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經濟現實,不宜鼓勵居民家庭購買更多的私家車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工作情況。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蔡副司長說,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已經走過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進入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轉型時期,產業長期穩定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未來市場空間依然非常廣闊。他還說,2018年以來,我國汽車產銷量確實發生了變化,但總體上是符合產品發展規律的。未來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不斷升級,城市化逐步推進,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蔡副司長的話實質透露了兩個信息,我國汽車生產能力和質量都已達到了較高水平,私家車進行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轉型期,廣大居民可購買質量過硬、性價比高的私家車,提高居民家庭私家車的享受水平;同時也表達出了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千人汽車保有量仍有較大空間,言下之意就是還可以鼓勵居民家庭購買私家車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社會經濟現實,不宜鼓勵居民家庭購買更多的私家車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如果作為應對新冠疫情給我國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暫時刺激一下民眾消費,帶動經濟增長是可以考慮的,但如果作為一種長期刺激經濟增長的消費政策,我看還是不太妥當,尤其不宜鼓勵中國家庭過度購買私家車。我的這個觀點即便不能獲得絕大多數朋友的贊同和認可,但至少還有相當一部分會認同的。

我之所以反對再大力鼓勵居民家庭購買私家車,是出於七方面考慮:

一是我國居民家庭私家車保有量本身已相當龐大,不宜再增加。據公安部發布2019年全國機動車相關數據,2019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48億輛,同比增長6.4%,其中私家車保有量首次突破2億輛,遠超第二名美國的2.64億輛和第三名日本的7772萬輛。截至2019年底,小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2.2億輛,與2018年底相比增長9.37%。其中,私家車(私人小微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2.07億輛,首次突破2億輛。,佔載客汽車的91.89%。現在全國無論是城市公共道路、街道,居民小區,還是農村鄉鎮,到處都是汽車,真的沒必要再鼓勵居民家庭再購買更多的私家車了。

二是與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經濟發達國家居民家庭私家車擁有量相比,我國都屬於相當高的了。據國家統計局一項統計調查表明,截止2016年中國家庭汽車擁有量每百戶將近34輛左右,也就是1/3的家庭有車,儘管中國汽車增長速度如此之快,甚至很多城市實施了限號,但千人汽車擁有量甚至不如南非等國家。據2018年世界銀行公佈的20個主要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調查數據,中國的千人汽車擁有量為每1000人173輛,位居全球排名的第17位,與主要發達國家水平相距甚遠,僅約為美國的1/5,日本的1/3,韓國的1/2,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另據專家學者預測過,中國汽車保有量的飽和點是每千人擁有汽車400-500之間。並且在此基礎上結合15年車輛報廢週期,推算出中國汽車的年銷量應該突破4000萬臺。這表明中國目前仍處於“缺”車狀態,汽車銷量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但中國情況特殊,14億人,70%以上為農村人口,人均收入不高。雖然目前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GDP總量14.63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21.43萬億元,但人均GDP在全球排名根本沒有辦法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相比,2019年中國人均GDP僅為10121美元,被全球排名前五的盧森堡(117160美元)、澳門(92492美元)、冰島(89388美元)、瑞士(84665美元)、愛爾蘭(77742美元)遠遠甩在後面,在全球排名第72位,僅居中下游水平。面對這樣一種經濟背景或狀態,中國大力鼓勵家庭購車似乎不太現實。

中國社會經濟現實,不宜鼓勵居民家庭購買更多的私家車

三是目前中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對私家車的吸納能力都接近了極限,再增加可能更加劇道路擁堵,反而給生活帶來不便。儘管目前我國道路交通狀態大為改善,無論高速公路還是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公路網絡發達完善與暢通。據國家統計局一項數據表明,截止2016年底中國公路總里程約470萬千米。連接中國各個角落的公路系統,包括34個省級行政區、334個地級行政區,2851個縣、39862個鄉鎮,以及近70萬個行政村,總長度足以環繞地球赤道117圈。儘管如此,公路增長速度遠遠沒有汽車增長的速度快,現在無論鄉村道路、街道還是城市居民小區、街道旁邊都處都停放著車輛,到了車滿為患的地步,堵車也成家常便飯,很多時候堵得讓人心慌。尤其,是城市汽車保有量也趨於飽和,再鼓勵居民家庭購車就只能添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質量。一項調查表明,目前中國有66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了100萬輛,北京、成都等11個城市超過300萬輛,它們依次是北京、成都、重慶、蘇州、上海、鄭州、深圳、西安、武漢、東莞、天津;尤其北京、成都汽車保有量居然超過了500萬輛!

而且,過多的汽車擁有量,也容易造成對道路的破壞,加大道路建設投入成本,這些也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四是能源供應與環保保護,也不允許中國居民家庭擁有更多的私家車。目前中國自產石油不夠,是原油進口大國,受全球原油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每年為進口油類要花費大量外匯,這其實也是一種不經濟的行為,讓經濟發展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提高,對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嵌制。據相關資料披露,近20年以來,中國的成品油消費量大幅提升。1994年-2015年,中國柴油消費量增長了256%,汽油消費量增長了221%,煤油消費量增長了389%。至2017年,我國原油進口量超過美國,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我國石油消費量達到5.9億噸,增速為2011年以來的最高;國內產量降至1.92億噸,連續第二年低於2億噸,而全年石油淨進口量達到3.96億噸,比上年增長10.8%。2017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67.4%。2018年,我國石油進口繼續增長,2018年中國進口石油高達4億噸,對外依存度上升至69.8%。這表明,我國進口石油一直成上升態勢,世界石油供應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加大居民生活成本負擔。

同時,汽車排放的尾氣及其他汙染物也不斷增多,對我國大氣及環境造成的汙染越來越嚴重。據環保部發布的《2012年中國機動車汙染防治年報》,公佈2011年全國機動車汙染排放狀況:四項汙染物排放總量初步核算為4359.7萬噸,其中,一氧化碳(CO)3327.3萬噸,碳氫化合物(HC)407.1萬噸,氮氧化物(NOx)574.3萬噸,顆粒物(PM)50.9萬噸。機動車汙染排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且年報還顯示,我國已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汙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汙染的重要原因。而且,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上升,每年排放的汙染物將呈不斷增長態勢,這是很嚴重的環保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五是從資源綜合利用角度看,很多私家車利用效率不高,造成大量閒置和浪費,導致了中國不節約經濟現狀加劇。據一項調查表明,截止2017年底,國內私家車的平均使用年限只有4年,平均報廢年限是7-8年,這一嚴重浪費現象難以想象,但確實是事實。而且,一個家庭擁有一輛汽車或二至三輛汽車,除了上、下班跑兩路之外,大部分時間閒置在車庫,利用效率不高,很多私家車不是跑在道路上被開壞,而是放在家裡被閒置壞,這多令人心痛呀。

中國社會經濟現實,不宜鼓勵居民家庭購買更多的私家車

六是從產業經濟結構角度看,又會導致更多的資源向汽車製造領域傾斜,容易推動汽車產業的盲目擴張,不利於整個汽車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鼓勵居民家庭購車,必然加大私家車需求,這樣不可避免地刺激我國汽車製造企業擴大生產,讓汽車產業處於高擴張狀態,尤其是一些原本產能過剩、製造技術落後、質量不高的汽車企業得以苟延殘喘,不利於整個汽車製造業整合及結構調整,加大了汽車製造業生態化的難度。

七是私家車過多,也是導致交通事故不斷增長的重要因素。據公安部數據,隨著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機動車駕駛人數量也呈同步大幅增長趨勢,近五年年均增量達2467萬人。2017年,全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3.85億人,汽車駕駛人超3.42億人。如此龐大的駕駛員隊伍,容易造成良莠不齊,導致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增長態勢,也給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據公安部數據,從1990年至2014年無論交通事故發生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造成的經濟損失都呈上升大幅態勢,尤其進入2000年以後,每年的交通事故不亞於一場局部戰爭死亡的人數和造成的經濟損失。如2016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864.3萬起,造成63093人死亡,226430人受傷,造成的經濟損失近20億元。基於此,我覺得中國還是不宜再鼓勵居民家庭購買更多的私家車。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不能鼓勵中國居民家庭購買更多的私家車,中國企業製造業的出路在哪裡?中國汽車產品到底往哪兒銷?中國居民出行難問題怎麼解決?我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對汽車產業進行兼併重組,加快轉換升級,淘汰落後產能,不斷提高中國汽車業製造品質,打開國際銷售市場,讓中國汽車業走向世界,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優勢,以減輕國內汽車業生產與銷售的壓力。同時還應該大力發展和完善公共交通配套服務,用公共交通來緩解人們出行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