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改年號,不值得中國集中精力去琢磨

日本改年號,不值得中國集中精力去琢磨

邱 林

作為漢字文化圈中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日本4月1日公開了它的新年號——“令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在記者會上正式公佈日本這個新年號時稱,新年號出自日本詩歌集《萬葉集》,成為日本歷史上首個源於日本古籍的年號。

在日本年號中使用“令”字,在整個東亞漢字文化圈中都尚屬首次。在回答記者有關“為何不選用中國典籍”的提問時,日本首相安倍答道:“日本正迎來一個根本的轉換期,為了反映日本人的新精神新時代,我們最終決定從日本的典籍中選用新的年號。”

日本這樣做,似乎有“去中國化”的嫌疑。但萬變不離其宗,細心的中國讀者很快發現,日本的新國號“令和”,實際上與中國古典文化之間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與中國《黃帝內經》的內容極其相似:“洩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

除此之外,中國的東漢《歸田賦》: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西遊記》的“故令和尚得勝”。《禮記·經解》:“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法立而不犯,令和而不逆”,文字都是中國的,日本新國號,無法抹去中國的痕跡。“令和”、“零和”、只不過日本人想玩“零和”遊戲罷了。

所以說,日本改國號,不值得中國人集中精力去琢磨。日本新年號是否出自中國典籍,說白了,這是學術問題。可以在文化界爭論,就像網上爭論的那樣,可以各有各的看法。日本文明文化源於中國,應該沒什麼人有異議。“令和”這兩字在中國古典籍出處更繁多,說不定日本的典籍都出自中國典籍。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日兩個鄰國隔海相望,相互的文化影響必不可少。“年號”作為封建帝制的產物,確實蘊含著許多悠久的文化底蘊。不管是從歷史角度,還是未來角度,只有雙方相互尊重,多進行文化交流,才能讓兩國文化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輝。

明治維新,日本走向強盛的時期,中國對日本的影響力依然很大,是中國在明末清初開始,就先與西方文明交流,翻譯了大量的西方人文,哲學,科學著作,創造了多達數萬的大量現代漢語詞彙,被日本搬進日語,是中國引領日本全面接觸和翻譯了西方著作。

只不過是,由於中國實力不如人,儘管中國文化對日本產生影響,甚至推動了日本歷史發展,但對日本人來說,根本就不存在“感激”中國這個選項。只要是日本具備了吞併中國的實力,日本就一定會侵華。

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財產,也是能夠共享的財富。如何培育傳來的東西,體現出民族性,確實令人感興趣。在思考日本文化之際,與中國的交流史不可或缺,但只有一個會被認為“那不存在吧”。

然而,日本人的心態跟韓國人有些不同,雖然韓國也屬於中華文明圈,但歷史上一直是低中國一等的地位,所以韓國人有這個擺脫中國一切影響的傾向,取消漢字的使用,甚至將沿用了六百多年稱謂的韓國首都漢城改為首爾。雖然漢城是由韓國古代的先人所起的名字,但韓國人總覺得不是本國的名稱,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漢朝。

日本則是從真正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從未臣服於中國,中國也居然一直能承認日本的獨立地位(這在中國傳統上其實很破例),所以日本對於自己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反而沒有那麼大的心理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這麼日本人“喜愛”中國文化,改年號也要用漢字的國家,為什麼還會在文化領域“去中國化”?為什麼會發動對自己文化來源國家的“侵略”呢?日本人時而狂熱的信奉中國文明,時而又對它棄如敝履,現在又開始探討起自己那點兒“中國文化”的來源了。這才是讓中國人真正難以琢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