和尾閭三個竅。到了“無為法”的高級階段,就是開頂竅、陰竅、意竅和總竅。陰竅在肛門前口,它有很多名字,也叫虛竅,也叫會陰竅,也叫“牝門”。然後開頂竅,也叫靈竅;然後開意竅,就是通過展慧中開的兩眼兩眉間的竅——這三個竅開了以後,就叫“神意相會衝泥丸”。總竅在間腦那兒,相當於松果體,也叫泥丸宮,會有一種神意出現,這就叫“真氣”。真氣是這麼出現的,一般人看武俠小說,以為任督二脈一通,然後真氣就怎麼怎麼著,其實小說家不知道真氣怎麼來的。

《悟真》雲:“竹破須半竹補宜,抱雞當用卵為之。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合聖機。”真鉛即先天真一之氣也。觀此一切,認凡藥為仙藥者可以悟矣!——《象言破疑》

道門秘術,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那麼在“神意相會衝泥丸”之後,得真氣了,然後是“真氣歸中”——這裡邊有個“玄關一竅”的奧妙。就是開這三個竅,頭一頂,一收頷,展慧中。神意相會,真氣歸中”(歸到中脈),這時候,你就不要管它,在無為的狀態裡讓它自動運行。那麼人的中脈,前有任脈,後有督脈,中脈也有九個竅,這九個竅在無為的狀態裡,它自己會把真氣停在某個位置上,這個位置就是“玄關一竅”。

不識陽精及主賓,知他那個是疏親。房中空閉尾閭穴,誤釘閻浮多少人。

緣督子曰:“一點陽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玄關一竅。”所謂陽精者,以其至陽至精,而無一毫陰濁之氣也。即本來剛健中正純粹之精,藏之則為真空,發之則為妙有,所謂秉彝之良心,又謂道心,非後天至陰至濁之精可比。夫陽精在人身中,主宰造化,卻除諸邪,古人名之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氣,其實皆道心陽精之一物耳。

陽精者,先天地所生,為主;陰精者,後天地所生,為賓。主者與我相親,賓者與我相疏。錯認陰精為陽精,行房中御女之術,閉尾閭,勒陰精,妄想結丹,焉能成之!陽精雖是房中得之,而非房屋之房,乃是一身之房,如仙翁所謂“家家有”、“家園種”同一寓意,豈得認為房屋之房乎?——《悟真直指》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