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的不是數量,而是品質和質量

追求的不是數量,而是品質和質量

眼下正在流行這樣的風潮:少買一點,理性一點,但凡下手的一定要是精品——當然,精品並不一定是由價簽上“0”的個數來決定的。隨著“快時尚”——為了某種原因或者某個場合穿著一次而購買,之後便再無用武之地的——一代消費者長大併成熟,追求數量和一時流行的觀念也逐漸被追求質量和更經典的品位取而代之。

追求的不是數量,而是品質和質量

看看你的衣櫃吧,仔細檢視一下,有哪些衣服和鞋子是你從來都沒有穿過的?為什麼你不想穿呢?是太好了捨不得穿?還是太差了,不好意思穿?抑或是因為這衣服你根本就不喜歡,甚至早早就忘了還有這件衣服的存在呢?

數一數你有多少件“去年一次都沒有穿過的衣服”?明年或者今後都不會再穿的衣服又有多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過一段時間或許就會再次流行了。”那些一直沒穿過的高襠衣服就被統統塞進了衣櫃。但是,我們需要弄清楚一點,同一種類型的衣服不可能會再次流行。即使風格有些類似,當下流行的衣服在袖長、腰寬、款式等方面,也一定與之前的流行樣式不同。此外,你也無法保證自己的身材在下次流行到來時不發生變化。你是不是還有一些“能穿,但是感覺有些不適合,或者穿上後會影響自己情緒的衣服”呢?很多人在買來衣服時非常喜歡,然而由於價格不菲,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它穿到不賠本為止。然而,由於衣服的尺寸、材料、顏色、款式等原因,仍存在某些與自己不相配的地方,穿上衣服時難免會感到不踏實。這樣的衣服人們自然也不願多穿。

追求的不是數量,而是品質和質量

衣服本身是很好的東西,但是如果已經不適合自己了,那麼它的價值就等於零。衣服穿在身上,必須讓人感到心情舒暢,並且把人襯托得更加漂亮、有活力、有氣質才行。

還有那些已經明顯過時的衣服。如果你看到某個女人,現在還穿著帶有厚墊肩的上衣、及膝的短裙這種過時的套裝,會不會感到大跌眼鏡呢?懂得珍惜東西確實是一種值得讚揚的行為,但衣服的款式可以傳遞社會的信息。如果你穿的與當今的時代相去甚遠,從很多方面來講,都會得不償失。

即便是些還可以穿的衣服,也與那些起球、褪色、破損嚴重的衣物一樣,在家都不願意穿的話,就應該酌情把它們處理掉。

追求的不是數量,而是品質和質量

整理衣櫃,這樣的衣服肯定首先要捨棄,騰出空間來放自己更喜歡的、每天都離不開的、真正有用的衣服。這樣,不僅會讓你的衣櫃大大清爽,也讓你的心因此得到一次洗禮——原來有些東西真的是可以扔掉的!或許因此,你會明白,為什麼有的人活在世上很灑脫,有人卻覺得很累。而你自己不必嘆息或是羨慕,只要學會清理你的背囊,扔掉煩憂,儲蓄快樂,你獲得的將是對生活的嚮往,你會感嘆:“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追求的不是數量,而是品質和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